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农村报
南方农村报记者 魏伟
相信大部分人都没有查话费清单的习惯,更不会与通话人的进行比较。因此,有些漏洞根本无法发现。但广东梅州移动用户黄先生就是一个细心的人,经常查话费清单。有一次,他将自己与家人通话的记录比较时,竟然发现,在46次通话中,有28次通话时长不一致,主叫与被叫通话时长相差1秒,而且有的时候开始时间也不同。
多数主叫比被叫多1秒
黄先生比对自己与家人的通话清单,有时主叫比被叫多1秒,有时被叫比主叫多1秒,大部分都是主叫比被叫的时间多,例如:黄先生给家人打电话,清单显示通话时长为59秒,而被叫方清单上却显示为58秒。“如果主叫到了计时的临界点,如1分01秒,就会出现多收话费的情况。”黄先生说,“如果偶尔出现一、两次那也在情理之中,但46次通话,竟然有28次差1秒,差错率高达60.87%,这就不正常了。”
记者所使用的为广州移动号,与黄先生通话共三次。比对双方通话清单,只有一次主叫与被叫通话时长一致,另外两次,一次主叫比被叫多1秒,一次被叫比主叫多1秒。
为了进一步验证,记者又将自己的手机话费清单与一个经常通话的河北移动号进行了比较,发现在本月的18次通话中,河北移动号主叫时,其通话时长比被叫号多1秒,反过来做被叫时也比主叫多1秒。
不过,与记者通话的两个广州移动号,主叫与被叫时长则完全一致。黄先生认为这说明移动通话计时是可以做到准确的,但某些区域出现误差,不排除利益因素的影响。
拒接还产生1秒钟记录
与此同时,黄先生还发现其通话清单上出现离奇现象,如2013年在1月9日15点19分25秒有一个接听家人电话1秒钟的记录,但家人的话费清单里却没有。黄先生回忆,当时这个来电他是拒接的。
另外,主叫与被叫通话开始时间不一致,有时竟相差16秒。黄先生在2012年12月27日17点25分19秒接听了家人的一个电话,而对方清单上显示的接通时间为17点25分03秒。“神州行大众卡有闲时和忙时之分,通话开始时间紊乱,会导致用户闲时享受不到便宜的资费。”
记者也将自己的通话开始时间与三个人的清单进行比对,发现主叫与被叫通话开始时间全部不一致,大部分都相差2秒。
移动坚持计时误差正常
黄先生自2012年发现移动通话时长存在偏差后,便长时间与梅州移动交涉。2012年11月26日梅州移动传给黄先生文字答复:经测试,交换机原始话单确实存在主被叫通话时长差一秒的情况,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消息时延,被叫摘机和挂机的消息是通过网间信息传递给主叫局的,由于存在一定时延,导致主叫或被叫先停止计时,引起主叫通话时长与被叫通话时长不一致;另一方面是时间取整:由于交换机的时钟是10ms的精度,而话单是要以秒为单位,存在主被叫时长刚好跨越计费单元的情况等。
答复指出,话单的延迟和时间取整都符合3GPP协议32205-590相关的解释和要求,另外根据集团2010年下发要求华为端局采用“向上取整方法”,爱立信端局采用“四舍五入”取整方法,目前梅州网元的设置情况符合集团相关要求。
黄先生对答复十分不满:“移动既然承认计时不准,但还坚持认为正常。我要求移动公司减少计时差错率,同时对每次通话减少1或2秒计费。”3月25日,记者就此事采访梅州移动综合部相关负责人,但遭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