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忽视”是隐性的杀手

(2024-08-19 11:29:10)
标签:

教育


跟一位年轻的班主任聊起班级工作来,这位班主任愤愤地说:“我们班的 ㄨㄨX,真让人头疼,打架,骂街,谎话连篇,上课不听讲,下课不写作业,说旷课就旷课,简直就是滚刀肉,油盐不进,连家长都管不了,您说让老师怎么办?只有淡着他。我已经跟我们所有的任课教师通气了,从今天起,谁也不许理他,看他还有什么新鲜的!”
听了这个班主任的话,我内心一阵阵发冷。这是多么可怕的方式啊?要知道,教育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忽视”,最大的教育惩罚不是训斥、打骂,而是“疏远”“冷淡”和“视而不见”。
过去常说,“心中有案,目中无人”,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视而不见。由此延伸开来,在教师的教育行为中,处处存在着忽视学生的问题,由于对教育对象研究不够、关注不够、了解不够,从而导致教育效果低劣。
没有关注,就谈不到关爱;没有关注,就不能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关注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方法。关注来自责任心,来自科学与求实的工作态度。高度负责的教师,信“只有准确把握变化中的对象,才能施行有效教育”的理念,就一定会下大力气去观察、了解、分机研究学生,也一定会在这种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设计并实施自己的教。行为,因为这是科学精神的本质要求。像开篇提到的班主任所采取办法,尽管可以用无奈和迫不得已作为借口,但仍然难以逃脱不负任的嫌疑。当一个问题学生出现时,他最需要得到老师的帮助和引果而偏偏在这个时候,教师相约“集体放手”,置之不理,其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关注的前提是了解。你所教的学生有什么性格特点?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学习中有哪些长处和短处?家庭背景怎样?有没有什么痴病?要通过多种途径悉心体察,认真从事。想想看,如果教师们都这样尽心尽力地了解学生情况,认真地做好各项相关工作,并能及时发现意外变化,调整工作布置,那么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什么学生不能教育好呢?
要观察学生的情绪。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要能够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中发现各种苗头。被人欺侮、自惭形秽、自负,或不公正待遇不合理的限制和谴责、挫折与失败、家庭缺乏温暖等原因,都可能造成学生的负面情绪,影响其身心健康。教师应密切关注,及时发现采取手段,防微杜渐。对学生不要胡乱猜忌、鄙夷歧视,不要损伤他们的自尊心和人格。如果那样做,容易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善于发现和把握他们心灵中闪光的东西,善于点燃他们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的火种,这对于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虚荣心理、利已主义情感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学生的表现有时只是一个细节,但是这些细节背后蕴藏着他们最原始、最真实的想法,如果老师能够关注到学生这些细节表现,了解他们的想法,然后根据这些情况相应地改变自己的教育教事行为,就有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要善于接纳学生的意见。一个老师如果能够向学生学习,他会要器匪浅。我们有的教师不允许异端的存在,常常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解,与关注学生、提携学生是完全背道而驰的。要允许个性思想的存在,而不应该是“五十颗脑袋长在教师一个脖子上”。对学生的意见,教师要时刻本着欣赏和客观评价的态度来接纳。当然,教师在接受学生新颖的见解时,不妨让他们说出得出结论的过程,这样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不同个性。
此外,巧妙利用学生的错误也很重要。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有-句话值得我们深思。他说:“课堂上学生犯错误不要紧,只要不犯同样的错误。”允许学生犯错误,给学生一个重新认识、思考的过程,在教学中非常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错误,有的教师大发雷霆有的则挖苦讽刺,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其心灵受到伤害。其实,一个优秀的教师会有意识地暴露学生的错误,抓住学生的错误不放。当然,所谓的抓住,不是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体罚,而是帮助学生找出犯错误的原因,从而找到正确的方法与答案,这才是对学生真正的帮助。
想想我们自己,如果还把淡漠、忽略、置之不理、视而不见等当作教育行为中的合理成分,如果我们的眼里仍然只有班里边那几个佼佼者,显然,我们的工作不仅会越来越陷入被动,而且,我们已经违背了教师这个职业的基本道德准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