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权益的含义
(2023-01-12 11:04:19)
标签:
股票 |
分类: 股道至简 |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股票是股权的凭证,股权就是公司的所有权,拥有股权的人就是股东,可以享受这家公司的股东权益——
这是股权投资的基础概念。
股东权益有2层含义:
第一,公司的生产经营权。
第二,公司利润的分配权。
对散户来说,由于持股比例太低,生产经营权只是名义上的,实际并不具备这个权益,名义上散户有投票权,但这个投票权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股份占比太小了,散户投票对结果不会有任何影响。
我持有的股票有议案需要全体股东投票的时候我基本都不参与,我记得只有当年格力电器参与收购银隆的时候我投过反对票,主要是表达一个态度,并不指望能改变结果。
对散户来说,实际的股东权益就是公司利润的分配权,也就是分红权。获得分红是股权投资的最终目标,无论是蓝筹股还是成长股,分红是终极要义,只不过买蓝筹股的权益是获得现在的分红权,买成长股的权益是获得未来的分红权。
当然,成长股在成长阶段不分红,你急用钱的时候可以把你的未来分红权转手卖给其他人,这个转让股权的地方就是“股市”。
至于这个“分红权”值多少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大家都看好价格就贵,大家都不看好价格就便宜,这就是“市场”。
以上结论是针对散户而言的,但是对于大资金来说,是可以同时具备2项权益的。假设有一家公司,账面上躺着大把的资金,但就是不分红,也没有明确要扩大再生产。这时候小股东没有任何办法,你没有提案权,不能要求公司管理层把躺在账上的利润分掉。
只要利润不分派,大股东和管理层有100种合法的方法侵蚀小股东的利益。这时候有一个大土豪,看到了这个现象,于是悄悄在二级市场买入股份,买成大股东,然后进入董事会要求把这些钱分掉或者要求公司扩大再生产。因此对大资金来说,不仅有利润分配权,还可以有生产经营权。
比如马斯克,一言不合就收购了推特,然后直接进入推特办公室,把不顺眼的高管全部开除,就是这么豪横!
上面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解释一个现象,那就是:为啥国企蓝筹股这么低估?
我们知道,在A股中同类型的企业,国企的估值基本都低于民企,本质原因就是我上面说的,
买国企只有利润分配权,而没有生产经营权,就算你再有钱,再豪横,也无法收购国企大蓝筹然后为所欲为,因为这样的人在A股市场会被称为“野蛮人”。
国企要承担社会责任,不能让资本为所欲为随意收购,所以马斯克们是看不上国企的,这就导致了国企类蓝筹股估值普遍偏低。
但是对散户来说,本来就不需要经营权,只需要利润分配权就可以了,所以低估对散户来说是好事。但国企蓝筹股的低估不是用PB和PE来衡量的,而应该以股息来衡量
,低估不分红,再低估也是屁,所以有人提出一个观点:国企蓝筹股应该以股息来算市盈率,股息1块,股价20块,市盈率是20倍,这才是国企的真实市盈率。——
这个观点有点极端,但我大致上是赞成的。
国企蓝筹股是一把双刃剑,对豪横资金来说,只能收点股息,显然看不上。但对小散户来说,国企这个身份却是一个保障:国家托底,很难倒闭、垄断经营、旱涝保收。
所以,买不买国企蓝筹股,就看你的收益预期了。
预期10%~15%的年化收益,分散持有一个国企蓝筹组合是完全没问题的,如果目标是15%以上的收益,那就需要去挖掘一些成长股了,但从5000只股票中挖掘几只真正有潜力的成长股,我认为绝大部分散户不具备这个能力,
这属于牛屎堆里刨虾仁,成功几率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