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人的酸食文化】

http://s14/mw690/002clMsXgy6I6dH2N1r9d&690
一、海南酸食的种类
http://s4/mw690/002clMsXgy6I6dHFvX513&690
酸笋
将野生的刺笋、屋前屋后种植的麻笋、人工引种的玉兰笋,切成笋片后,置于容器中经天然醋酸菌的发酵,便形成具有独特的笋香味的“酸笋”(琼海人叫“竹笋酸”)。这种酸笋可炒、可做汤料。
虽然同为酸笋,可用麻笋与玉兰笋制成的酸笋与野刺笋制成的酸笋,在鲜味上无法比拟。
http://s7/mw690/002clMsXgy6I6dJedbU56&690
小炒酸芋头梗
2、“酸芋头梗”(海南方言把芋头杆叫“黑横”)
在其他地方,芋头的经济价值只是体现于根部即芋头,其梗部则扔掉或当肥料。可在海南,芋头的梗部大有用处。世代以来,农民将收获芋头后的芋头梗剥去外皮纤维,在日光下晒半干,腌成风味特独的酸芋头梗。与酸笋一样,“酸芋头梗”可炒、可做汤料。令人寻味的是,这两种酸食一起使用,竹笋香醇,芋头梗酸,起着互相增香、增鲜的作用。无论是清炒还是煲汤,加海螺、河螺或其他海鲜,汤味相当鲜美,夏日炎炎之时,配稀饭令人胃口大开。
http://s12/mw690/002clMsXgy6I6dMasgbeb&690
新鲜采摘
http://s3/mw690/002clMsXgy6I6dNQ2qKd2&690
腌渍后
3、酸西瓜或西瓜酸(海口方言“西瓜仔”、东方八所叫“酸瓜”)
在海南,西瓜无论大小、无论生熟,通通物尽其用。大的、熟的西瓜自然做为清热解暑之佳果,而发育不良的小西瓜或形状不佳或没有成熟的西瓜,民间则加上适量的盐,腌制成“西瓜仔”。这种“西瓜仔”,甜中带酸且具有西瓜特有的香味,清炒酸甜可口,是佐稀饭的佳肴。如加海螺煮成“海螺西瓜仔”,更是酸甜鲜香。
http://s6/mw690/002clMsXgy6I6dPILpHa5&690
http://s14/mw690/002clMsXgy6I6dQMwk5fd&690
5、甜酸萝卜(海南方言“腌菜头”、琼海人叫“菜头酸”)
这是一种具有海南特色的开胃小食。其主料为萝卜(海南方言叫“菜头”)。先将萝卜去外皮,切成薄片,加适量盐揉匀,置一夜,再将萝卜片中的水份挤干,用清水将萝卜片中的盐分去除,然后加上适量糖、新鲜桔子汁、研碎的炒芝麻、炒花生、香油、香菜等即成。此小吃甜中有酸,香味浓郁,十分开胃。如嗜辣者可加一勺辣椒,甜、酸、辣,三味俱全,让人吃后久久不能忘怀。
在海府地区,人们喜欢在甜酸萝卜及上述佐料中再加口感清脆的海菜,也即是具有海口特色的“海菜甜酸萝卜”。
http://s6/mw690/002clMsXgy6I6dS2zU955&690
6、酸木瓜(琼海人叫“番瓜酸”)
木瓜(海南俗称“番瓜”),营养丰富,为南方佳果。木瓜的食法,除了与其他水果一样,候果实自然熟后生吃外,还可将熟至七八成的木瓜去皮,切成片状,加上桔子汁或酸醋、香菜、香油、炒香的花生米、芝麻,制成甜、酸、脆、香的酸木瓜。与甜酸萝卜一样,其也是民间开胃小食。
http://s4/mw690/002clMsXgy6I6dSpavh33&690
7、酸黄瓜
http://s14/mw690/002clMsXgy6I6dSST5Xdd&690
8、苗族的酸食
酸肉的制作:其方法与酸鱼制作方法大致相同,即将猪肉切成块状,按一层肉加一层盐办法,层层压实,候盐溶化后,再将肉取出,在每块肉上均匀地搓上糯米饭与酒糟后,另加入一些香料和辣椒面,再放进酸坛里,盖严实。这种酸肉,不但味道鲜美,而且可以保存一年甚至两年。
http://s9/mw690/002clMsXgy6I6dTSghG28&690
9、黎族的酸食
生活在山区的海南黎族,采集黎语叫“莉嫩”、“子温”的野菜,洗净装入陶罐中,加入凉米汤密封保存三个月以上,便腌制成味道独特的酸菜。黎族成年男女出门时,都在腰上别一个竹篓,在路边、山上、田里,沟内。看到青蛙、小蛇、鱼虾等小动物便抓住扔进腰间竹篓里,回到家里,把这些野生动物洗净,去肠,往土酝里一扔,让其自然发酵。他们把这种食品叫“南杀”,其是该民族待客下酒的上好食品。然而,在主人的盛情难却下,做为客人的汉人把筷子伸到“南杀”盘中,顿时一股又酸又臭类似臭豆腐的味道扑鼻而来(黎族素来有“一家煮‘南杀’,全村闻酸味”之说)。
http://s4/mw690/002clMsXgy6I6dUsvjJc3&690
二、海南酸食文化溯源
黎、苗族酸食的传统习惯的形成,是由于该民族世居深山峻岭,山高路陡,交通不便,又经常缺盐,因此将家养的家畜、捕捞的淡水鱼或打猎的野兽,用此办法腌制,一方面保证日常生活的对鱼肉等蛋白质的需要,又可作为招待客人的美味佳肴。
http://s3/mw690/002clMsXgy6I6dUQXia12&690
小青柠配文昌鸡
三、海南酸食的科学性
http://s11/mw690/002clMsXgy6I6dW2BHYaa&690
酸芒果
其实,竹笋中富含大量富有活性的粗纤维素,常吃竹笋不仅能促进肠壁的蠕动,增进消化腺的分泌、去积食、防便秘,促排泄,而且还能将胃肠中有毒的物质吸附带走,减少有毒物质的滞留和吸收,而且对肥胖症患者,还能起到减肥作用。最近日本科学家发现竹笋中含有酪氨酸和维律素E以及Se、Ge等具有防癌、抗癌、抗衰老功能的微量元素。
社会在进步,观念也在更新。近十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随着人们对竹笋的保健价值与治疗价值的认识,竹笋特别是野生竹笋的身价也扶摇直上,由蔬菜中的“贫民”一跃成为蔬菜中的“贵族”,鲜美爽口的酸笋炒田鸡肉”、酸笋煲海螺”、酸笋鲜鱼汤开始进入餐馆酒家。竹笋的自然资源已满足不了市场需要,于是,出现了规模逐渐扩大的人工种植玉兰笋,并源源供应国外市场。昔日所说的“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是:“昔日大众口中物,进入宾馆大酒家”。不过,至今为止,人们对海南的酸食文化在健康养生方面的作用尚认识不足,酸食尚停留于本地百姓的餐桌上与街头小巷里。无论从建设国际旅游岛还是倡导健康、生态的饮食结构角度出发,均应加大挖掘、宣传、弘扬的力度,让健康、生态、科学的海南酸食堂而皇之的端上国内外旅游者的餐桌,展示于即将问世的海南小吃街(或海南风味一条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