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大V们在万科上的巨额亏损
(2024-04-09 11:07:23)
标签:
股票 |
分类: 股道至简 |
这几天在雪球上刷到很多长期持有万科的普通股民和大V,有些长期持有,却最终以割肉几百上千万忍痛出局。
观察这些在万科上巨亏的投资者,无一例外都有一个特征:重仓!甚至单吊!
敢于重仓和单吊的人,本质还是对市场缺乏敬畏,内心深处还是强者思维,对自己的判断和分析过于自信,他们讨论某只股票的时候,如果有人质疑假如跌到xx价位怎么办?
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思考真跌到那种程度时的应对方法,而是不由自主的脱口而出“怎么可能跌到那种程度”,如果你质疑“怎么不可能”,他们会嘲笑你认知不够,然后拉黑你。
这一系列的动作,从头到尾都充斥着盲目自信和傲慢。
我们的思维是弱者体系,我们反复告诫自己:我只是一个小散户,我无知、我弱小、我只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我自己非常看好的股票也仅限于“我自己”,我是一个普通人,我的眼光是有局限的,我的认知是有偏差的,所以我要靠分散来应对风险。
有些人会引用投资大师的名言“分散是无知者的自我保护”来嘲笑那些分散投资的人。
是的,我是无知,我是弱小,我只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我要分散。
关于分散,有人做过数学上的统计,分散到10只股票足以应对小概率事件发生时的冲击,如果资金巨大,分散到30只股票就足够应对冲击,随着数量的增多,边际效应递减,分散到100只股票的效果其实和30只没啥区别。所以也没必要过渡分散。
地产股票我曾经持有过4000股荣盛发展,当时买入就为了做深市打新的底仓,买入后发现地产行业快不行了,因此一直没有加仓,所以一直微仓位持有,去年眼看着有被退市的可能,就割肉出局了,实亏2万多块,这种小额的亏损对我的投资没有任何影响。
目前我持仓占比最大的是中国石化,AH加起来六十四万股,占比约28%, 这个仓位其实太大了,不符合分散持仓的原则,
之所以买到这么高的仓位,是因为去年那一拨中石化实在太便宜了,股价最低的时候股息率接近10%,
所以忍不住越买越多,按投入资金算,本来持仓没那么大,因为中特估的一波行情中石化股价上涨了很多,导致仓位被动上升。我决定今年拿到分红以后再最后买1万股中石化H股,凑个整,剩余的分红红利不再投,通过这种方式变相减仓降低仓位。
强者思维的另一个表现是极度反感持有不同观点的人, 股市楼市都一样。
去年下半年开始,房价下行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有些高位接盘了房产的人面对看跌的人,他们的做法是嘲讽、攻击那些看跌房产的人:"你买不起"、“你穷B”、"大城市的房子不是给你准备的",他们不会理性地看待不同的观点,而是选择做鸵鸟,活在自己的幻想里,结果没有及时作出果断的决策,越套越深。
其实人性都是相同的,股市楼市都一样。
对于那些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只要言之有物,有理有据,那么应该心存感激。我持有港股福寿园,关于福寿园的的投资逻辑,很多人都说烂了
,反正就是老龄化后墓地需求会提升,逻辑也很硬。
有一天我逛雪球的时候,有人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高端墓园的需求决定于经济发展,经济下滑后有钱人的需求也会降低,从而消费降级,和老龄化没有硬相关。
文章很长,举了很多例子, 有理有据,言之有物,论据充分, 让我眼前一亮, 虽然和我持仓的逻辑和观点是相反的,但是给他点赞了。
感谢这些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不断给自己波冷水,让自己保持清醒,否则很可能在信息茧房中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最后还是强调这句话:我无知、我弱小、我只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
前一篇:信贷、工资、债务及财富转移
后一篇:2024年股息收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