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黔东南--七天七夜的足迹(十一)

(2012-07-24 21:24:53)
标签:

贵阳

寨子

炊烟

黄果树

老妇人

旅游

分类: 06-10户外

 

2006年2月3日,初六,雨转阴,走入革家寨,走马黄果树。
6:30凯里--麻塘革家寨--凯里--贵阳--黄果树--贵阳


    今天是旅程最紧张的一日,队伍清早六时就起了床,分成两拔。七名赶飞机的队员直往贵阳安排去了,剩下的队员擦着漆黑的晨幕依然乘上那辆公交车直奔麻塘革家寨而去。
    离凯里市仅21公里的麻塘革家寨,我们踏碎清冷的晨梦而来,寨子用雨洗后的剔透和缭绕的炊烟迎住我们。革家族对我们真的很陌生,若不是踏入这一方土地,我还真不知道革家这个少数民族。但是,革家竟然是处在中国56个民族之外的民族,是一个有待识别的民族,这确实让我们非常吃惊。其实,浸在山坳里的革家寨,建筑与苗寨没有什么区别,一条弯弯的青石路绕进寨子,绕到炊烟的背后,也绕出了诗一般的气息。小雨不时飘着,云雾中,安祥的寨子与炊烟,田野稻草堆成的“塔”,山边挂着黄叶的树,田中绿油油的菜,构成了一幅待春的农闲图。寨子里的人大都还没醒来,除了浓密的炊烟和赶日子的革家主妇,寨子很安静很祥和,我们大清早的闯入,惊扰了革家安祥的梦,狗传达了这一信息。有几位革家老妇人提篮到了村口,迎住我们。她们的服饰与苗家有些不同,我说不出个所以然,或许她们未着盛装。据说她们的盛装外型酷似盔甲,配上革家传统的银饰,却也十分漂亮。今天肯定是看不到了,我们只能日后从资料和图片中去欣赏了解。
    眼下,我们真的很喜欢清晨革家的这个寨子,当当一眼便看出了寨子中最画意的部分,他把相机一动不动地架在村口,守望那弯曲的路中革家人走出炊烟的画面。龙儿则远远地跑到后山边的菜地上眺望,她以遥远的目光捕捉那浮着云雾漫着炊烟的寨子,抒情一般的清晨时光。

黔东南--七天七夜的足迹(十一)

    我独自轻轻地朝寨子走去,木质的青色房舍层次地座落在路边山坡,雨滴在房前屋后的树枝上挂满一串一串,炊烟或直或弯地冲出房顶的烟囱,一个革家小孩偷偷地躲在屋后看入神的我,一脸陌生。我没看到大人,只看到房子的门前窗边都贴满了大红的对联,非常醒目。顺着坡上去,村后,革家的主妇正三三两两地挑着水从后山边下来,向寨子里的房子走去。我没敢贸然留下镜头,害怕打扰她们清晨的平静生活,却把相机举起对着那一个个由里衬着红白色块的悦目窗格,这是一个革家的特别装饰吗?我有些好奇,在别的地方我不曾看到。

黔东南--七天七夜的足迹(十一)

 

           黔东南--七天七夜的足迹(十一)

    从寨后绕出,我遇上了正向革家主妇购买革家蜡染的队员。随他们踏入一家清醒了的革家院子,一位着民族服装的革家少女让队员纷纷与之合影留念。这是寨子中我们唯一见到的革家姑娘,头饰很特别,像一顶红丝帽扣在淡蓝头巾上。她很热情大方,合影后我有些过意不去,便向她家里购买了一条红色的革家绣花腰带,没有讲价,披上肩头我就走出了寨子。

黔东南--七天七夜的足迹(十一)

黔东南--七天七夜的足迹(十一)

黔东南--七天七夜的足迹(十一)
(驴友当当摄)


    已有三四位革家老妇人提篮在村头停车场售卖她们的纪念品,而我们的脚步又要匆匆的离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