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朱磊
朱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5
  • 关注人气: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PMBOK的知识框架

(2018-06-01 17:10:55)
标签:

it

项目管理

pmp

pmbok

pmi

分类: 112.1-Work-管理技能-项目管理
PMBOK指南是PMP考试用书,书很厚、内容很多,它给出了瀑布型项目管理的理论指导。我们通信业的项目通常都是瀑布型管理方式,整个版本从启动到交付会持续1年左右,PMBOK指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当前工作。花费了些时间对PMBOK指南进行了拆解和注释,整理成文档,邮件分享给大家,期望与大家一起成长~
一、文档目的
  展示PMBOK知识体系,梳理出项目执行全流程,帮助项目管理人员更全面的认识项目管理。PMBOK适用于瀑布型项目管理,也可为瀑布、敏捷混用式项目提供指导。

二、文档结构
  文档由4个部分组成,分别是PMBOK的5大过程组、PMBOK的10大知识领域、PMBOK的47个子过程、PMP考试介绍。PMBOK将项目的每个阶段按时间顺序分解为5个过程,分别是启动过程、规划过程、执行过程、监控过程、收尾过程。PMBOK将项目每个阶段按工作内容分解为10个维度,分别是范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干系人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整合管理。PMBOK将项目的10个维度分解为47个活动,按时间分布在5个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可自由裁剪。PMI每年会举办四次考试,分别是3月份、6月份、9月份、12月份,考试通过即可取得PMP证书,证书有效期是3年。

三、文档内容
1. PMBOK的5大过程组:小的项目,用一个阶段就能完成。
    1.1 启动过程:定义本阶段的目的和任务,并通过发布项目章程,标志本阶段正式启动。
    1.2 规划过程:制定本阶段的程序型计划,制定范围、进度、成本基准,识别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为执行过程提供程序指导和输入。  
    1.3 执行过程:带领项目团队,按照质量规范要求,依据规划过程制定的进度、成本基准,完成范围基准。
    1.4 监控过程:监控项目工作,识别变更需要,使项目平稳推进。监控过程会在启动过程、规划过程、执行过程、收尾过程的同时进行,覆盖全流程。
    1.5 收尾过程:在本阶段工作完成后,复盘总结,并归档项目文件,标志本阶段正式结束。
2. PMBOK的10大知识领域:
    2.1 范围管理:制定项目范围基准,并控制项目范围全部实现。
    2.2 进度管理:制定项目进度计划,并控制项目按时完成。
    2.3 成本管理:制定项目成本预算,并控制项目在预算内完成。
    2.4 质量管理:控制产品质量,使产品满足客户验收标准。
    2.5 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与领导项目团队,使项目工作稳步推进。
    2.6 干系人管理:识别项目相关方,并调动相关方合理参与项目,提高项目成功的可能性。
    2.7 沟通管理:识别项目相关方的信息需求,通过合理沟通方式,满足相关方信息需求。
    2.8 风险管理:尽早识别项目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使项目风险可控。  
    2.9 采购管理:管理项目采购,使满足项目执行需要。
    2.10 整合管理:协调并整合其他9个知识领域,使项目执行过程完整、可控。

3.PMBOK的47个子过程:
    3.1 范围:    
        启动过程:无    
        规划过程:   
            1. 规划范围管理:制定范围管理计划,描述实现项目需求的程序和方法。   
            2. 收集需求:收集项目需求,输出需求清单。   
            3. 定义范围:定义出每个项目需求相应的交付产品和验收标准。
            4. 创建WBS: 将每个交付产品的项目工作,分解为可独立管理的多个工作包,例如需求分析、详细设计就可以是两个工作包,工作包的大小建议在2周左右可完成。  
        执行过程:无
        监控过程:
            1. 确认范围: 将做好的交付产品提交给客户进行验收,避免等待所有交付产品做好后再全部一次性交付验收,可以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
            2. 控制范围: 监督交付产品的状态,使交付产品可控,防止交付产品做少或做多,并积极应对因项目需求变更导致的交付产品变更。
        收尾过程:无
        
