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安坐能力的6个方法
(2025-01-16 14:17:29)分类: 康复星语 |
先备技能 │ 提高安坐能力的6个方法
一、儿童坐不住的客观原因
1.本体能力不足
本体不足,核心肌耐力不足,会导致小朋友坐姿很难长时间维持端正,坐在椅子上也会盘腿或翘脚,就会导致动来动去或者歪七扭八的坐姿。
2.前庭刺激寻求
因为寻求前庭刺激,小朋友就会坐不住,总会不由自主的站起来动一动、跑一跑、晃一晃。
3.感觉敏感
对于会被一般人可以过滤的环境因素影响。比如:风的声音、翻书的声音,吹风机的声音等,这个时候要进行脱敏治疗,同时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4.身体不适
如饥饿、疲劳、生病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二、儿童坐不住的主观原因
1.老师讲的听不懂
因为听不懂,所以会觉得无聊,就会出现上课坐不住的情况。
2.不理解规则
不知道上课要坐好,下课才可以活动,需要遵守课堂规则,不知道什么是符合期待的行为。
3.吸引他人注意
在课堂上,他们可能觉得自己做一些小动作或者发出声音等行为,会让老师或者同学关注到自己,从而满足自己被关注的心理需求。
4.逃避课堂任务
当儿童觉得课堂任务过于困难时,通过在座位上动来动去、离开座位等行为,来暂时摆脱需要面对课堂任务的压力。
5.模仿他人行为
儿童的认知里,可能还不能很好地区分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只是单纯地觉得好玩或者好奇就去模仿。
6. 自身精力过剩
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往往精力充沛。如果在课堂上没有足够合适的方式去释放这些精力,就容易坐不住。例如,他们可能没有充分的户外活动,到了课堂上仍然处于兴奋状态。
7. 缺乏兴趣
如果课程内容或者教学方式不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他们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坐在座位上。
8. 情绪问题
儿童可能因为一些情绪问题而坐不住。比如生活环境的突然变化,导致孩子产生不安的情绪。
9.觉得课程内容太容易,早就学会了
提前学习知识可能导致孩子在课堂上心不在焉,对老师的讲解失去兴趣,因为他们已经“懂了”。三、提高安坐能力的6个方法
1.加强前庭与感官训练,通过大象鼻子旋转、开合跳等活动加强前庭训练,同时结合触觉按摩,是不同材质的物品进行触觉刺激,促进孩子的感官整合和平衡能力。
2.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安排适当的身体活动,如:爬行(针对年幼儿童)、平衡木行走、单脚站立等,以促进大脑双侧分化和抗重力肌肉群的发展。
3.避免过早进行过多的认知性教育,同时注重孩子的情感和社会技能培养,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引导孩子自然学习。
4.在6岁之前,只要没有危险性,不要打断孩子的任何专注活动,因为只要做专注的事情,孩子的大脑就在进行髓鞘化包裹。
5.每日户外运动时长不少于2小时,只能多,不能少。
6.远离电子产品,它已成为当下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安的最主要元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