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课堂实录
(2011-12-15 12:47:11)
标签:
教育语文 |
《武松打虎》课堂实录
哈尔滨市继红小学
(师生之间的互相问候拉开了本节语文课的序幕, 张凌辰老师,以下简称为“师”,所有同学及个别回答问题的学生均简称为“生”)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阅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做《景阳岗》,谁还记得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些什么?”
(同学们纷纷举手,要求回答问题)
生:“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武松在喝酒之后上景阳岗打虎的事。”
师:“嗯,那么今天我们的授课内容就与武松打虎的故事有关。”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武松打虎”四个字)
师:“哪位同学愿意告诉老师,文中是哪几个自然段是在写打虎?”
生:“是七,八,九,十还有十一自然段。”
师:“好。那么同学们现在就请打开你的阅读材料,看七,八,九,十,十一自然段。有哪位同学告诉老师,通过这些描写,你觉得武松是怎样一个人。”
(同学们在台下仔细阅读材料)
生:“我觉得武松是一个非常勇猛,勇敢的人。”
(老师在黑板写下“勇猛”二字)
生:“我认为武松是一个很机敏的人。”
(老师又在黑板上写下“机敏”二字)
生:“我认为武松还是一个很细心的人。”
师:“还细心,大敌当前,临危不乱!总而言之,武松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
(在黑板继续写下了“英雄”一词)
师:“ 那么当老师看到这里的时候,就有这样一种想法:既然《水浒传》的作者想塑造武松的英雄形象,在这还写老虎干什么?我们莫不如就把所有的笔墨都用在武松身上。那他的英雄形象不就更突出了吗?于是,我选了文章的第八自然段,跟同学们一块来研究一下。”
(老师用投影仪打出了所选的第八自然段内容在前方的屏幕上)
师:“好,同学们先自己读一下。”
(学生们将材料放声朗读出来)
师:“这一部分中,有写老虎的,也有写武松的吧?”
生:“对。”
师:“同学们现在看你的阅读材料,把所有写老虎的语句划出来。”
(学生们划出老师所要求的内容)
师:“你来读读,最好读通顺。”
生:“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还有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挎一掀,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了一声,就像半天起了个霹雳, 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
师:“同学们是不是划的和他一样?好,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研究如果我把写老虎的都去掉,是不是可以更加突出武松的英雄形象。谁愿意来试着读一读,我去掉老虎这几句之后的内容。好,那位男同学,对,你来。看屏幕――”
生:“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师:“那位男同学,我看你好像面露笑容,你为什么笑啊?”
生:“他读得有一些……”
生:“我也想笑,因为感觉最后有两个‘武松一闪,武松一闪’把所有的动作去掉,就不通顺了。”
师:“嗯,她说得很好。不通顺了是不是?没有老虎,武松在这来回闪什么?那我就接受她的意见,让它通顺了。但是呢,还不能太多去写老虎,我把原文稍微改了一下,加上老虎,这回谁愿意再来试试?杨文清――”
生:“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一扑,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把腰挎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用尾巴一剪,武 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师:“通顺了吧?”
生:“通顺了。”
师:“感觉怎么样?那位女同学,请说。”
生:“老师改完之后,是比原来通顺了,可是没有原文写得大虫可怕。”
师:“我就不想写大虫的可怕,我本来就想写武松这个英雄形象,他够勇猛,够厉害就可以了吗?写大虫可怕做什么?”
生:“如果写出大虫的可怕,那更能突出武松的勇猛,机敏,更英雄。”
师:“噢,他用了两个‘更’字。”
(说完,老师转身在黑板上添了两个“更”字)
师:“是不是说大虫写得越可怕,那么就更能突出武松的勇猛和机敏,变成更勇猛,更机敏,是这样吗?”
生:“是!”
师:“好,我接受。看来写老虎是很有用处的,而且用处还很大,老虎在这一段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啊?同学们知道吗?”
生:“我认为可以更加突出武松的机敏,武松的勇敢。”
师:“对。这种可以起到突出另一方作用的写作方式,我们叫做为‘衬托’。”
(在黑板写下“衬托”一词)
师:“写老虎的确可以衬托武松的英雄形象。既然我们把这个问题分析完了,那么我们就再回到原文当中,这回,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段。所有愿意读武松的同学都可以站起来,我来读老虎——‘武松打虎’嘛!咱们试试啊,看看配合得怎么样。”
(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与老师合作,分角色朗读了这段文章)
师:“同学们请坐。谢谢同学们的配合,我觉的大家把武松的勇猛和机敏通过朗读都表现出来了。那么看来作者要想写武松打虎中的武松,离开老虎是不行的吧?”