    3.2 进度:  
        启动过程:无
        规划过程:
            1. 规划进度管理:制定进度管理计划,描述制定进度计划、控制进度的程序和方法。
            2. 定义活动:将每个工作包,分解为一系列具体的活动,输出活动清单,活动的大小建议在1~2天左右可完成。
            3. 排列活动顺序:识别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并将活动按依赖关系绘制成活动导向图。依赖关系有:活动A完成后活动B才能开始(挖坑后才能栽树)、活动A完成后活动B才能完成(编辑排版完成后写作文章才能完成)、活动A开始后活动B才能开始(地基浇灌开始后地基找平才能开始)、活动A开始后活动B才能完成(新系统上线后老系统才能下线)。
            4. 估算活动资源:估算出每个活动在执行时,需要的人力、材料、设备等资源的种类和数量。
            5.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估算出每个活动从开始到完成,需要的时间长度。
            6. 制定进度计划:依据活动顺序、活动持续时间制定出初始进度计划,并根据总资源限制来移动活动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优化出进度计划。
        执行过程:无
        监控过程:
            1. 控制进度:监督关键路径上的活动进展,使项目进度可控,防止项目出现时间不足的风险,并积极应对因各种因素导致的进度计划变更。
        收尾过程:无  
        
    3.3 成本:
        启动过程:无
        规划过程:
            1. 规划成本管理:制定成本管理计划,描述制定成本预算、控制成本的程序和方法。
            2. 估算活动成本:依据活动所需资源和固定成本开支,估算出每个活动需要的成本费用。
            3. 制定预算:将活动成本进行汇总,计算出项目成本预算,并依据进度计划中每个时间段内的所进行的活动、该活动的成本,可计算出每个时间段所需的费用。 
        执行过程:无
        监控过程:
            1. 控制成本:监督项目成本费用状态,使项目成本费用可控,防止项目出现费用不足的风险,并积极应对因各种因素导致的成本预算变更。
        收尾过程:无
        
    3.4 质量:
        启动过程:无
        规划过程:
            1. 规划质量管理:制定质量管理计划,描述质量标准和质量管理的程序和方法。
        执行过程:
            1. 实施质量保证:审查各活动的实施过程,确保活动实施符合流程规范。
        监控过程:
            1. 控制质量:检查已完成的可交付产品质量,确保可交付产品符合验收标准。
        收尾过程:无
        
    3.5 人力资源:
        启动过程:无
        规划过程:
            1. 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制定人力资源管理计划,描述项目在本阶段需要的人员数量和技能要求,并描述人员管理的程序和方法。
        执行过程:
            1. 组建项目团队:通过招募、与职能经理谈判、外包等方式,获得人力资源,组建成项目团队。
            2. 建设项目团队:通过团队建设活动,提高团队成员技能、改善团队氛围,从而提高项目成功的可能性。
            3. 管理项目团队:跟踪团队成员表现、解决团队问题、积极应对团队变更,使项目团队处于稳定状态,从而提高项目成功的可能性。
        监控过程:无
        收尾过程:无
        
    3.6 干系人:
        启动过程:
            1. 识别干系人:识别出所有影响项目和受项目影响的个人、群体、组织,并分析出干系人与项目相关的利益、权力、影响,记录到干系人等级册。
        规划过程:
            1. 规划干系人管理:制定干系人管理计划,描述干系人管理的程序和方法,并制定出合适的管理策略,来有效调动干系人参与项目,从而提高项目成功的可能性。
        执行过程: 
            1. 管理干系人参与:通过与干系人沟通、协作,来满足干系人的需要和期望,并解决出现的问题,使干系人合理的参与到项目中。
        监控过程:
            1. 控制干系人参与:监督干系人参与状态,调整管理策略,从而使干系人参与可控。
        收尾过程:无
        
