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Ten-bagger之路-----再思考
(2013-09-29 22:26:12)
标签:
寻找ten-bagger投资思考 |
分类: 网络公开信息资料 |
寻找Tenbagger
说是牛市吧、上证指数年度仍是负值!
若说是熊市、你看、你看创业板。。。。。。
抱着过去牛市来了、都赚钱、熊市到了、谁都输,要看大盘做个股的指导思想,肯定要无所适从。
因此我们要回归到投资的本质上、专注于公司本身。
企业也有生命周期、企业的初创、成长、辉煌、再至平淡及至退出,与人一样、也有其生命历程、这才是事物的本质。在初创时经历艰辛、中间也有快速成长的喜悦、成功后的辉煌和志得意满。这期间更拌有企业生命历程中必有的波动起伏:失落的低谷、得意的峰点。
所以每家企业、既受宏观经济因素制约、而又有其本身发展的轨迹。
好的投资其实是在找一个赚钱的好生意参与并快速致富。
是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收益。
统计表明最大的上涨与收益存在于成长最快的小公司阶段上,并处于公司成长的初期,我们看看现在已经风光无限的QQ、中国平安、茅台,在其前期的发展都是爆炸性增长的。前文“吃鱼头的重要性”也谈过这点,不再重复。做股票也要讲科学、看事实、统计数据分析表明、从股价增长的角度,过去100多年,规模较小的公司股票价格增长总是高于大型公司的股票价格增长,且超越幅度很大。巴菲特购买的可乐、虽然赚到大钱、却也典型地反映出来这个规律,他进入的前十年、仍旧处于成长期,股价大幅增长。而持有的之后一些年、可乐已经渡过了爆炸式增长阶段而发展成熟,所以巴老在可乐的收益甚至跑输指数。(详见刘建位研究巴老投资可乐的数据。)当然、有了前面的低位筹码做铺垫、他后面分红收益也仍旧不错。但这说明、即便是股神,在企业成为大公司后再投资、要再次取得十倍式的回报,也是不容易的。何况、我们这些追求快速增长的小资金。因此、一定要吃到鱼头。前文董宝珍先生投资中国A股最好的公司贵州茅台、却大败,只因投资太晚、错过了鱼头、没有拿到前期十数倍的上涨、在后期高位进入却承受套牢之苦,也是典型例子。当然、后面最终也许还会回来。
仔细想一想,中国石油依靠垄断、是一家收益很高的公司,其股价在未来5年可能会增加一倍,也许可能增加两倍。但它能涨十倍吗?10倍?算了吧。
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在未来十年会有成千家小公司的股票将增长10倍,而其中百来家将上涨几十倍。甚至有几十家会达到上百倍。
但金融危机中、我们看到了、大公司也有很多不光彩、像美国的雷曼已经不再存在,伤害了多小人啊。中国石油已经不止腰斩了、中国远洋、中国铝业、很多的股票价格也被腰斩。面对现实,投资总是有风险的、风险大小其实无关公司大小。并不是小公司便一定风险大、大公司却一定风险小。
所以我认为如果买入一家大公司的股票并承担同样要腰斩的风险,真不如持有一家精选的优质小公司,虽然有大跌的风险、但涨起来也快、至少它有可能在未来十年上涨十倍,而有多少大公司股票价格可以涨十倍呢?下跌一样快和多,涨起来却肯定小和慢,为何要选择它?
基金等机构有风控部门。对于我们个人投资者,要考虑投资中的公司会破产,这样我们便要大亏了。
但是否投资小公司便是风险最大呢?
