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作赏与评(四)【古文观止】卷九·唐宋文

(2023-04-01 15:08:50)
标签:

赏评

杂谈

分类: 名作赏析(专辑)




[自编:N0155]




                                                          黄冈竹楼记
 
                                                             王禹偁                                                                                    


『原文』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岁除日,新旧岁之交,即除夕。,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评:

       与其说是对竹楼腐朽的担尤,无宁说是对自己前途命运的忧虑。为什么?因为:“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这是作者的一篇散记。     他入乡随俗,谪居于自己建造的竹楼之上,因而心情才从郁遇谪居的环境中寻到了一丝快乐之感。
    这里的描写,有清新,有闲适,有自然,亦有消沉。虽然,作者在文章的结尾之处,给了自己一点冀希之望,但也不免让人读后大有渺茫,失落之感。  


『译文』
          
      黄冈这地方出产很多竹子,大的有房椽那么粗。竹工破开竹子,剃去竹节,来代替用泥土烧制的瓦,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的,因为这样做价钱便宜而且又可节省工时。

       子城的西北角处,女墙坍塌了,荆棘丛生,一片荒芜的景象。我叫人在这地方建了两间小楼,与原有的月波楼相连接。从竹楼上向远处望,山色尽收眼底,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其中幽静之情,难以描述它的形状。夏天这里适听急骤之雨,像有瀑布冲泻之声响;遇到冬天下大雪,听来有如玉石碎裂之音。此处适宜弹琴,琴声高扬而流畅;此处适宜吟诵诗歌,诗韵高亢美妙;此处适宜下围棋,棋子敲击棋盘声叮铃作响;此处适于作投壶之戏,箭矢击打在壶中的声音铮铮作响。这些令人欢悦的声音,都是由竹楼的协助而形成的。

      在公事完毕后的闲暇时间,我披上一件鸟羽绒织成的大氅,戴上一顶华阳帽,手里拿着一卷《周易》,点上一柱香,静静地端坐着,消除心中那些世俗之念。眼前除了江流,山峦之外,只有顺风疾驰的帆船、沙洲上的鸟儿、如烟的云、眼前的竹林和野树罢了。等到醉意渐散,茶炉的烟气消散,送走夕阳,皎月当空,这也算是我在谪居之地的一个绝妙景况吧。

       那齐云楼和落星楼,高大是高大啊!井斡楼和丽谯楼,华丽是华丽啊!可是,它们只用来收容歌妓与优伶的,不是风雅之人所做之事,我也以为是不足取的。

       我听竹工说:竹作瓦,只可用十来年,假如加上一层,就可以用二十几年。唉!我在至道至乙未年,从翰林学士被降职贬到滁州;丙申年又改派到广陵;丁酉年又回到京城进中书省;戊戌年除夕,又接到被贬齐安郡的任命,己亥年闰三月来到齐安郡。四年之间,往来奔走,没有空闲;不知道明年又会在什么地方。我还哪里会去害怕竹楼的朽烂呢?只希望后来住在这儿的人能跟与我志趣相同,继续修葺竹楼,或许会使这栋竹楼不至于毁掉。














                             名作赏与评(四)【古文观止】卷九·唐宋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