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综合实践活动《中国结——带线平结》的教学反思_郭莉娜

(2013-04-18 13:27:46)
标签:

教育

分类: 创新杯

综合实践活动《中国结——带线平结》的教学反思

继红小学:郭莉娜

   《中国结》这一主题活动是我们学科自主开发的课程内容。本课是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了解、传承与应用。像这样的实践活动是对学生手、脑、心的三者统一与协调一致。依据我校提出的“三阶段”教学模式的理念,我在设计此课的时候,特别侧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亲身实践、主动探究的实践活动特点。为此我做了以下几个版块的设计:

本主题活动开篇是对旧知的复习过程,一次迁移到对新知的探究,通过一道多线平结题,使学生有强烈学习的欲望。使所学的旧知识,为新知识起铺垫作用。这时通过四线的具体样式,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之前所学结扣的联系和相应编结方法,来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在兴趣高涨时请学生来进行初步探究,在探究的过程学生会自主发现一些不明白的现象。

第二阶段学生通过2号材料袋,发现实际样品与图纸的指导作用,继而使学生有继续学习下去的热情。运用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合作探究进行尝试性制作,而同时完成较快的学生开始进行探究下一步骤,其实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继续编结,就是基于前一阶段的知识储备,根据方柱结与圆柱结的学习,在进行联想应用,已达到本课的学习目标。事实上许多孩子也是在这样做。整个过程分为两部分体验过程,是学生做到在实践中操练、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第三阶段是一个在制作熟悉的过程之后,鼓励先行一步学会的孩子,会利用已经学会的知识进行应用,并带动其他孩子学习。教师在这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想一想可以怎样进一步来变化平结,使之更加美观、更有新意。打破了原有的小组内学习方式,更有层次性。

本课是过程实施阶段中探究学习,在这节课中我运用了演示法、讲解法、自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使学生有一步步学习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我个人认为是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激趣为主,始终以学生为主导,线索流程清晰自然,节奏适中。

本课有待改进之处:

1、对于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的要求,可以加大指导示范比重,可以学生边讲解相面学生边跟学的方法,使教学重难点更加有所侧重。

2、一些稍复杂的编结过程的指导欠缺,应在指导中有所体现。

3、理顺“三阶段”教学模式在每个的各个环节的流畅运用,使其形成行之有效的过程实施阶段教学模式。但是前面的比例关系值得在深思熟虑。还要考虑好,双新的落脚点放的位置。

4、学生给取的名字,不是很恰当,有些过于民主了,使题目的意思有偏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