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个股研究的角度看微博

(2016-12-24 11:39:36)
标签:

杂谈

15年中开始认真玩微博,正好赶上微博第二春,回头看,要是进驻微博时就买了微博,那么treenewbee的姿势可以比方丈还潇洒。作为一个美股的菜鸟(康迪亏了30%、VM小赚),一直想从企业角度分析一下微博,但捣鼓来捣鼓去,发现视角还是A股的。好吧,诸位看官就凑合看吧。

以我个人账号为例,15年中的关注数是4000人(大多数为死号),当前数为50 。对比两张图:

https://xqimg.imedao.com/1592e40b53cb683fdfb105e1.jpg!custom660.jpg

以上为关注数(粉丝)增长图。剔除配合官方发红包时的脉冲(7月底),其余的增量都和我交易做的好不好有关(因为我是财经类账号),比如2月熔断后的抄底、3月的无人驾驶、6月开始的量子和7月走的石墨烯、以及举牌行情结束后的百货、油改等。这个平台非常开放,展示的空间也极大,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自然会有群众来围观。这个部分就聊到这,否则会变成我个人账号秀了。

和我个人账号增长的过程比较,股价走势是这样的:

https://xqimg.imedao.com/1592e49992eb6a3fc0975e5c.jpg!custom660.jpg

很巧,个人开始认真玩微博正是8月下旬。

财报数据和几位管理人员的演讲就不重复了。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1、微博正在抢占主流媒体地位

最早的微博是搞笑和明星为主,后来在一定流量后出现了公知群体,只要敢阴阳怪气地喷政府,就会有粉。再往后,明星八卦内容又盖过了公知,一派鸳鸯蝴蝶的气氛,微博也在这个阶段进入了股价下行期。再之后,一方面是主流媒体开始进驻,另一方面是微博本身开始内容的分类专门运营(虽然以前这个也有,但力度不够)。这两点促使了微博生态变化。

主流媒体的进驻,使平台变成了不同声音的PK场,我们现在可以看到,非常多社会新闻爆出来的时候是一个样子,三天之后会彻底翻案成另外一个样子(比如这两天正在发酵的女生跳楼案)。基本上热点事件已经呈现“事件——负面爆发——证实证伪——处置或者纠偏”的路径,围观群众不断撕逼和挖掘的模式(天涯模式),最后会让事件基本归于客观结论,满足大众对真相的需求。用某编辑说的话“人民日报辟不成的谣,微博有可能辟掉”。

光看财报是很难看到这一点的:人民网200亿的估值微博也应该有。很多人会问,这个估值怎么体现呢?那我们做财经的去看曹山石的微博,文件各种贴出来,难倒不是泄密?但却模糊地允许这种爆料行为,作为无需主管机构负责的吹风通道存在。那么微博也因此获得了信息流的头部地位。

2、微博的广告模式

旧的广告模式,算法什么股东都懂,我说个新模式。

微博向用户推送内容时,不是按照时间线,而是按照热度来的,这个大家都知道。先把所有人发的动态都放到一个池子里,然后你刷一次,投送给你一批,这样保证24小时都有新的内容阅读。对于财经类用户,这种算法太讨厌了,要看连贯观点,必须点到主页里面去。这里插一下,如果我当天的主页有两万人访问四万人次以上,基本就是指数见顶,出货的节点(散户基本满仓,可以收割了)。有一弊必有一利,工具都是人用的。

基于这种推送模式,对于产生内容的用户来说,实际上流量是被限制的。想推送出去,就要粉丝头条(广告产品)。微博官方(业务板块)都会得到一定的粉条指标,用于推送好的内容。这样慢慢也就形成了生态对粉条的依赖。假使,A需要投放广告到我的账号上,那么微博官方搭桥是可以不要佣金或者平台分成的。因为A的内容在我的账号上发了,不购买粉丝头条,投放效果就出不来。比如说,我的账号一般发广告的市场价在3万(转发1.5万)。如果没有搭一个粉丝头条,那么投放效果很差。而会玩的,可以每24小时在我发的广告上用一个粉丝头条再次推广(我不知道这种行为是否有上限),等于第二次不需要给我钱,只要买微博的粉丝头条产品就可以。

