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湖畔风铃
湖畔风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28
  • 关注人气:1,3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歌剧欣赏(十四)威尔第:《奥赛罗》(1886)

(2015-01-06 14:39:42)
标签:

娱乐

歌剧史话

威尔第

《奥赛罗》

杂谈

分类: 艺术欣赏

威尔第对歌剧的取材有着很高的标准。他的歌剧,往往是根据文学名著改编而来的,包括席勒、雨果、莎士比亚等人的作品;《奥赛罗(Otello)》就是其中的一部。


 http://s12/mw690/002cEGa1gy6OXZaA9dN1b&690 


1871年,威尔第57岁。他宣布自己退休了,不再写歌剧,回家去当农夫。他的出版人、妻子、朋友都惋惜他的宝刀挂得太早了,合谋给他制造重新出山的机会。

 

剧作家“包一头”(Arrigo Boito),年轻时曾经头脑发昏,跟着瓦格纳批评威尔第,说他“在音乐的神坛上撒尿”。这话让威尔第很生气,从此不理“包一头”。尽管“包一头”很快就改变了看法,以后一直都是威尔第的粉丝,威尔第却不愿意跟他合作。这次由威尔第的妻子和出版商出面,说服了威尔第和“包一头”见面谈谈;1879年,“包一头”提出给威尔第写《奥赛罗》的脚本。威尔第不积极,说你实在想写就写,写完了我看看再说。“包一头”写成了剧本,威尔第不急不忙地拖了好几年,到他72岁的时候才完成作曲。不过一旦完成,这可是一部传世杰作。

  

http://s16/mw690/002cEGa1gy6OXYMI31B4f&690

威尔第(右)和剧作家“包一头”

 

把话剧改成歌剧,就像把长篇小说改成电影,需要提炼和精简。这是因为歌剧里的每一句都要唱出来,比说台词要慢得多。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是五幕话剧,其中第一幕的场景在威尼斯。“包一头”把第一幕砍掉,减了奥赛罗和苔丝德蒙娜(Desdemona)的戏份,却加强了对“奸臣”亚戈(Iago)的塑造;这部歌剧创作过程中曾经取名为《亚戈》。

 

亚戈阴险狡诈,对奥赛罗恨之入骨,一手制造了毁灭奥赛罗和苔丝德蒙娜的悲剧。为什么亚戈这么恨奥赛罗呢?原因之一,是奥赛罗没有提拔亚戈当他的副将,却提拔了另一个年轻人卡西奥(Cassio);原因之二,据说是亚戈对奥赛罗有同性恋情结,因此嫉恨奥赛罗年轻美丽的妻子苔丝德蒙娜。而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亚戈的阴暗心理。总之,他要将奥赛罗、苔丝德蒙娜、卡西奥统统置于死地而后快。

 

奥赛罗是摩尔黑奴出生,因为战功赫赫,被任命为塞浦路斯岛总督,娶了比他小三十几岁的苔丝德蒙娜做妻子。苔丝德蒙娜对奥赛罗既热爱又崇拜,违背父亲的意愿嫁给了他。奥赛罗勇敢刚强,很有威信;可是他和苔丝德蒙娜的婚姻却是天生的不稳定。种族和年龄的差别,使他内心深处没有“安全感”。奥赛罗这种隐藏着的不安全感被亚戈看透,设计让奥赛罗怀疑苔丝德蒙娜和卡西奥私通,制造假证来诬陷苔丝德蒙娜。可惜奥赛罗有勇无谋,被嫉妒驱使,一气之下杀了苔丝德蒙娜;发现真相以后,又因为后悔莫及而自杀。

 

 http://s3/mw690/002cEGa1gy6OXYRbYqKa2&690 

奥赛罗的首演装扮

 

第一幕开头,是20分钟惊天动地的音乐与合唱。奥赛罗在海上和土耳其人打仗,正逢雷电交加,巨浪滔天。低音的乐器一直在发出隆隆的轰响,连续250多个小节。岛上的城堡下,军民关注着奥赛罗的战船,为他呐喊,为他担忧,为他惊叹,为他的胜利欢呼。而亚戈也在场,低声诅咒着奥赛罗,恨不得他淹死在海里。奥赛罗战胜了土耳其人,也战胜了暴风雨,安然回港。奥赛罗的出场是他形象最高大的时刻,从那以后他就要走下坡路了。威尔第把他的出场写得很英雄,是为了与他后面的坠落形成强烈的对比。

 

 http://s12/mw690/002cEGa1gy6OXYVTbdh7b&690 

1887年首演时第一幕的布景

 

请欣赏这一段。国内链接《奥赛罗》-1,多明戈版,有中文字幕: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W-m0LwCHPI/(本段为开头6分钟)

 

海上风暴暂息,亚戈却策划着另一场风暴。他唆使同样因为没被提升而怀恨奥赛罗和卡西奥的军官罗德里格(Roderigo)去把卡西奥灌醉,再挑动卡西奥和前任总督争吵、决斗。

国内链接: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W-m0LwCHPI/ (第13-20分钟)

 

卡西奥刺伤了前任总督,奥赛罗赶来,怒气冲天;问站在一旁观看的亚戈是怎么回事。亚戈说卡西奥是“被恶魔缠身”了,奥赛罗也不听卡西奥解释,就撤了他的职。奥赛罗虽然平息了这场风暴,却损失了一员大将卡西奥:

