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武汉刘正涛
武汉刘正涛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5,215
  • 关注人气:2,3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业巨献:技术判断2646,是不是市场大底(2020-4-1)

(2020-04-01 16:54:13)

一、今日指数

上证指数收报2734.52,涨幅-0.57%, 成交量2256亿, 涨跌比493:1071;

深证成指收报9951.84,涨幅-0.10%, 成交量3592亿, 涨跌比816:1335;

中小板指收报6502.40,涨幅-0.03%, 成交量1686亿, 涨跌比340:565;

创业板指收报1864.80,涨幅-0.38%, 成交量1097亿, 涨跌比324:454。


二、今天重点教在一些技术上的判断,粉丝见面会的时候,我们就出过一个关于大盘和基本面点位的判断方法,那个时候大盘还在2900点左右。如果GDP增幅低于5%,大盘将击穿2733。疫情来得太狠了,再叠加美国经济见顶,引发了全球的股灾。

1、美国的年报基本上已经出来,纳斯达克的PE已经达到了49倍,三季度的时候他们的PE是38倍,别忘记这已经是指数跌了35%,纳斯达克目前的PE比我们的创业板还要贵,目前创业板是48倍。可见美国的经济衰退已经是既成事实,因此才有了人家2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
2、上证指数从3288,跌到3月19号的2646,历时233个交易日,从自然日来讲接近是一年。从2月28号以后的,头肩底反转形态失败以后,演变成为日线级别的5浪杀跌。如图:

3、浪“1”从时间窗口来看,3288跌到2733,历史83个交易日(接近神奇数字的89),从2019年的4月4号算起,跌到2019年8月6号,跌幅555个点;
4、反弹的“2”浪沿着年线往上走,同样围绕着abc的结构在反弹。反弹的主升浪分两个波段,第1个波段,从去年的8月6号反弹到9月16号,历时30个交易日(位于神奇数字34附近);

第2个反弹波段,从2019年的12月3号反弹到今年的1月14号,同样30个交易日的反弹,形成了完整的“2”浪反弹,反弹高度从2733倒3127,反弹高度394个点;

上证指数日线级别5浪调整示意图:


5、浪“3”从3127跌到2685,历时 10个交易日,杀跌快速而又猛烈,跌幅442点;
6、“4”浪反弹的速度同样非常迅猛,从2685涨到3074,历时32个交易日,基本上这几个杀跌和反弹的时间窗口均围绕着34个交易日时间窗口附近的规律来做周期运动。反弹高度389个点,跟浪“2”的反弹高度基本接近,神奇吧?这就是波浪理论自然法则的厉害。


7、“5”浪杀跌的点位有两个选项:

首选跟“3”浪的杀跌幅度相等,次选才是跟“1”浪相等。如果跟“3”浪相等,那么杀跌的目标就是2632,目前实际点位杀跌2646,误差14个点,这个差距是可以接受的。主跌浪杀跌的时间11个交易日,跟“3”浪的时间接近。
当然上证50的结构不对称,这里有可能会出现极端杀跌,那么“1”浪和“5”浪相等,杀跌的点位面临555个点的调整,极端的可能就会到2515,这就是技术计算的来由。


8、大家要问:2515的几率有多大呢?我们要追本溯源回到上证50和沪深300的PE分别是7.8倍和9.5倍,在2646的时候比现在低0.5倍。在极端情绪下有没有这种变化?是有可能的,但是没有太大的意义。
9、虽然大盘只反弹了几十个点,但是已经有一些顶尖好公司创历史新高了,而且大盘调整这一年里面,很多股票都涨了4~5倍,科技股里面甚至诞生了10倍牛股。老去研究这些大盘点位有什么卵意义?大盘是我们控制不了的,但是跟最顶尖的好公司共成长是我们一定可以做到的。穿越牛熊,只有业绩主升浪可以扛得起大盘的冲击。

卧槽,码字老辛苦了,这么牛逼的核心技术教给大家。该不该赞?该不该好好的夸一夸?右下角点赞图标“”摁一下,点亮走一圈,免费的,不论在哪里你花多少钱也学不到,不谢!


三、技术看盘——(2020-4-1)收评:
1、大A从来都不会给大家好日子的,才好了两天,又搞回转头了。磨底的过程是非常难熬的,你只需要记住,上证50的PE只有7倍多,沪深300的PE只有9倍多。5178的时候,上证50的PE接近40倍,沪深300的PE接近50倍。
2、目前没有迹象要跌到2515,淡定对待。
3、目前持仓:大消费(酿酒,猪饲料)3成;医药医疗2.5成;科技(软件,芯片,电路)3成;工程机械1.5成;目前实战参考仓位100%;(医药实验不列入总仓位管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