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2027017093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 谢稚柳扇画欣赏 》
(2018-02-14 12:00:28)
分类:
名人书画赏析
谢稚柳(1910-1997),原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晚号壮暮翁,斋名鱼饮溪堂、杜斋、烟江楼、苦篁斋。江苏
常州
人。擅长书法及
古书画
的
鉴定
。初与张珩(
张葱玉
)齐名,世有“北张南谢”之说。
历任上海市文物保护委员会
编纂
、副主任、
上海市博物馆
顾问、中国美协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
中国书法家协会
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国家文物局全国古代
书画鉴定
小组组长、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
委员等。著有《敦煌石室记》、《敦煌艺术叙录》、《水墨画》等,编有《唐五代宋元名迹》等。
谢稚柳的鉴定艺术确是在创作中一步一步深化的。他的过人之处是着眼直达书画本身,绝对不会敲边鼓。早在1966年,他于香港《大公报》上连载《论书画鉴别》一文,这是一篇有系统的鉴定学论文,从传统的鉴别方法,讲到鉴别方法的论证,讲到辨伪,特别是在讲到对书画本身的认识一章中,
谢稚柳画作精论迭出,显示出艺术家对鉴定的敏锐观察力。他从笔墨、个性、流派诸方面来认识作品的体貌和风格。笔墨是形成书画的基本条件,也是形成书画风格的重要内容,更是鉴定书画的主要依据。他认为“首先在于笔,特征是笔的性格,笔所形成的形式,形式所产生的风格,三者是分不开的,三者的综合,是个性,也是时代性。”
石涛
说“
笔墨当随时代
”,反过来,从笔墨上也能看出时代风格。如谢稚柳在鉴定《
游目帖
》时,认为不是
王羲之
真迹,连唐摹本也不是,而是元人手笔,理由是《游目帖》的笔势与形体已具有
赵孟頫
的风格。他还能从某一画家的构图定式中点破天机,如对《茂林远岫图》的翻案就是靠此,认为绝非
李成之
笔,而是出自
燕文贵
,他举出传世的燕文贵的四幅画,《溪山楼观图轴》、《江山楼观图卷》、《溪风图卷》、《烟岚水殿图卷》,指出它与《茂林远岫图》的一致性。“
https://gss3.bdstatic.com/-P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s=220/sign=ca4873856c81800a6ae58e0c813533d6/dcc451da81cb39dbadeded5cd0160924ab18308e.jpg
谢稚柳扇画欣赏
》" />
谢稚柳书作
试从山的形及其皴法,树木的形及其描法,水边的石及其铺陈,流泉的形及其墨的运成以及屋宇及其安排,无一不显示出一手的迹象”。特别是在上列四图中,都毫无例外地在水畔安排着华美的台榭楼阁,而《茂林远岫图》也作了同样的铺陈,这在宋代画派中是独特的表现形式,其实这就是“
燕家景
”的一大特征。谢稚柳创造性地提出“性格说”,认为鉴定的标准,是书画本身的各种性格,是它的本质,一个画家可以产生水准高的作品,也会产生低劣的作品,问题不在于标准高低、宽严,而在于书画本身的各种性格的认识,性格自始自终贯穿在优与劣的作品之中,基于此,谢氏对于书画作品出现特例时,即某一画家临时变换习惯性画风,或者是早年所作的不成熟样式等等,皆有可能不被迷惑,从而具有深邃的鉴别力。书画实践和他的望气性格使他的鉴定具有一种神奇性,
王蘧常
在《谢稚柳系年录》的序言中说:“君之鉴别古迹真赝,往往望气而知神遇于牝牡骊黄之外。鉴既定,如南山之不可移,人或不信,但久而后君言卒验,予曰君古迹之九方皋也。”对他的望气给予极高评价,所以从这点上看,谢稚柳是目鉴的天才。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 扬州画派名家潘君诺的草虫精粹 》
后一篇:
[转载]谢稚柳--------山水画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