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康复集体课教学规范(试行)

(2014-04-12 16:10:40)
分类: 个人收藏

集体训练课程应保证儿童多个领域综合发展,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基本教育原则。

第一条            来校

1、  对儿童的行为要求

l         衣着整洁,愉快来校,接受晨检。

l         有礼貌地向教师、小朋友问好,和家长再见。

l         将脱下的衣帽、书包放在固定的地方,轻拿轻放小椅子。

l         有秩序地参与教师组织的活动。

2、  每天首堂课教师负责接待孩子入教室并进行晨检,发现问题迅速进行相应处理。

一摸:摸儿童额头、颈部和手心有无发热现象,可疑者测量体温。

二看:观察儿童精神状态、面色,传染病的早期表现。

三问:了解儿童饮食、睡眠、大小便的情况。

四查:初步检查儿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

3、对教师的工作要求

教师A

l         组织幼儿有秩序的活动,如看书、看动画片、玩玩具、做游戏等。

l         准备常规活动教具。

教师B

l         热情接待儿童,面带微笑向家长问好,蹲下来和孩子亲密接触,稳定情绪。

● 听障康复教师除对儿童进行身体晨检工作外,同时要其检查助听设备是否工作正常,有无异常情况(如助听器啸叫等)需要及时处理。

l         引导孩子与家长道别,愉快分离。

l         收取每日作业,了解幼儿在家完成情况。

l         叮嘱带药家长登记药品记录本,检查药品是否已写上儿童姓名。

第二条           常规活动组织

1、  对儿童的行为要求

l         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l         站姿标准:两脚并齐,挺胸抬头。

l         听到点名后能应答。

l         认真做舌操手指操等各项训练。

2、  对教师的工作要求

教师A:

l         排队:吸引儿童注意力,组织排队。

l         点名:点名观察孩子反应(听障康复教师进一步检查聋儿助听设备状况),清点人数。

l         组织儿童进行口舌操训练、呼吸训练、发音训练、听力训练、感统训练等各项训练,各项内容的安排应体现训练的全面性及层次性,根据班内孩子水平选择相应难度。

l         儿歌律动:教师播放儿歌音乐或自念儿歌,加入动作和说唱,组织儿童跟随教师一起做。

教师B

l         配合教师A组织相关活动。

第三条 课堂教学活动组织

1、  对儿童行为的要求

l         喜欢参加集体教育活动。活动中能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乐意表达。

l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会倾听、轮替、等待,遵守活动规则,坚持完成活动任务。看书握笔姿势正确,坐姿端正。

l         逐步树立合作意识,愿意和同伴一起商量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  对教师的工作要求

l         教师A

l         在儿童入校时应了解其各方面的情况、各项评估结果和现有水平基础。

l         制定活动目标:要求目标明确、具体、可行。

l         选择活动内容:应体现对(听障儿童指语言、科学、艺术、健康、社会,智障儿童指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五个领域的综合培养,对认知、技能、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的平衡发展,并能体现小中大班不同年龄的发展层次性。

l         制定教学方案

l         制定教学计划

l         进行活动准备:包括计划安排、场地选择,材料准备等。创设和教学相适应的物质和人文环境,促使儿童在操作材料和环境的互动中获得真实的认知和经验。

l         组织活动实施:

1)明确教学目标,包括情感、技能、知识方面,明确教学方式及环节之间的过渡等。

2)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激发幼儿求知欲。

3)给予新的刺激,使幼儿感知新经验。

4)引导幼儿理解新经验。

5)整理和总结所学内容,以巩固幼儿的学习。

6)引导幼儿延伸、拓展,灵活运用新经验。

l         进行活动评价:总结教学经验,调整教学计划。

l         集体教学的注意事项:

1)语言清晰、简洁、明确,音调、音量和语速适度。

2)关注孩子的兴趣、注意力和学习方式。关注每一位儿童的状况和表现。

3)及时了解儿童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适时适当地调整难度和进度。

4)组织活动时,注重引导儿童作答或讨论,善于利用周围环境条件辅助教学。

l         明确教学方式及环节之间的过渡等。

教师B

l         配合A教师组织相关活动。

第四条 区角活动的组织

1、  对儿童的行为要求

l         愉快地参与各类游戏,学会自制玩具,选择游戏,分配角色,自主、自信的开展游戏。

l         在游戏中自由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在生动丰富的游戏情境体验快乐,获得直接有益的经验。

l         有良好的游戏习惯和规则意识,爱惜玩具,能及时收拾玩具,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2、  对教师的工作要求

l         创设丰富适宜的活动区角,应平衡安排创造性活动(建构活动、角色活动、表演活动、美术活动)与规则性游戏(娱乐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

l         准备丰富的游戏材料,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

l         活动区活动组织实施:

1)介绍今日开放活动区角,讲解活动区活动规则和材料的若干操作方法。

2)组织幼儿自主选择区角进行游戏。

3)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孩子开展游戏活动。注意观察了解他们游戏中蕴藏的发展需要。

4)指导儿童分类收拾玩具,整理场地。

5)组织儿童进行活动区游戏成果的分享,体验成功感。

l         活动区注意事项:

1)指导活动时,挖掘教育价值,拓展游戏主题。

2)引导并支持儿童自己解决游戏中发生的问题。

3)培养儿童良好的游戏习惯,交往习惯和文明礼貌行为。在游戏中能遵守规则,与同伴合作、谦让,分享。

4)提醒幼儿正确运用玩具,注意安全保护。

5)注重引导孩子在各活动区中自主选择,培养创造性的意识和能力。

第五条 离校

1、  儿童离校前,当班老师应把儿童的书包、外衣、帽子等准备好,放在儿童能拿到的地方。

2、  督促孩子将桌、椅、玩具等收放好,检查自带物品,帮助整理其仪表仪容,让他们干净、整洁、情绪愉快地安全离校。

3、  热情接待家长,及时回复家长嘱咐事宜,随机和家长交流一日活动情况,完成离校交接手续。

4、  为儿童发放当日作业,指导家长学习作业内容和教法。

5、  对缺勤的儿童进行电话回访,及时了解情况,处理到位。

6、  收拾整理教室,门、窗关好,锁门前需仔细巡视,确定没有遗留儿童、没有遗留贵重物品、没有电器未关闭等情况时再锁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