生:“不行!”
师:“正像老师刚才介绍的那样,老虎在这里起到了衬托的作用。刚才呢,大家分析了一下课文。我觉着气氛有点紧张,那么我们活跃一下气氛,放松一下。学习嘛,不用这么累,做个游戏,玩玩行不行?”
生:“行!”
(通过同学推荐选出两位男同学:贺俊达和杨恒,到台前玩游戏――顶气球。说明比赛规则后,游戏开始了……经过一番激烈的比赛,贺俊达同学赢得了此次比赛的冠军)
师:“我请计算机老师李老师把大家刚才的比赛录下来了,再看一遍,好不好?”
生:“好!”
师:“我想为刚才的比赛当个解说员。大家一边看节目,一边听张老师的解说。别光关注这个精彩的比赛,希望你也能认真听听老师是怎么解说的。”
(录制的比赛场面开始播放)
师:“好。比赛开始了,首先由贺俊达执球。贺俊达动作非常敏捷,但是球出界了,第一轮比赛无效。继续,贺俊达人高马大,又把球抢到了。他的头球非常有力,这是他的独门绝技――铁砂头!(学生们哄堂大笑)比赛继续进行,仍然是贺俊达执球,贺俊达凭借身高优势,每一次都能够给对手以突袭,贺俊达又抢到球,暗暗地想:‘长得高多好!’(学生们笑)啊,贺俊达开始用肘,肘部去击球!他再次用小臂。贺俊达再次抢到球,球落在地上,球从界下过去。本场的冠军是――贺俊达同学!大家为他鼓掌!……有意思吧?可是大家听没听出来点问题?”
生:“老师只说了贺俊达,而没说杨恒,就像说武松打虎一样,只说了武松,却没出现老虎。”
师:“贺俊达是冠军嘛,我当然对他有所倾向了,解说员要解说冠军啊!”
生:“我认为也应该说说杨恒,杨恒在这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衬托了贺俊达,他也是非常重要的。”
师:“不光衬托贺俊达,写好杨恒本身也是很重要的,杨恒是不是在想:‘凭什么没我啊?’是不是。那好,同学们,既然是这种观点那咱们再来一遍,我请你们来解说,看看你们能不能比我解说得更好。”
师:“我们再进行一场写解说词的比赛,由获胜者解说。谁解说词写得好,对贺俊达和杨恒描写都很充分,就由谁来说。下面,请先给这场比赛起个名字。”
生:“球赛。”
师:“好,叫‘球赛’可以。”
生:“二龙争珠。”
师:“二龙争珠,这个比喻用得好啊。两个龙争一个珠。能不能用这两个人的名字呢?”
生:“贺俊达 PK 杨恒。”
师:“怎么写啊?那你来写吧。”
(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写下“ PK ”意为挑战)
生:“还可以换成 Vs 。”
师:“今天我到咱们五班讲课来着了啊,不但我给大家讲课,大家也教我知识,又认识一个‘ PK ’还有‘ Vs ’。好。我们就暂用《贺俊达 PK 杨恒》这个题目,请大家写篇解说词。”
(学生们再次观看了比赛的录像,并且都开始着手写解说词)
师:“同学们先停一停,这有一位同学已经写好一部分了,我们先听一听他是怎么写的,大家互相借鉴,看看能否取长补短。”
生:“《贺俊达 PK 杨恒》。看,一场激烈的顶球比赛就要开始了,两位选手已经准备就绪,比赛开始了!首先,由贺俊达抢到球。而杨恒也不害怕,一个起跳,正准备把球顶过去,可惜球落地了。人高马大的贺俊达赢得了第一场的胜利。第二场比赛开始了,贺俊达面不改色,没有骄傲,杨恒也没有失去信心。首先个子上占优势的贺俊达抢到了球……(因为就写到这里老师就让其做下了)”
师:“好,你先请坐,让大家看看哪儿值得借鉴。大家要善于学习。”
生:“她用了一些非常好的词,比如说:‘人高马大’,而且语句很通顺。”
师:“好,请坐。下面同学们接着写,看看原来写好的是否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再想想下面要写些什么。谁写好了,可以举手示意,我到你那去看啊。”
(老师巡视,给几位先写好的同学指导)
师:“已经有好几个同学写好了,谁写好了,就先念一下,看看谁能成为这轮比赛的胜者。”
生:“《贺俊达 PK 杨恒》。看!比赛开始了,老师发球。啊!杨恒纵身一跳,但因个子矮,没有顶到。看!个子高多好啊!杨恒用了肘,球落地了,贺俊达还在挣扎。(大家笑)球出界了。第三场,贺俊达先抢到了球,球到了杨恒手里,他肘一抡,小心,平了!贺俊达没有救到球。贺俊达反击了。头球!好。杨恒不服输,可球却从界下过去了,比赛完毕!”
