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如何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2015-03-27 08:51:35)近年来高校出现思想政治工作乏力,学生思想道德水准下滑的趋势,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高校的急速扩招,辅导员显得人手少,压力大,任务重,他们做了大量繁杂的工作,但社会和学生对他们的认同度却不高,原因之一就在于辅导员被大量日常事务所困扰,削弱了对学生深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因此,如何规范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使之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是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一、日常管理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学生日常管理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高校辅导员工作主要包括教育、管理和服务三大块,日常管理工作涵盖了管理和服务的绝大部分内容,涉及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包括学生作息制度的管理,又包括学生素质的综合测评、奖励,学生违纪情况的处理等等。这些常规性的管理工作过程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通过对正确行为的肯定和对错误行为的校正来反复强化,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同时,深入细致的日常管理及时解决了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更有利于思想问题的解决。
二、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的系统化
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内容非常宽泛,并因此而略显杂乱。系统化就是要通过划分工作职责和工作权限,剔除不属于辅导员管理的范围和内容,促使相关部门和人员履行相应的管理职责,实现合理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管理育人的效能。
三、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工作制度化是日常管理规范化的保证。辅导员的一些日常管理工作经过多年在实践中反复检验、提炼、总结和完善,对于一些效果显著的工作方式方法要用制度的方式确定下来,作为辅导员工作必须遵照实施的措施和条例。以制度方式将常规工作确定下来,易于操作和提高效率,是对辅导员工作的指导。当然,制度化和规范化主要是对一些常规工作的原则性、程序性规定,并不限制辅导员在具体工作开展方式上的创新。
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力量的辅导员,我们的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我们要以真挚的师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以热烈的期待去迎接学生每一个前进的脚步;以全身心的投入去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