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科学活动校本化研究》课题资料 四

(2011-03-21 08:59:05)
标签:

教育

分类: 小学科学校本化研究课题资料

《小学科学活动校本化研究》课题资料 四

 

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   苏文辉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在研究的准备阶段,通过研究相关文献,梳理国内外小学科学活动设计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基础。

2.调查法:通过对专家、本校及外校科学教师进行访谈,分析目前科学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定研究方向。

3.行动研究法:(应用原则)设计——教学实施——(应用评价方案)评价——再优化”为模式进行教学实践研究。

 

子课题安排

1.小学科学活动设计原则的研究

2.小学科学活动评价的研究

3.中年级(三、四年级)科学活动优化设计与实施

4.高年级(五、六年级)科学活动优化设计与实施

 

研究措施与过程

准备阶段(2009.112010.9

主要措施:一是组织保障:成立课题组,完善管理制度,做好计划管理与目标管理;二是理论保障: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主要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

1)分析与总结目前小学科学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定研究方向。

2)梳理国内外小学科学活动设计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基础。

3)成立课题组,落实人员分工,形成初步研究方案;邀请专家对课题选题与研究方案进行论证。

4)研究并初步提出小学科学活动设计的原则与评价方案。

研究阶段(2010.92012.7

主要措施:一是时间保障:贯彻“研究、教学、管理”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将日常的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结合在一起:利用每周的科组教研时间,以“活动”优化为主题,开展教研活动;二是人员保障:安排每个研究阶段都有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教师同时任教,如阶段(1)由苏文辉,詹伟达、黎海 燕三名老师同时任教三、四年级不同班级的科学课,从而保证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使每一个“活动”的优化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设计者提出“活动”设计,再经由课题组集中讨论——(任课教师)分别试教——集体听课——评价——反思与总结,进而对“活动”设计进行再次优化。

主要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1)中年级(三、四年级)科学活动优化的研究(2010.92011.7):分析三、四年级教材,确定研究对象;“(应用原则)设计——教学实施——(应用评价方案)评价——再优化”为模式进行教学实践研究;整理并形成《小学科学活动设计案例集(一)》。

2)高年级(五、六年级)科学活动优化的研究(2011.92012.7):分析三、四年级教材,确定研究对象;“(应用原则)设计——教学实施——(应用评价方案)评价——再优化”为模式进行教学实践研究;整理并形成《小学科学活动设计案例集(二)》。

总结阶段(2012.72012.12

课题组成员分析课题实施过程,整理课题研究的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总结课题研究成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