师:“稍微给你提点建议啊,这位同学非常善于抒情,表达自己情绪,可要注意,解说员的语速可要快点,要是一场激烈的比赛这样抒情下去的话最后可能比赛已经结束了,可是解说还没有完呢。下面要解说的同学再稍微快点。”
生:“《贺俊达 PK 杨恒》。第一回合开始了,两位同学非常机智,首先抢到球的是贺俊达,贺俊达心想:‘还是人长得高好’。说时迟,那时快,杨恒把一个球打得太低了,贺俊达没有抢到。杨恒也非常高兴,心想:‘谁说长得矮不好啊’。第二回合也同上一局那样激烈,最后杨恒赢了。第三回合,最关键的一局开始了,两人面不改色。首先还是由贺俊达抢到球,两人想到了用臂,于是,又一次激烈的比赛开始了。只可惜第一个球过界了,最后贺俊达赢得了冠军的称号。”
师:“好,请坐。她最值得表扬的地方就是‘说时迟,那时快’,这是文章中的一句,大家要善于从文本当中来借鉴,从其他同学那去借鉴。贺俊达,听听你的。”
生:“《贺俊达 PK 杨恒》。啊!贺俊达 PK 杨恒的比赛好爽啊!贺俊达以领先的优势先抢到了球,杨恒也仿佛自言自语地说:‘哼,你人高马大,可不机灵啊。你看看我,虽然很瘦小,可是比你机灵,怎么样,我比你强!’双方心中好像燃起的熊熊大火,谁也不让谁,这时,杨恒来了一个大扣球,贺俊达也用力一掂。这时,我们都拼命地抢着球,贺俊达来了个风火流星球。 YE!贺俊达取得了胜利。”
师:“表扬自己是一点儿也不感觉难为情啊!(大伙笑)写得挺好,因为人家是冠军嘛,难免有些兴奋,杨恒,再听听你的。”
生:“《贺俊达 PK 杨恒》。看,这次是冤家路窄,死对头又碰着了,到底谁会成为冠军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好,现在比赛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贺俊达是上窜下跳。这仿佛是一场冰与火的战斗。因为贺俊达太有活力,几次将球击于界外,场外的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心中惊呼:‘好爽啊!’轮到杨恒出球了,贺俊达已成劣势,可是机敏的他将球从边界线上托起,球落地了。他获得了第一回合的胜利。第二回合,人高马大的贺俊达又是先抢到了球,他把球向对方砸去。说时迟,那时快,杨恒救起了球,趁着贺俊达不太专心,把球打到贺俊达身上。贺俊达因为太高,而且不太机灵,急弯了腰,球掉在了地上。第三回合,开始了,这可是最后的关键局啊。大家都在心中默默地为支持的对象加油。这个时候,贺俊达把球打到了地上,杨恒危险了!可是杨恒估计失误,球从跳绳下面过去了,因为这个小小的失误把这场比赛输掉了!”
师:“非常不错!而且在他的描写当中,不但写了比赛的双方选手而且写了场下的观众。观众的表现也起到了烘托整场比赛气氛的作用。使比赛更加激烈,扣人心弦。那么大家就从刚才的几名同学当中挑一位作为比赛的解说员。”
生:“杨恒!”
师:“好。众望所归。虽然顶球比赛输了,可写作比大赛你又赢了。下面请杨恒同学解说本次比赛!”
(台下掌声响起,杨恒同学走到前面,开始解说了他与贺俊达同学的顶球比赛,解说非常成功。)
师:“好。同学们,请大家坐好。这节课呢,我们读了《武松打虎》,写了《贺俊达 PK 杨恒》。我觉得大家已经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你们的写作之间,其实在我们每一次阅读中都有这样可以借鉴的东西,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运用到写作去。我们南马校的口号叫做‘让读书成为习惯’。我再给你们补充一点,希望大家能够多读多用,学以致用!希望今天的课能让同学们有所收获。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