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抢便宜必须做到两不软:心不软,手不软。周一的大跌和周二的反弹,该是再次验证了这一道理。
是日早盘欲扬先抑、低开高走,盘中一度冲上2300点,而后出现回落,保持震荡态势。接近午盘时,券商股猛然发力,沪指快速上行一举站上2300点。午后两市冲高回落,稍作调整后继续缓慢上行,最终以中阳线收盘。截至收盘,沪指报2309.72点,涨幅0.87%,成交1353亿元;深成指报7965.88点,涨幅0.89%,成交1646亿元;创业板指报1500点,涨幅1.19%,成交321亿元。
若要站在死空头的立场上去看,大盘类似的举动属于缩量小涨,是大跌之后的报复性反抽,连止跌的功效都难以具备,更算不得大反攻开始的讯号了。只要不是股灾的光景,股指总是要在暴跌之后抵挡一阵子的,但只要成交量不断萎缩,反弹的力度总归有限,往往无法超越暴跌前的高度。
这样的说法似有道理。9月以来,大盘已经进入调整期,急跌缓涨、震荡整理的态势十分明显。沪指今年的新高2347.94点,也正是16日暴跌之前触及的,随后的反弹的确未能再次触及这一高位。但这些从经验主义角度出发的判断,却并不足以自圆其说。成交量的萎缩幅度并未放大到足以促使资金跑步离场的程度——要知道,接下来又有数只新股接连现身,前期有机构判断本周打新或将冻资6000亿。即使是在这样的“抽血效应”预期之下,市场依旧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成交量,说明已经有增量资金入场托市。
另一个重要的消息是楼市限贷松绑。毫无疑问,此举是继限购松绑之后为房地产“维稳”的又一重要举动。在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暗示下,这样的政策安排或许无法对岌岌可危的房地产市场起到速效,但它却在释放着一个信号——“微刺激”已经全面铺开,从限购到限贷的逐步松绑,意味着政府已经为市场刚需和改善型需求提供了定向宽松政策。它必将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房地产市场,从而帮助地方经济的逐步企稳。
但这毕竟只是“微刺激”的一种,市场却依然将之视作重大利好并展开了反弹。这说明股市当中空军力量已经有限,或者说,A股市场的战略做多者已经越来越多。限贷的松绑向人们展示了政府贯彻“微刺激”的决心,也预示着更多类似的政策调整和定向扶持的手段将越来越多。长期而言,“微刺激”的组合拳,将成为“保增长”的蚂蚁雄兵。
心不软,手不软;战术做空,战略做多。坚持坚持,总是会有收获的!(慕容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