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学化学实验生活化设计与应用研究

(2016-03-09 18:32:35)
分类: 教育科研

贵州省2015年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中学化学实验生活化设计与应用研究”

一、本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相关研究文献综述、选题的背景及研究价值

1.本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

所谓中学化学实验生活化设计指的是以现行初、高中化学教材实验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及心理需要出发,利用常规的化学实验仪器和药品以及利用学生生活环境中的材料、物品和器具等作为实验的材料资源,改进创新原有实验,设计开发新实验,并通过观察、假设、实验、结论等活动方式引导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并能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化学实验。

2.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在《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教学仪器与实验》、《实验教学与仪器》、《课程 教材 教法》、《化学教与学》、《中学化学》等专业杂志上,利用生活中的材料、物品和器具等资源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已经逐步被人们所重视,并涌现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基本上都仅限于对单个实验的实践研究,如何设计并实践该类实验却很少有专门的论述。化学实验生活化设计的意义、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等方面从理论的高度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尚需加强。

3.选题的背景及研究价值

1)选题的背景

中学化学实验的生活化是我国实验教学发展的趋势之一。过去我们在强调化学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时,往往把实验设计得非常“严肃”“规范”,实验装置必须选用化学仪器、器皿来装配,瓶瓶罐罐的实验被视为不正式、不科学,实验试剂必须用化学试剂,这导致过去的化学实验相对显得较抽象而枯燥乏味。然而,在国外,有些化学教师做化学实验就显得较轻松、随意,仪器、试剂有时似乎是信手拈来,许多药品能从家庭、食品店、药店等获得。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三个方面对我国中小学进行科学技术普及教育,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国民素质塑造工程,而且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化学实验生活化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前期准备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掌握化学学习及研究方法,有利于学生化学思维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2)研究价值

理论层面:化学实验生活化设计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使学生学习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将“面向全体学生的化学”“面向公民的化学”这一新课程理念落实到化学实验教学中。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兴趣,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身边处处是化学;另一方面也可使学生在知道和理解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清楚所学的知识能用于做什么和怎么做,同时对化学的本质和价值,尤其是对化学科学的“两重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此,通过化学实验来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对于拓展化学实验的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应用层面:一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形成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主动学习的前提。化学实验生活化设计能够使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热爱化学,欣赏化学。二是有利于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系统化。化学实验生活化设计可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帮助学生把相应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使知识体系在学生头脑中结构化,形成相应的知识主线,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提高化学学习质量。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在活动中发展,并在活动中展现的。开发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系列化学实验,能够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去感知和体验,进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逐渐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师专业发展层面: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其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开发密切相关。化学实验生活化设计,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观念、知识结构、实验技能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深入分析实验内容、挖掘实验素材、改进实验教学,在此过程中也使自己的实验教学研究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

1.研究目标:通过收集整理近年来各种专业杂志上发表的在化学实验生活化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他们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将实践升华到理论的高度,形成化学实验生活化设计与教学应用的系统性理论,用以指导师生进行化学实验生活化设计,推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步伐,拓展化学实验的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研究内容:中学化学实验生活化设计及教学应用的实践和理论。一是中学化学实验生活化设计及在教学中的应用文献综述;二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已有的生活化实验及在教学中的应用评析;三是中学化学实验生活化设计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四是中学化学实验生活化设计及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五是中学化学实验生活化设计及在教学中的应用结论与反思。

3.研究重点:本课题以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拟通过对中学化学教材实验进行全面梳理,在认真分析研究现有的生活化设计实验,并对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度评析,从中提炼出中学化学实验生活化设计的思路、方法、技巧,实践和探索中学化学实验生活化设计的现实意义、现状、研究方向等。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或研究步骤

1.研究思路

1)全面梳理中学化学教材实验,分析研究现有的生活化设计实验的原理、药品、材料、操作、注意事项等内容;

2CNKISpringer等数据库文献梳理,收集整理目前关于中学化学实验生活化设计的实验案例,通过对收集到的实验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了解目前关于化学实验生活化设计的现状、思路、方法和研究方向;

3)对中学化学实验生活化设计与应用的研究现状、思路、方法和方向分析,进行归纳整理和提炼,明确进行这项工作的现实意义,用以指导师生进行实验的生活化设计,以推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

2.研究方法

1)文献法。本课题研究将主要通过CNKISpringer等数据库以及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收集整理目前关于中学化学实验生活化设计与应用的实验案例,了解目前关于中学化学实验生活化设计与应用的现状、思路、方法和研究方向。

2)归纳法。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对目前中学化学实验生活化设计与应用的现状、思路、方法和研究方向进行归纳整理,明确实验生活化设计在教学应用中的现实意义。

3)行动研究法。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实践,不断改进、创新实验的生活化设计,并在实验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实验设计案例及评析。

4)演绎法。在完成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心得体会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完整、系统的有关中学化学实验生活化设计与应用理论性文字资料,用以指导师生进行化学实验的生活化设计。

3.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制定课题方案,提出课题研究计划、管理办法,课题正式开题。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组织开题与项目落实。课题组成员集中商讨,进行工作分工,撰写阶段性工作计划和目标,以保证研究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开展课题研究,组织相关指导、培训、竞赛活动。课题组成员按计划和目标有序、高效地开展工作。负责人定期检查各成员工作进度和课题实施情况,各成员按计划和目标具体开展研究工作,作好阶段性工作总结,并定期向负责人汇报工作进度和计划落实情况。

第三阶段:反思与讨论阶段

针对课题研究得与失进行反思和讨论,及时调整并完善研究措施。

第四阶段:总结与结题阶段

整理研究成果,总结研究经验,撰写结题报告,组织结题验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