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霞成绮江如练
霞成绮江如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85
  • 关注人气: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雄志》标题诗词出处整理(一)

(2014-03-15 16:04:30)
标签:

英雄志

诗词

分类: 英雄志人物

1、昆仑剑出血汪洋(第一卷第四章)

【简介】昆仑剑出血汪洋,千里直驱黄河黄。这句话用来形容昆仑剑法的厉害,更确切的来说,是昆仑掌门剑神卓凌昭的代名词。狠辣、凌厉、一往无前、势不可挡的昆仑剑法;傲视群雄,横贯古今,在剑道之路上不懈追求以臻完美的真正剑客

 

【章节概述】该章内容主要是伍定远与齐伯川的谈话,主要是借齐伯川之口道出燕陵镖局灭门惨案的经过,为后文剑神卓凌昭以及昆仑十三剑出场营造声势。

 

【出处】北洋军阀吴佩孚曾经说过“龙泉剑斩血汪洋千里直趋黄河黄”,当时吴佩孚赢得第一次直奉战争的大捷,正是北方政治、军事的中心人物。这句话毫无疑问,道出了吴佩孚的魄力与雄心。孙晓略作删改,“龙泉剑”变成了“昆仑剑”,一代剑神卓凌昭便也随着这么一句无比霸气的“昆仑剑出血汪洋,千里直驱黄河黄”而展现在读者眼前。

 

2、为天地立心(第二卷第二章)

【出处】北宋理学家张载,《张子全书》。这四句话最能表出儒者的襟怀,也最能开显儒者的器识与宏愿,因而也可说是人类教化最高的向往。(该句摘自百度百科。)

 

【章节概述】此时的卢云还是一介无人瞧不起的穷酸,身陷囹圄,毫无前途可言,激愤难当之际便对着那一群狱卒喊出了这掷地有声的四句话,当然卢傻傻的一腔热血在那些官差看来只是猪油蒙了心,却引起了同是牢友的九命疯子常雪恨的注意,于是有了之后一连串的故事。

 

【评述】【卢云看着污秽肮脏的牢房,耳听一众官差的讥笑,霎时悲愤难抑,仰天大叫道:“告诉你们这群无知之辈吧!我辈读书之人,只求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生平全此四事,虽死无憾!”他虽已奄奄一息,但此刻说话仍是掷地有声,神色间更流露出一股激愤之意。】卢傻傻的口气很大,这四句话也是第一次在《英雄志》中读到,那时的卢云或许还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吧,虽然怀着救济天下的宏伟志向,现实的黑暗与险恶却不容他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对比后来卢云所阐释的着力于人体的“仁”,“为天地立心”竟是那么的铿锵有力而又遥不可及。

 

3、白水岂能度日(第二卷第三章)

【出处】其实我没找到,据说是唐浩明《曾国藩》,但是没有检索出来,改天抽空去看看。

 

【章节概述】饮食欠泉,白水岂能度日?磨石麻粉,分米庶可充饥。

卢云入顾府做了书僮,凭借这一对联获得了顾嗣源的关注,更引起了江东帆影陆孤瞻的另眼相看,之后顾嗣源对他颇为倚重,陆孤瞻传了他无双连拳,然而卢云的命运却还是没能扭转过来。

 

【评述】书生,空有才学却无人赏识,这副对联可算得上卢云展现自我才学的第一处闪光点,且不说对联本身的好坏,至少作者的意图已经通过这对联表现了出来。书至第二卷,格局还未全开,那时的卢云还只是个书生,他的人格魅力还没有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4、月上柳梢头(第二卷第六章)

【出处】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章节概述】卢云与顾倩兮二人在元宵佳节相遇,上演了一出才子佳人式的浪漫爱情,可惜卢云自悲身世,总是刻意地躲避顾小姐,二人虽两情相悦,却始终未能互吐心声。

 

【评述】欧阳修这一首《生查子》写元宵佳节睹物思人而生出物是人非之感,其中今与昔,动与静,热闹与冷清,繁华与孤独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其实是一首令人无限感伤的词。用“月上柳梢头”作为卢云二人元宵节相识的章节标题,既应景又切题,说来十分贴切。

然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与美好,虽然令许许多多少男少女心生向往,但此时的卢顾二人,一个是落魄书生,一个是千金小姐,相遇虽然浪漫,相爱却十分悲苦。才子佳人的恋爱模式屡见不鲜,说起来并没有多少新意可言。反倒是卢云的一味躲避,还不及深闺中的大小姐来的胆大,读起来实在令人气闷。果然前一节还是情意绵绵的“月上柳梢头”,后一节便马上好景不再,“梦碎扬州”了。

 

5、梦碎扬州(第二卷第七章)

【出处】唐朝诗人杜牧《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同样是扬州梦,小杜是“十年一觉”,沉浸虽久,醒悟却快。而卢云却是美梦破碎,终不可得了。

 

【章节概述】在这一章中,二姨娘的作用实在不容低估,栽赃嫁祸,揭露前科,终于逼走了未来的状元爷,也暂时拆散了这一对才子佳人。扬州雨夜的诀别,读之令人心酸。

 