我学工科的、总喜欢数据。让事实说话、而不是凭空想像。
翻阅资料后、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公司寿命并不因大公司便延长,现在的跨国公司也是。反正50年、60年后基本便死了。百年老店真的屈指可数。这也是为何同仁堂这种公司可以获得与其业绩增长并不一致的高估值的主要原因。说明公司如人一样、也有生命周期。几十年后、会死亡。这可能是其产品不再受欢迎、也可能是公司经营者不再想继续。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也可能包含了这个周期。公司破产、投下的钱便灰飞烟灭。这也是很多人没有长期投资信心的一个主要原因。既然都要死、大也要死。为何不投资早上八点钟太阳的小公司?也许小公司寿命不是一般人想像的更加脆弱、反而比年老的大公司要更长久呢。
便是投资中,我们一定会犯错误。我们需要获利股票的收益来抵消错误决定带来的损失。
上次在群中聊天、很多群友错误地认为、我的理念寻找Tenbagger是要找黑马、追求高收益,恰恰相反、按Tenbagger的定义、在一个不超过六只股票的组合中、只要有一只Tenbagger,则可以保证这组合是赚钱的组合、这才是目的。
寻找Tenbagger、选择到能带来大收益,还可以弥补失败的投资中的损失,所以投资便保证不输。
而组合的缺点、好多人知道这不是提高收益的好方式、特别是年轻人本金小、要的便是高增长、这时用组合便有很大的缺点、如果重仓一个股、做成功这收益便不得了、但失败同样不得了。使用组合、首先便认同了降低收益、是中庸之策,要明白组合中所有的选择都能够成功而成为十倍股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需要在自己正确选择的时候获得十倍或更多的收益,而在错误投资中损失掉一半也不会影响整体投资收益。这样个人投资的风控便完成了。
对于好价、其实有时与前景相比、未来的确定性我认为更加重要。因此、好股总在好价之前。
谁都希望购买便宜的股票、如机械地只看到价格销售率、PE、PB等关键指标、便会狭隘视野,便会失去大局观。其实有时今年盈利的好坏并不是太重要,大多数人都知道公司今年的盈利大致将会怎么样。甚至对明年收益也可合理猜测。但没有人知道三五年后会发生什么。这就是应该集中注意力的地方。寻找那些将来盈利是今年数倍的公司,寻求增长性。
应该说没有可能获得大涨的回报便是风险。这可能与普通常识、大家的直觉有些不同甚至相反。但实际上真正很便宜的公司,用传统的PE指标进行判定,一直会很高、显得很贵。
卖出是投资中最困难的部分。
常见说到卖出的三个理由:1、基本面变化。
其实当企业失去成长能力的时候,同时又有更好标的出现时。我们应该选择卖出。此时、对应的是原有标的应该已经有很好的收益、其实也面临是否收获的困扰。而此时、有更好标的出现、何不顺水推舟呢?
而选择的标的如明显错了,也应该卖出,这很简单。但有时、错误不太明显状态下、要给一项投资几年的时间、如果原来的投资思路3年内都没有实现,也可卖出以继续寻找其他的投资,我的步步高便是如此。而不发芽的种子还有一粒、便是12年选择的沃森、需再继续观察。
所以,这种情况、什么时候该卖出?便确实不太好决定。
但我知道、最后的收获是否到来、肯定不能由股价的涨跌所决定。这是我能够拿得住筹码的关健。股价的波动不会吓跑我。脱离成本后的持有、只会安享公司带来的利润。
哪么由什么因素决定卖出?比如生意不再那么好做了?新的竞争对手出现了?这些也许都是理由。或许甚至于公司管理者赚钱认为够了,不再进取。还有很多要思考的因素。。。
宏观经济不乐观肯定不卖出。自己的投资的公司如是好公司的,便会穿越经济周期。投资投的是一个大概率、正确方向上的投资可以尝试久远拥有良好的企业。要有耐心,并且享受利润。所以再强调下自己投资方法的核心是寻找“未来将成为大公司的小公司”。要伴随其成长,去渡过最激动人心的一段时光。还没有大到花几分钟便认定其未来已经没有可能跑过新的优质标的、如前哪样的结论,便等其继续长大。
我经常强调的低成本持有是担心本金亏损。因此才有三黑熊点共振买入。
而翻倍甚至于几倍后、会抽取本金0成本持有、部分特别高估时段甚至于负成本持有。则是为了防止风险以利于更加安心长期持有。
经过这些技术处理后的持仓、我通常可以坚持吃完整个一条全鱼。不会轻易卖出、持有是重点。
有的朋友会说、既然看好要长期持有为何又要抽取本金?有风险担心继续减仓要搞成负成本持有为何又不全部卖出。这很茅盾呀?其实、这与做人是一样的、我采取的是中庸之策略。崇尚的是中国太极图一样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缓慢转换。只做一些大的概率、而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绝对。
所以、对于卖出条件、对于已经发生大涨并继续上涨良好的强势股票,有群友介绍的各种止盈方法都不适合于我。皆因我收获时、不取决于任何K线形状或者股价的涨跌。我认为K线只是交易后的记录,而这种交易发生、肯定是其背后有了深刻的变化,比如行业的衰落、公司经营的亏损或者失误。竟争对手的强大带来压力,垄断的高利润不再、、、产品过时等等,我会以此来决定是否完全退出清仓。
我更加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理解一个企业的全部成长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