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这话说得一点儿也不错。当指数hold不住走到下坡路,前边真的没有买盘在等候。
1月,沪指在翻过了3400点的山丘之后便没了keep
walking的力气,本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更是彻底放弃了曾经迅猛上攻的劲头。是日两市高开,可仅在早盘有所表现,随后整体回落且持续下跌。午后股指震荡上行,而后再度演绎跳水行情,尾盘各板块更是集体杀跌,大盘一蹶不振。截至收盘,沪指跌1.59%报3210.36点,成交金额2843亿元;深成指跌0.87%报11150.69点,成交金额2236亿元。创业板失守1700点收报1680.58点,跌1.80%。盘面更是黯淡无光,地产、军工等板块略微见红,其余板块陷入普跌之中,金融、交运物流、工程建筑、计算机、石油等板块均跌逾3%跌幅居前。两市近2000个股下挫。
再去追究原因已经意义不大了,现在要想清楚的,应该是——最近的监管收紧和市场反应等等情形,是否意味着“政策顶”已经降临。
监管层为A股洒水降温的意图已经再明显不过了,且目标一致、动作整齐。证监检查并处罚券商两融违规;银监提示商业银行伞形信托风险;保监再查保险资金入市助力两融。林林总总,都是为了给市场降杠杆。浅白一点说来:政策面对于高杠杆的市场是不满意的,可若是杠杆去得太猛,又怕毁掉A股来之不易的走牛局面,于是其仅祭出了一些常规手段,来限制加杠杆的规模和速度。
个人认为,降杠杆的监管作为,与当年夜涨印花税或是减持国有股等行政作为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过去曾经出现的全民皆股民的疯狂局面而今并未出现;眼下的情况是A股市场沉淀着过万亿的融资余额,全国股民从券商那里借了过万亿的资金在炒股牟利。而今监管层所限制的,绝非全民炒股,而是全体股民去借钱炒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那自有资金入市才是政策面所乐见的,对于两融监管的收紧不是“政策顶”已经浮现的理由。
但杠杆本身就意味着风险的放大,这一轮指数行情的突然爆发,两融业务无疑是其背后最大的推手之一。杠杆可以撬动巨大的涨幅,反过来也很容易造就巨大的跌幅,杠杆上的牛市,波动幅度必然会远甚于零杠杆的牛市。所以,在没有政策层面的重大变化出来之前,常规的诸如“查两融业务合规”之类的监管举动,真的不应该被看做“政策顶”。
可波动依旧是叫人痛苦的,更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大盘月线8连阳已告终结。1月沪指开于3258点,却仅收于3210点。这或许意味着“疯牛”已经止步于此,市场将开启宽幅震荡模式,为后续上攻突破2009年的高点蓄势。
还是那句话:耐心是牛市中最大的美德,别去做一口气冲上珠穆朗玛的梦。(慕容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