【评述】小杜的这一句诗故作旷达中透着浓浓的沮丧忧愤之情,他的落魄辛酸溢于纸上,然而此时卢云仍旧一贫如洗,如果没有后来的金榜题名,也许书生与小姐在现实的阻隔下永远也走不到谈婚论嫁这一步。“我身上湿了,便走到天边,都是湿的。”大雨滂沱的扬州夜晚,落魄的书生满心寂寥,求道无路,冤苦难抒,终于带着他那破碎的美梦,开启了新的一段旅程。

 

6、天地一沙鸥(第二卷第八章)

【出处】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此诗是杜甫于765年离开成都草堂在旅途中所作,是杜诗五律中的名篇。

 

【章节概述】一路下来,卢云境遇仍未改善。他搁置志向,收敛傲气,改行做起了面贩,然后遇上了太湖群雄,拒绝了陆孤瞻入伙山寨的邀请,开始了漂泊之旅,踏上了北上的征程。

 

【评述】《旅夜书怀》颔联虽气象广大,境界宏阔,但掩盖不了整个诗篇流露出了悲凉孤寂之感,天地虽大,自己却漂泊无依,直似那微小孤独的沙鸥,更不知该往何处飞去。此时的卢云也正如那一只小小沙鸥,扬州待不下,故乡回不了,双龙寨更非自己的归宿,天下虽广,却找不到一处容身之地。悲凉孤寂的气氛中,卢书生苦着脸,叹着气,虽然有过一时的狂性大发,却改不了那一副愁苦之气,挑着面担进京救伍定远去了。

 

7、相逢何必曾相识(第三卷第二章)

【出处】唐朝白居易《琵琶行》中有言“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江州司马心情郁郁,苦无知音,听着琵琶曲却听出了琵琶女的心声,回想自己遭贬经历,便生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强烈共鸣。

 

【章节概述】潦倒的卖面书生和亡命天涯的捕快相遇,卢云激于一时义愤,出手救了正遭昆仑众人追杀的伍定远,二人一同逃命,途中遇上了华山苏颖超及紫云轩琼芳,插叙了宁不凡即将退隐的消息。

 

【评述】卢伍二人有过命的交情,却不是互相了解对方的真正知己。京城之会以前,他们不曾相识,患难与共之后他们也不曾相知。纵然同是天涯沦落人,却也不过是无处容身的同病相怜而已,相逢也好,相识也罢,一代真龙与前朝状元总是隔了那么一层。

 

8、天苍苍兮临下土(第五卷第七章)

【原文】煞金口中连连喊叫,似要发泄心中怨恨,悲歌道:“天苍苍兮临下土,胡为不救万灵苦?英雄便该凌迟死,悲愤垂泪苦无语?我自横刀向天叫,忠义孤臣枉痴心,安得大千复浑沌,莫叫我辈知天命!”他神情激亢,大叫一声,使劲将马刀插在黄沙上,轰地一声,地下登时现出尺许深坑,沙尘飞扬中,弦月如勾,高挂身後,更显出他莽莽苍仓的英雄气概。

 

【出处】宋代著名的全真教掌教真人丘处机曾有诗言道“天苍苍兮临下土,胡为不救万灵苦。万灵日夜相凌迟,饮气吞声死无语。仰天大叫天不应,一物细琐徒劳形安得大千复混沌,免教造物生精灵”。面对生灵涂炭,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景象,丘处机以此悲愤的诗句来表达自己悲天悯人,心忧天下的高尚情怀。

戊戌六君子中的谭嗣同《狱中题壁》言道:“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首诗是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在英勇就义题在狱中墙壁上的绝命诗,慷慨悲壮,凛然无畏。

 

【章节概述】这一章主要内容是秦仲海与煞金较量,并通过煞金的言行举止侧面点出了秦霸先的遭遇,紧接后文煞金发现仲海背后的刺青,进而隐约揭开仲海的身世之谜。

 

【评述】丘处机的诗句虽然直率了些,却饱含着对百姓的悲悯与同情。之前读《射雕英雄传》的时候,对这动不动便大动干戈,吹胡子瞪眼的牛鼻子老道实在没有多少好感,看他整日打打杀杀暴跳如雷,哪里有个修道之人的样子?等到再看《神雕侠侣》,首次读到“天苍苍兮临下土,胡为不救万灵苦?”时,这才对他有所改观。原来我们的丘道长毕竟还是心怀天下,有着一颗济世救人之心的。历史的上丘处机却是真正的以己之力救民于水火的有道之士,从他万里西游,为成吉思汗传授道义,劝诫他多行善举少兴战乱便可看出来。

小说中主要是引用丘处机的诗句,却做了部分删改,煞金的悲歌更多的是为他心中的大都督打抱不平,秦霸先忠肝义胆,却惨遭灭门,尸骨流落异域而不得回归故里,其遭遇是何其惨烈!然而煞金在悲叹秦霸先的同时,也何尝不是在抒发自己的苦闷呢?远渡外国,沦落异乡,有仇报不了,有冤无处诉,自己受的苦,怀的恨只怕不比死了的人少。也许大千世界,万物皆苦,煞金却有一股勇往直前、抵死不顺天命的雄心壮志,气冲塞北当真气势凛然!

 

本文首发:百度贴吧之英雄志吧

http://tieba.baidu.com/p/28120582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