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红油抄手,家乡的味道,微麻香辣,油亮亮的散发着热气的样子,想起来就会下意识吞口水。将正方形的面皮对折成三角形,再将三角形的两边交叠黏住,就好像一个人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一样,“抄手”由此得名。
同样一张小小的方形面皮裹上肉馅,上海叫小馄饨,泉州叫扁食,因为地域差异和面皮的包法不同,叫法也不同,偶尔仔细琢磨一下,非常有趣。
所需要的材料如下:
上好的猪肉糜半斤,姜末、葱末适量,鸡蛋2只,盐少许,芝麻香油2勺,馄饨皮1斤
除了馄饨皮以外的所有食材,倒入一个大碗中,充分搅拌均匀直到肉馅变得粘稠发亮。
我个人知道的抄手有2种包法,略微有一点区别,煮熟后口感基本上一样,就分别介绍一下。
包法一:
1、肉馅放在面皮正中间
2、对折成三角形,在三角形的一边涂一点点清水

3、捏住三角形的两侧交叠,略微用力挤压黏住。

4、成品。假如抄手皮的两侧有少量肉馅溢出,只要前期肉馅搅拌充分,下锅煮的时候就不用担心肉馅散开,漏在锅里。

包法二:
1、一小部分面皮翻过来对折,用食指轻轻按住,再翻折一次(如第二张图示)
这样包的优点是把肉馅完全裹在面皮以内。
3、剩下的步骤完全一样,涂一点清水在面皮一侧,然后三角形的两侧交叉黏住。


做着做着天色渐渐暗下来,门外小天井雨声沙沙作响……

一碗红油抄手的调料才是精髓和灵魂所在。
2大勺红油,1小勺花椒油,1小勺芝麻香油,1大勺生抽,1小撮熟的白芝麻,混合调匀。
水烧开,抄手下锅煮熟,漏勺沥干水捞出,倒入上述调料,趁热洒上一把葱花,层次丰富的滋味,谁吃谁知道……
最近我正在努力刷减脂餐,面对如此大的诱惑,唯恐把持不住,所以成品照片只拍了一张。反正小伙伴愉快地吃光了~
四川人对于红油的熬制绝对不马虎,每家都有独门秘籍,这个以后另外介绍吧,否则再写500字也刹不住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