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感官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陶玲
(2011-03-23 14:13:58)
标签:
杂谈 |
分类: 英语学习 |
摘要: 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对语言本身进行研究,深入理解其语义,开发其外延,以言语的实际交际运用吸引学生,同时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也是一项重要措施。在低年级英语课堂中适时、适度的使用多感官教学法有助于学生习得语言。在设计多感官刺激的教学方式时,让学生的眼睛动起来,在教室中布置相关的图画、图表信息,欣赏哑剧、利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眼球等等。让学生的耳朵动起来,教师可以运用带着问题聆听录音,细心聆听每位同学的发言等方式。让学生的小手动起来,教师可以用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多种动手操作实践方式。让学生的味觉动起来,教师可以使用气味刺激或食物刺激等方式。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在设计具体的内容时, 可以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丰富课本的内容,使知识源于书本但高于书本。只有使学生处于快乐状态,学生的记忆力才会达到最佳境界。换言之,只有多方面的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的感觉和知觉都处于“乐枢神经”时,
英语课堂教学才就有实效性。
关键词:多感官,兴趣,乐枢神经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英语教学担负着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任。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是教师施教的对象,还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应该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在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有利于让学生动起来,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全脑,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一、
研究表明,调动越多的感官,就可以利用越多的大脑通路,从而建立更多的神经连接。(幻灯出示文字)这就意味着更多的记忆被轻松的存储下来。人都具有一种同感,即快乐的事情印象深刻。在快乐中获得的语言就好象“粘”在头脑里似的,不容易被遗忘。让我们设想英语课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充满快乐的事情,那么他们记忆语言的效率不就能大幅度提升了吗?如何使孩子们轻松的记忆?如何使学生处于“乐枢神经”之中呢?这就需要让孩子们置身于快乐的情景之中。孩子们的天性好动,试想如果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中单纯的充当听众,结果会是如何?他们乐于动手,喜于开口,我们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将多感官教学法带入我们的英语课堂。
多感官教学法主要指采用多种方式,刺激各个感官,建立对课堂内容的深刻记忆。它需要教师努力挖掘课本中的知识,对教学的方式进行细致准备,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效的调动学生的视、听、味、嗅、动(触)觉以及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多感官(眼、耳、口、鼻、肢体)受到信息的刺激,从全方位调动学生,使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建立对课堂内容的深刻记忆和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要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机械的传授知识,而应强调侵入式教学,即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学生始终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尝试,而不是简单的记忆和背诵。知识的习得需要理解和感知,在做、尝、玩、演、视听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眼、耳、鼻、口、手多种感官,令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技能。
1、用眼看,培养观察技能。
孔子云:“志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观察。如,在讲授少年英语How
many
spots?一课中。我提前在教室中布置了若干个和圆点有关的物品,引导学生寻找。此时,学生们个个睁大了眼睛,生怕漏掉教室的任何一个角落。学生从开始无序的寻找,慢慢找到规律,或者按照由远到近,或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寻找。无形中,学生在观察
的同时又摸索了适合自己的观察方法。当学生找到spot时,我顺势讲授”how
many?”,水到渠成。
2、亲口尝,迁移练习
在日常的教学中,口是用来读和说的,不过有时用它来品尝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设计Do you like
fruit?一课中,我我买来新鲜的水果让学生从颜色到外形一下,然后让学生亲自去品尝它们各自的味道,sweet
3、
运用教具是教学过程中最具吸引力的一个环节,教具可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制作。一堂课上所用的教具既要切合实际又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课前有的教具可以让学生动手搜集,动手做。如在讲授
少年英语We
4、
课堂上离不开说,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引导让学生说,如何把时间留给学生说。学生会说、愿意说的话题往往都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做迁移练习,乐于运用己有的知识储备创编新的对话。教师引导学生加上合理的想象,分角色演一演,说一说。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情绪高涨,在表演的时候进入了角色,对创遍的内容津津乐道。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5、竖耳听,扑捉信息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的活动,它不可能是单一感官的活动。所以教师在创设学生活动时必须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切实让学生动起来,这样学生负担减轻了,基础扎实了,还学得很轻松,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孙时进,心理学概论[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叶奕乾,孙克勤,个性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国,迈克尔。R所罗门。个性行为[M] 经济学出版社
换一个方向看“减负”
|
前一篇:少儿英语教学法(转载)
后一篇:[转载]刚刚同感:人生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