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封面是一张奥体公园的钉子塔(奥运塔),到了晚上会上灯,基本上已经成为奥体的活动中心点。如果你约个妹子跑步,说钉子塔下见,一准不会出现找不到的情况。这个塔和天安门、国贸三期大裤衩、国家音乐厅大锅盖、鸟巢等成为北京的地标建筑。我本人对这个塔非常着迷,从不同角度拍过很多照片,今天这张是顺手从网上抓来的,也很漂亮,不是吗?
北京奥运会筹备时间应该是这种大型活动里最久的,可以说几乎对每一个北京常住人口造成过不便。临开幕赶上汶川大地震,被喷得不行不行的。但当伦敦奥运和里约开幕时,这么个一比较,顿时觉得咱们这个大气蓬勃赏心悦目。这么多年过去了,正面的看法越来越多,讲个坊间版本。说是08年北京的空气、食品质量等等都好,于是在那一年怀孕出身的奥运宝宝,普遍比前后年份健康状况要好。且不说这个事有没有直接科学依据,但这茬小学门槛上的孩子,确实看着精神。
赛后的场馆多数保留成为了永久设施,当中有一些在郊区几乎废弃的,也有一些运营一直有问题的(比如前一段的鸟巢草坪问题)说到这插一嘴,北京这种气候真的不适合养草皮,太昂贵了。多数的高尔夫球场现在都要拿大功率风扇,甚至是蒸发制冷风扇吹果岭,草才能活下来。所以,足球草皮也好不到哪去。吐槽完了拐回来,除了这部分废弃和运营不好的场馆以外,其他的都成为了高校和市民健身好去处。
很多人吐槽说,多点设施没啥鸟用啊。那我们不妨来设想一下,如果北四环正北的这块地不是因为奥运会成了永久保留地并且建了体育设施,这块地就会像旁边的五洲酒店、紫玉山庄一样成为富人扎堆的地方。今天你在奥体公园跑步碰到了潘石屹,你想超他就超他,想鸟他就鸟他,想不鸟他就不鸟他。但如果没有奥运会,也许这块地就是他的北辰soho,他插在望京的大鹅卵石就不偏不倚的插在钉子塔这,然后他做包租公,动不动就上门问问你生意怎么样,其实是看你能不能交起租子。
上海世博园也一样,如果这块地没有搞世博园,那么江边上那一溜漂亮的湾湾,盖上疏疏的一排楼,搞个汤臣极品、或者汤臣极品极极品如何?挨着江边搞一排“私人码头,非请莫入”,上海市民还想在那折腾音乐节?还草莓音乐节?公子哥们跟嫩模在那私人游艇趴,吃草莓还差不多。
所以啊,如果你真的是常住居民,党国来说,我们搞个大趴体,大家支持一次下,等趴体搞完了,设施永久留给你们!那党国问你支持不支持,傻逼啊,赶紧支持啊,要不然那税收也不知道上哪了,那地迟早也是富人的啊。
只有盖了永久性设施的城市土地,才是真正属于市民,属于人民的,是属于市民的后代子孙的。就冲着这一点,熬几个月半年的,我觉得没啥。不信,你却问奥体里遛弯的,奥运会搞得对不对,全回答对,为啥?没奥运会,他遛个毛啊。
杭州这是第一次搞,别的不说,能借机把杭钢捣鼓清楚,就是对杭州最大的贡献。这事没什么好讨论的,请看看北京如果没有把首钢搬出去,空气质量得差多少。至于说修路,这事做了没坏处。我去杭州N次,几乎都住山里,唯一的感受便是:宁可骑自行车出去,也不愿堵出去。至于说没车坐还让上班,这事真操蛋。这是私营经济参与度比较低的结果。搁北京,这事就比较有经验了,一般各个部门会把工作计划往前赶掉大部分,然后跟着放假,回来再赶一些活。我们过春节不也是这样嘛,年前赶一些,年后补一些。
至于说小馆子关了,这个也先来看看北京。北京08年前到了夏天,街边膀爷比比皆是,坐那扎堆吃烧烤,花毛一体加燕京啥的。到现在也还是,到了夜里会把摊子支出来的,但比奥运会前少多了。这烧烤摊吧不仅扰民,还爱出事。不管是食品安全还是酒后闹事,总之爱出事。奥运会前后城市管理夏天就是铆着这事去的。后来很多苍蝇馆子野摊子就逐渐没了,别以为没了大家就没处去了。这不簋街就起来了,各个商超公共用地下的啤酒坊也起来了,荷花市场也是这段兴起来的。什么三里屯从站街变成优衣库就不提了哈,比较污。城市的形象层次总是从一个触发点开始,然后慢慢提升的。比如杭州,最早司机也不让人啊,不都是从公交到出租逐步参与的嘛。市民开车不想礼让,走路想别人礼让,那怎么办,DSP强制办啊。这才有杭州今天独一无二的礼让风景线嘛。我在杭州巡山时,被一个G头京牌车差点撞到,我毫不客气就问候你丫以为这是在平谷呢,司机听了都乐了,连声说抱歉,在机场高速抢惯了。要是搁北京,我这么说,可能我们要打一架。
凡事都有两面,消极的这一面,大家已经吐槽很多了。我就聊这些个积极的,杭州的朋友权当是一碗对付G20的鸡汤,喝了再熬几天,一切就都好了。
起码,积极点看,心里舒服些。要不我再夸一句:杭州最美的风景,是人。
其实我说的是淘女郎,哈哈哈,错别字不改了,都看得懂。我去约淘女郎了。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