    3.7 沟通:
        启动过程:无
        规划过程:
            1. 策划沟通管理:制定沟通管理计划,根据干系人的信息需要和组织资源限制,制定出合理的沟通方式、沟通内容、沟通频率,并描述沟通管理的程序和方法。
        执行过程:
            1. 管理沟通:依据沟通管理计划,将项目信息有效分发给干系人。
        监控过程:
            1. 控制沟通:监督项目沟通状态,调整沟通策略,从而满足干系人对信息的需求。
        收尾过程:无
        
    3.8 风险:
        启动过程:无
        规划过程:
            1. 规划风险管理: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描述风险管理的程序和方法。
            2. 识别风险:分析出可能会影响项目的风险,输出到风险登记册。
            3. 实施定性风险分析:分析出已识别风险的出现概率和影响,对概率高、影响大的风险进行排序。对概率低且影响低的风险,不需要排序,放入待观察清单即可。
            4. 实施定量风险分析:分析概率高、影响大的风险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确定出风险对进度计划、成本预算的影响,估算出可能的完工日期、完工成本和相应概率。 
            5. 规划风险应对:依据项目范围、进度、成本基准,制定出风险的应对措施,从而降低基准实现的威胁。
        执行过程:无
        监控过程:
            1. 控制风险:监督项目风险状态,调整风险应对措施,从而使项目风险可控。
        收尾过程:无
        
    3.9 采购:
        启动过程:无
        规划过程:
            1. 规划采购管理:制定采购管理计划,识别采购内容、明确采购方法、识别潜在卖方,并描述采购管理的程序和方法。
        执行过程:   
            1. 实施采购:执行通知卖方竞标、获取卖方应答、选择卖方、确定合同内容,最终授予卖方合同。
        监控过程:
            1. 控制采购:监督合同执行状态,调整采购策略,从而使采购过程可控、满足项目需求。
        收尾过程:
            1. 结束采购:归档采购相关文件,复盘采购过程,结束单次采购;
            
    3.10 整合:
        启动过程:
            1. 制定项目章程:项目发起人发布项目章程,内容包含项目经理任命、项目高层次描述,标志项目正式启动。
        规划过程:
            1. 制定项目管理计划:定义并协调其他9个知识领域的所有计划,并整合为一份综合的项目管理计划,作为所有项目工作的依据。
        执行过程:
            1. 指导和管理项目工作:依据项目管理计划,实施项目管理计划中确定的工作,从而实现项目目标。
        监控过程:
            1. 监控项目工作:监督整个项目进展,调整项目管理策略,从而使项目进展可控。
            2.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按照变更控制流程,管理项目中提出的变更请求,使变更请求被有效管理。变更流程步骤是:提出变更请求、分析变更影响、审批变更请求、记录变更日志、通知相关干系人、更新项目管理计划、实施变更、监控变更。
        收尾过程:
            1. 结束项目或阶段:移交项目最终产品给客户,归档项目文件,释放项目资源,标志项目正式结束。
            
4.PMP考试介绍:
考试形式
笔试
会邀请专业考试公司监考,异常严格。
考试语言
中英文对照
中文翻译不清的地方,需要结合英文进行理解。
考试日期
每年4次,分别是3月份、6月份、9月份、12月份
考试时长
4个小时,9:00-13:00
指定教材
PMBOK指南
最新的是第六版,加入了敏捷的内容,2018年6月23号的考试正式开始使用第六版。
试题组成
200道单选,其中25道不计分,需要答对175道题中的106道以上。 25道题是PMI为了平衡通过率,在批改试卷后挑选的。
考试成绩
Pass or Fail

建议参加培训机构的培训,他们会有知识点讲解、历届真题,加上他们提供的答题套路,通过率还是很高的。另外他们会帮助你报名,会省了你不少事情,缺点是很多人走了答题套路的捷径,没有花费很多的精力对PMBOK的知识进行琢磨,所以即使考到了PMP证书,对PMBOK指南理解也是非常混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