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

鳌江镇第一小学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第1次)
项目名称 |
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姚必秀 |
活动时间 |
2022.4.28 |
活动地点 |
会议室 |
活动主题 |
素养作业 |
设计者 |
杨苗苗 |
参加对象 |
林天杰、姚必秀、张泽、杨苗苗、郑芙媚 |
申请学时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1、杨苗苗老师从教材和学生角度谈谈自己对数学广角《找次品》这节课的初步想法。 2、杨苗苗老师出示数学广角《找次品》初稿。 3、组内全体老师热烈讨论,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形成第二稿教案。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老师积极性较高,取得良好效果。 |
||
过程确认 |
|
附件3:教学设计
第一稿(初稿)
数学广角——找次品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1页例1、第112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经历数学优化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的学习方法。
4.在学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的而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用天平找次品的分法。
难点:尝试用数学的分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1.出示天平教具,提问:这是什么?(天平)你们知道天平的作用吗?它的原理是什么?
2.教师:今天我们就运用天平来学习找次品的分法。
二、新课讲授
1.教学教材例1。
出示钙片,提出问题:这里有3瓶钙片,其中1瓶少了3片,你能用什么方法把它找出来吗?
学生独立思考。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积极发言。
引导学生探索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大家猜猜,怎样利用天平找出这瓶少了的钙片,我们可以拿出3个学具,代替钙片,想象一下,怎样才能找出少了的那瓶?
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
(1)一个一个地称重量(利用砝码),最轻的就是少了的那一瓶;
(2)利用推理:在天平两端各放一瓶,根据天平是否平衡来判断哪一瓶是少的。如果天平平衡,说明剩下的一瓶就是少的;如果天平不平衡,说明上扬的一端是少的。
小结并揭示课题。
(1)综合比较几种方法(数一数,掂一掂,盘秤称,天平称……),哪一种更加快速,准确?
(2)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重量不同的,轻一点或是重一点。利用天平能够快速准确地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
如果这里有5瓶钙片,其中1瓶少了3片,请你设法把它找出来。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汇报。
汇报:(1)先拿两瓶放在天平两端,如果天平平衡,说明这两瓶都是合格的,再拿两瓶放在天平两端,如果天平还是平衡,说明这两瓶还是合格的,那剩下的一瓶就是不合格的。
(2)先拿两瓶放在天平两端,如果天平两端平衡,说明这两瓶都是合格的,再拿两瓶放在天平两端,如果天平不平衡,说明上扬的一端就是不合格的。
(3)先把5瓶分成2瓶一组,在天平两端各放两瓶,如果天平平衡,说明这四瓶都是合格的,那剩下的一瓶就是不合格的。
(4)先把5瓶分成2瓶一组,在天平两端各放两瓶,如果天平不平衡,说明上扬的一端就是不合格的,把上扬的那一端的两瓶再放在天平两端,天平上扬的一端就是不合格的。
小结:
第一种方案,每一份是1个,至少需要称2次就一定能找出来。
第二种方案,每一份是2个,至少需要称2次就一定能找出来。
出示教材第112例2:8个零件里有1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假如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保证一定能找出次品?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利用推理:把8个零件分成3份,每份分别是3个,3个,2个。天平两边各放3个,天平平衡,则次品在另2个零件中,再将2个在天平两端各放1个,重的那个就是次品;如果第一次称量中,天平不平衡,次品零件在重的3个当中,拿出其中两个,在天平两端各放一个。如果平衡,则剩下一个是次品,如果不平衡,则重的那个是次品。
你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吗?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112页“做一做”。
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共同完成。
2.完成教材第113~114页练习二十七的第2~6题。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
附件4:教学设计第二稿(修改稿)
数学广角找次品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二.探索规律
1.3瓶益达中找次品,理解称法
2. 方法质疑,化繁为简
3.
全班汇报(预设):
4. 9、28瓶益达中找次品,揭示规律。
5.直观演示,理解规律
6. 243瓶益达中找次品,应用规律
三、总结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