国内链接: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W-m0LwCHPI/ (第20-22分钟)

 http://s12/mw690/002cEGa1gy6OXZ2uCO70b&690 

第一位饰演苔丝德蒙娜的歌唱家Romilda Pantaleoni

 

接下去的一段,是奥赛罗和苔丝德蒙娜互吐衷情。因为原来的话剧第一幕被精简掉了,歌剧在这里着重刻画了苔丝德蒙娜。她并不是美丽的花瓶仅供男人们欣赏,她有着善良的心,纯真的爱,和坚强的性格。她的真善美和亚戈的假恶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奥赛罗对她的爱,在这一刻是全剧的最高点;这时的爱和后来的恨是另一个对照。

 

奥赛罗:

你美丽的脸庞,泪珠静流,红唇叹息,

给我的故事增添了高贵。

如天堂和星辰降临祝福,

照亮我最暗淡的荣耀。

 

苔丝德蒙娜:

在你黝黑的额上,

我看到永恒美丽的精神之光。

 

奥赛罗:

你因我曾经的危难不幸而爱着我,

我因你富有的悲悯之心而爱着你。

 

苔丝德蒙娜:

我因你曾经的危难不幸而爱着你,

你因我富有的悲悯之心而爱着我。

 

接着是一段“吻”的主题,美得像天上的音乐:

奥赛罗   

一吻

 

苔丝德蒙娜

奥赛罗!

 

奥赛罗:    

一吻… 再一吻。

那燃烧的昂宿星已沉入大海。

 

苔丝德蒙娜:

夜已深。

 

奥赛罗:

来吧… 金星高照。

 

苔丝德蒙娜:

奥赛罗!

 

这段《吻》的主题还会一再出现。

请欣赏这段二重唱: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W-m0LwCHPI/ (第24-33分钟)


 http://s9/mw690/002cEGa1gy6OXZ6Z35ee8&690 

第一位饰演亚戈的歌唱家Victor Maurel

 

第二幕中,有一段亚戈的内心独白,唱的是他的“信念”,如果说他也有信念的话:

亚戈

我相信上帝的残酷,

他按自身的模样把我创造,

一提到他,我就恨意难消。

我诞生于卑劣的胚胎或原子,

带着与生俱来的邪恶;

我天生狡猾如蛇。

是的!这就是我的信念!

我对此坚信不移,

坚定如年轻的寡妇在神坛前的祷告;

我坚信无论我想的做的有多么邪恶,

都是命中注定,我不得不做。

诚实的人只是不称职的演员,

表情和心理都没演好,

他的言行统统是撒谎:

眼泪,吻,表情,献身,和荣誉。

人类注定被不公的命运玩弄,

从娘肚里的胚胎到坟墓里的蛆虫,

一世的愚弄后死亡来临。

然后呢?然后呢?死去万事空;

“天堂”只是老妇们的传说。

 

这段唱腔尽显亚戈的阴险狠毒:

国内链接: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W-m0LwCHPI/ (第36-50分钟)

 

第二幕中,亚戈成功地在奥赛罗的心里种下了对苔丝德蒙娜和卡西奥的疑忌。奥赛罗轻信了亚戈的假证,满腔怒火,发誓要报复苔丝德蒙娜。第一幕以奥赛罗和苔丝德蒙娜的盟誓结束,第二幕却是以奥赛罗和亚戈的盟誓结束。

 

第四幕中,苔丝德蒙娜预感到自己的命运,准备为了爱情而赴死。她唱了这段凄美的“杨柳歌”,用垂柳来比喻自己,“垂泪的柳枝将是我的花环”:

 

她亦歌亦泣,泪洒美丽的花环,

可怜的灵魂

哦,柳树,柳树,柳树!

她独坐,低首至胸!

柳树!柳树!柳树!

来和我一起唱吧!来和我一起唱!

垂泪的柳枝将是我的花环。

他为了光荣,我是为了爱。

 

国内链接,《奥赛罗》-2,多明戈版: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i9cLhWq3iDE/ (第43-50分钟)

 

接下去,苔丝德蒙娜平静地向圣母祈祷: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i9cLhWq3iDE/ (第52-57分钟)

 

奥赛罗回房,苔丝德蒙娜已经睡去又醒来,呼唤着奥赛罗。奥赛罗盛怒之下将她掐死: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i9cLhWq3iDE/ (第57-63分钟)

 

等到奥赛罗清醒过来,知道是中了亚戈的计,悔恨交加。美人已去,自己只有以死相报。临死的时候,他吻着苔丝德蒙娜,“ 一吻,再吻,再吻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i9cLhWq3iDE/(第64-72分钟)

 

爱与死,永恒的主题。

 

《奥赛罗》首次公演,获得极大的成功。那天夜晚,威尔第的门外聚集着成群的粉丝,向他欢呼 ——“威尔第万岁!”通夜不散。

 

威尔第虽然没能“万岁”,他的歌剧杰作经过一百多年历史的过滤,如今依然闪闪发光,成为音乐神坛上不朽的偶像。


 http://s12/mw690/002cEGa1gy6OXZaA9dN1b&690 

1829年在意大利米兰演出

 

(本文根据Robert Greenberg 教授的讲座《How to Listen to and Understand Opera》翻译写成。图片均转自互联网,鸣谢!)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