这种模式是三赢。广告投放人获得多次推广,账号主获得溢价广告收益,微博获得产品收益。贴一张图自己看广告推广模式:

https://xqimg.imedao.com/1592e6fbe07c143fe33f2701.jpg!custom660.jpg

就举这个例子,就能说明广告模式的增长空间是比较大的。

3、新业务增长点

前面第一点说明了微博的潜在价值以及潜在价值获取的业态空间,第二点重点举例说了微博灵活的广告模式。从波士顿矩阵来说,有稳定的行业地位和主营强劲增长的收入保证,那么企业就要进行新业务的拓展来保证上升周期。那么我们现在来说一说业务增长点。

先说以及有的:视频是直播的基础、自媒体是分答的基础。

视频业务观察“Now This”的“梨视频”两个账号就知道了。Now This这个账号在美国大选期间火了,虽然形式非常好,但内容上不够贴近本土。于是催生了梨视频,微博业务部门这种迅速导向并且扶持头部用户的模式,会让未来很多视频内容的产出栏目化专业化(一条、二更这种也非常依赖微博),且和秒拍的合作保证了在视频平台的传播。

直播方面用的是一直播,相对其它直播平台,微博本身有很多号召力很强的IP,不至于明星,很多专业人士也在微博平台和自己的粉丝互动。微博无法强制这些深居简出的深喉走上台前,但他们的粉丝可以推动这个过程(比如花总丢了金箍棒)。这也是微博做直播的魅力所在,播主群体会越来越多知识型选手,和快手、陌陌之类俨然云泥。

当前微博的自媒体作者群落已经很大了,数量上有没有超过微信还不好比较,缺乏一个重要参数。但今年微信公众号刷阅读量曝光后,广告主转投微博的确实多了不少(我个人有个公众号,以前都是问我公众号发不发广告,现在转问微博发不发)。广告主群体应该来说是比较敏感的群体。

微博现在开始推分答模式。和其他的分答不同,微博只能文字。这是基于微博庞大自媒体作者群体的,这些人都非常擅长用文字来组织内容。我们举个例子,以释老毛为例(雪球答主)。回答数量和质量都很不错,但由此得到的收入非常有限,因为没有人给他一块钱去分享答案。微博则不然,答主只要足够优秀,那么官方投资源推送后,可以有很多人给出一元。一条有效的分答,市场估值在一千元左右。

现在微博有个业务叫做“超级话题”,比如老毛去申请一个卡页叫做“毛桃客”,那么关注这个卡页的人就可以在里面发帖。老毛可以在里面互动,等于是属于老毛和他深度粉丝的垂直社区。如果将来分答和这个产品捆绑,那么流动的“偷听”群体就会被沉淀下来,每个答主的收入也会因此稳定,并且答主的专业性会越来越明显。

而且这样从产品体验也会更好,比如我关注了崔玉涛。然后他习惯早上回答儿童疾病问题。经常早上正在吃糖油饼,顺手一刷微博,好大一泡便便,问:崔大夫,这个便便是不是不正常?如果这种做成超级话题里的分答产品,那我就看不到了。我想看,就可以点崔大夫主页进去看。也就是说,这样投放会更好。而且,随着微博的搜索功能进一步提升,引导搜索者到答主那去也是一个新路径。个人十分看好微博分答。

以上是兑现或者正在兑现的新增长点。我个人还看好微博搞电影。我们目前可以看到,很多电影的话题参与人次都是数亿。如果按照转化率1%来看,100万张电影票就出去了。但目前这个体验非常差,因为要在微博买电影票,步骤繁琐,还必须要捆绑淘宝账户。如果微博能把步骤简化到支付宝上买电影票的步骤,那么电影票销售未来会绉增。

微博有很多明星资源。比如说邓超演了一个片子,想增票完全可以用微博抽奖,一万张电影票能激活两三千万用户。推广效果比坐飞机去小路演强多了。而且粉丝团完全可以通过微博来购票支持。

微博还有个众筹功能,现在不少用这个来出书的。其实电影也可以用。大鱼海棠的众筹过程非常痛苦,而如果邓超夫妇要拍一个电影,完全可以众筹先把电影票卖了(捆上一个院线)。这一模式也向微博管理层和王长田提议过,反馈试试但没有下文。个人绝对,这种垂直模式如果成功,将来院线的地位会被削弱,创作群体的境遇会得到改善。

————————————————

综上,有根、主营好、又新增长点。

要出门。错别字不改了,就酱。

$微博(WB)$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