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作者:武小五(富书专栏作者)
近日,看到一条扎心的新闻:
在大连523路公交车上,一名老年男子强迫年轻女孩给他让座,女孩起身后,对方仍喋喋不休地对她进行言语攻击。
车上的其他乘客被激怒了:“人家姑娘都让座了,你指责她也没说话,你还想怎么样?还有完没完了?”
坐在座位上的老年男子则大声反击其他乘客。
听过这样一句话:懂感激的人,才能心善;懂感情的人,才能得到真爱;懂人情味的人,才能得到尊重。
这名老年男子冷漠生硬、不懂感激、缺少人情味,得不到他人尊重自在情理之中。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感慨,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感觉人与人之间起码的尊重少了、冷漠多了,即使面对面,心也离得很远。
缺乏人情味,恐怕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情味,是一个人最珍贵的修养。
有人情味的人,才能让别人活的轻松,也让自己活的自在。
人情味,让长者更可爱
前不久,看到一个短视频,真暖心。
婚礼现场,一位高中老师把当年没收的情书还给了两位新人,他说:
你们那时候写的情书被我没收了,其实本想在你们高中毕业以后还给你们,可惜老师把这封情书送晚了一步。
老师递上的情书让两位新人激动不已,这一举动也让网友感叹老师是一个很有心的人,更是一个有人情味和生活情趣的人。
教育专家李镇西在《爱心与教育》中说过:
真的是这样,一个人是否可爱跟年龄没有必然联系,只要有人情味,即使步入老年也依然会让人觉得可爱。
曾在《青年文摘》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松下幸之助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一行六个人都点了牛排。
等六个人都吃完主餐,松下让助理去请烹调牛排的主厨过来,他还特别强调:“不要找经理,找主厨。”
“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主厨过来紧张地问。
“烹调牛排,对你已不成问题,”松下说,“但是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于厨艺,牛排真的很好吃,但我已80岁了,胃口大不如前。”
松下幸之助继续说道:“我怕您看到这盘剩了的牛排,误以为是自己做得不好,而您的上司也可能因此而责怪您,所以想当面跟您解释。”
听完这番话,大家恍然大悟,主厨心里充满了感激。
在外人看来,松下简直是多此一举,甚至有点迂腐,干嘛费这个事,直接走人就是了。
殊不知这正是松下的善良之处、可爱之处、伟大之处,一个细节体现了他的人情味,彰显了他的顶级修养。
人情味,让管理者更可亲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曾说过:“制度不讲人情,文化要有人情味。
说得太好了。”
一个优秀的团队,一定是刚柔相济的团队;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既不会让人情干扰制度的执行,也不会因严格执行制度而抛弃人情味。
在《真正的良善》一文中,作者王耳朵先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规则之外人情味的感人魅力。
有一年,他去一家大酒店做调研,碰巧遇到一件事。
晚上酒店打烊时,一个后厨服务员将几斤羊肉偷偷放进自己的包里,结果被保安抓住。
这个服务员家庭比较困难,丈夫瘫痪在床,女儿在读高中,一家人只能靠她每月3000多元的收入生活。
第二天就是冬至,她偷这几斤羊肉,就是想给丈夫和女儿包顿饺子。
那天晚上,所有饭店里的人,都在替这个服务员求情。
但大堂经理不为所动,仍然当众宣布扣掉女服务员1000元的工资。
让人想不到的是,随后大堂经理又在管理层发起捐款,为女服务员募捐了近2000元。
大堂经理前后的举动,让女服务员既心服口服又感动不已。
从那以后,这个女服务员再没干过偷东西的事,干起活来像拼命一样。
半年后,她被提拔为领班,收入差不多翻了一倍。
电影《我不是药神》中有这样一句台词:规则之外,无非人情。
这位大堂经理的举动为这句话作了生动的诠释。
规则一旦确定,必须严格执行,否则形同虚设。
但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在管理中体现一份温情,就会让下属觉得管理者不再是高高在上、冷冰冰的上司,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人。
这样的管理者才会让人觉得可亲,管理的效果才会更好。
有道是:得人心者得天下,得人气者得财气。
能否在管理中多点“人情味”,少点“高冷范”,既是一种管理艺术,也是衡量管理者人格修养的重要尺度。
人情味,让执法者更可敬
曾在网上看到一个有关南宋抗金名将刘锜的历史故事。
在刘锜任江东路副总管时,手下有一个年轻的军吏犯了法,案件都已经查实了,可刘锜却迟迟不下令将犯法的军吏抓起来。
下属都觉得很奇怪,不少人认为刘锜在当和事佬。
一年后的一天,刘锜忽然传令将犯法的军吏抓获归案,当着全体士兵的面,打了军吏五十大板,并且说:“这是对他一年前所犯罪行的惩罚。”
士兵们对刘锜的做法感到迷惑不解:
士兵们一听,感佩不已。那位犯罪的军吏,更是感动得泪流满面。
从此以后,他洗心革面,作战英勇,成为刘锜的得力助手。
俗话说“法不容情”,一个人触犯法律必须受到追究,不能受人情的干扰,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同时法律又是有温度的,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在执法中体现出一种温情,也是执法者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情怀的表现。
刘锜处罚犯罪官吏的做法,既没有违反法规的大原则,又灵活考虑了对方家庭的实际情况,使冷冰冰的执法有了一种人情味,也让高高在上的执法者更加可敬。
在现实生活中,人性化执法的新闻屡屡见诸媒体,赢得了各界的广泛赞誉,让老百姓看到了司法文明的进步。
在吉林,民警准备对一名网上嫌犯进行抓捕时,发现他正在送女儿中考,于是暂缓行动蹲守5小时,直至其送考结束回家后才实施抓捕。
在重庆市渝北区,两名交警在处罚一名违反交通规则的摩托车驾驶员时,从衣着举止上发现对方生活拮据。
于是,在依法开出一张罚单后,又在罚单里夹送了100元现金。
执法者大多给人以高高在上、冷冰冰的距离感,缺乏可敬可近的亲和力。
其实,铁法与柔情并不矛盾。
执法者首先要秉公执法,展现应有的铁面无私,但同时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也要换位思考,展现善良人应有的柔情一面。
人情味,有时是更有穿透力、感染力的执法,这样的执法者更可敬。
有了人情味,活着才有滋味
一位网友说得好:
人情味跟任何事物在一起都不会冲突,它也能让您散发人性的光辉,会有更多人喜欢和你接触交朋友。人不能没有人情味,否则,失去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
人情味中蕴含了善良、正义、平等、尊重等美好的品格,是一个人最珍贵的修养。
人情味不分年龄、不按职业、不论贫富,有人的地方就应该有人情味;
只要做人,就应该有人情味。
不要抱怨别人没有人情味,首先要看看自己有没有人情味。
我们要努力展现人情味,而不要践踏人情味。
有了人情味,活着才有滋味。
有了人情味,社会就会少一些冷漠、多一分温情。
在人际交往中,让我们珍惜那些有人情味的人,也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人情味的人。
作者简介:武小五,富小书的人,富书专栏作者,身处滨海小城,心观大千世界;干着严肃的工作,写点轻松的文字。本文首发富小书(ID:fxsfrc),你身边最好的闺蜜,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