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估不是因为信息不对称
(2020-11-24 11:15:53)
标签:
股票 |
分类: 股道至简 |
有人说格雷厄姆的时代,传播信息的途径只有报纸,信息传递慢,接触信息的渠道少,所以才会有捡便宜货的机会,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途径多,速度快,所以不存在真正的低估。言下之意,现在看上去很低估的股票其实是价值陷阱。真的是这样吗?
我觉得这些人把低估的逻辑搞错了,低估不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低估是因为人性的弱点:由于人性的贪婪和恐惧,人们总是过分放大坏预期的影响,也总是过分放大好预期的影响。另外,人性中渴望即时满足的弱点也使人们倾向于买入热门的上涨途中的股票,因为买入那些股票,可以立即获得上涨后“赚钱”的快感。
现在很多大V很喜欢用“底层逻辑”这个词,我今天也赶时髦,说说我们这个流派的“底层逻辑”。
由于人性的弱点,人们总是厌恶那些低估的、没有故事可讲的、波动率很低的股票,股价越低,越没有人买,越没有人买,股价越低,于是形成负反馈,最终低估的越来越低估,直到人群出现一小部分率先觉醒的人,他们用极限思维认识到那些被极度低估的股票的价值,比如3倍PE,0.3倍PB,股息还有8个点,拿几年股息都能回本啊!就算破产清算都能收回一部分本金啊!
风险远小于收益,性价比很高啊!于是这部分人开始买入,随着这些人的买入股价开始企稳,于是吸引了一部分因为害怕股价继续下跌而观望的人买入,他们的买入又使股价开始上涨,于是吸引了那些追涨杀跌的人买入,于是正反馈形成:买的人越多,股价越涨,股价越涨,买的人越多,最终把估值推向另一个极端。
我们这个流派的底层逻辑就是利用人性的弱点赚钱,因为人性不变,所以我们的投资逻辑不会变,这些人性的弱点在过去一千年是这样的,在当下一千年是这样的,在未来一千年也会是这样的。人性的弱点是人类在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沉淀在基因里的,不会轻易改变,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些弱点,只不过有些人可以通过理性的思考克服,但大多数人不能。
先用PE/PB/股息率过滤一遍,再配合适当的分散,有了这两层安全垫,就可以确保我们的本金不会有太大的损失,然后,逆人性操作,越跌越买,等市场疯狂的时候卖出,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只要看懂了人性的弱点这个“底层逻辑”,就会敢于在低估的时候越跌越买,敢于在高估的时候放弃幻想、达到预期就卖出,像机器一样冷酷无情,赚钱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