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穿越危险地带--大帽山攀登历险记(二)

(2012-06-27 22:48:05)
标签:

通山

大帽山

山溪

山路

老乡

旅游

分类: 06-10户外

 

(四)寻踪大帽,进退维谷

 

    午后的溯溪很短,不久队伍就转入到山路,但眼前的景象却让我们很震惊,一大片一大片的林木被伐,山峰变得斑斑驳驳,山头裸露,光秃一片,寸草不留!这原本属于灵石林场的森林,不知为何要进行如此大面积的砍伐?如此彻底的剃度?谁批准的?有何用处?我们不知,只是诧异,也倍感愤慨!而这样的“三光”砍伐还在继续,民工们正在忙着装卸林材杂木,真不知管理当局是怎么管理的。

穿越危险地带--大帽山攀登历险记(二)

    因为生态的改变,因为凌乱了山野,我们辨不清方向,通过询问民工才知,我们很早就错了溪道,犯了方向性错误,实际应于第一溪道叉口就左转。这种情况下,是否能找到大帽山并顺利登顶已成问号。队长不甘心就此下山,于是队伍顺着山峰新辟的伐木道左向横插。太阳当空,炽烤头顶,运动着的我们仿佛夏季,汗沁体肤,怕晒的女队员甚至打出了伞。队伍一路飞奔不歇,直至路的尽头,汗水湿透了每个人的全身。

          穿越危险地带--大帽山攀登历险记(二)
          (山友摄)


    没有发现对接的山路,我们再次穿入树林,翻到山溪中。这是一条干涸的上游山溪,比较陡峭,但容易攀登向上。顺着山溪溯去,以为可以很快抵达山顶的我们,但却越走越偏。队长发觉方向不对,赶紧叫停,立马通知后队转前头,下撤,寻左向主流上溯。这真是上去容易下来难,回溯让一些队员苦不堪言。这么一个来回倒腾,让大家气喘如牛不说,待寻到峡谷中的主流,时间已多消耗了大半个小时,可队长强驴们依然信心很大,他们决意争取冲顶,以弥补上次失败的遗憾。

           穿越危险地带--大帽山攀登历险记(二)

    队伍于主流集合小憩中,我听前队队员说到,刚才在叉口岩边路径,一条硕大的眼镜蛇差点被踩上,还好发现及时。驱赶中,眼镜蛇倏昂起高高的头颅,作攻击状,好不吓人,后来才慢慢地窜入到草丛中没了影子。这听得女队员一惊一乍的,怕蛇的我听后浑身也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我不明白大冬天的蛇为什么还未冬眠,或许气候的反常让蛇丧失了生理节律,这应是蛇冬而不眠的原因吧。
    踏着这一条发源于大帽山的山溪奋力向上溯去,遥遥中我们看到了大帽山的影子,时间显然不充分了,但也没有了退路,只能向上寻找山路,才能决定进退。非常艰苦的攀登在溪中不停不断,直累得队员双膝发麻,双腿发酸,一些强壮的队员也暗暗叫苦起来,可眼前就是没有山路,只能溯溪不断向上。及将凌顶,又误入到一条支流,爬上半壁,队长再次呼唤撤回,校正了方向。

           穿越危险地带--大帽山攀登历险记(二)


          穿越危险地带--大帽山攀登历险记(二)
          (山友摄)


    看着太阳已挂上了山顶,行将沉下,暮色开启,我们心里开始着急,几位队员开始检讨自己的头灯未带。挣扎着向山顶爬去,那山顶近在咫尺,却又似乎遥不可及,队员中有人开始体力透支,走走停停,有人开始出现腿部抽筋迹象,边走边揉。无尽的长路,让人只顾追踪赶路,全没了言语欢笑。终于听到了前面队员的欢呼声,溪床消失,进入山岩,大帽山的山梁到了!

穿越危险地带--大帽山攀登历险记(二)
(山友摄)

    歇于山梁,大帽山亮丽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奇石瑰丽,蒿草随风,在我们左前方约几十米高程的地方,但还有一段路程。由于看不到登顶的山路,时间也没有余地让我们登顶了。就当是我们登顶成功,汇合于岩石的队伍以大帽山顶为背景,合影留念,之后便迅速撤离下山。

穿越危险地带--大帽山攀登历险记(二)

 

(五)漏夜穿溯,冒险出山

 

    以为有山路直通山下的我们彻底失望了,我们只是从完全荒没的草丛中寻到了斑斑驳驳的古道,赶紧一路披荆斩棘向下,落日早已淹没到群山之中,大雾漫了上来。古道在行进中时断时续,天也渐行渐暗,终于无情地沉入到黑夜里,而脚下的路却在罩人的黑喑中寻不到踪影。夜路我们曾走过多次,不足为惧,只是大帽山的险峻,在漆黑里穿行,无法预料,有些令人担心。但凭我们的经验,方向对了,总能找到出路。因此,根据判断,我们沿着“正确”的方向携手朝山下的建新湾角村而去。强行穿越中,我们寄希望于山路的邂逅,一袭灯影在没顶的草丛树林中缓慢移动,用身体在黑暗的野岭中拓荒出路来,露水开始微湿了衣襟。远山朣朦,看不到路的尽头,月亮挂在天边,薄雾中有些迷离,看不到星星,树影宁静,我们茫然地走着,头脑空白,只有那打头的队长等人保持着清醒,他们奋力开路,挥汗如雨,极尽艰辛。走了很长很长,没有山路可以知会,我们却走上了一条山溪。已不知道这是哪一条山溪,也明知夜间走溪充满危险,但山溪定然通往水库,而我们的目标弯角村便在水库前头。别无选择,顺溪而下,这一下大家都清醒了,马虎不得,小心谨慎。还好溪道没什么水,开始时也较平缓,但随后的路程开始变陡,暗潭深深。我们十分小心地攀爬向下,大多数时候是用坐着滑行的方式挪移。突一声惊叫,我们的心顿时提到嗓子眼上来,一位女队员拌脚摔倒了,撞击让她疼得一时坐不起来,还好只是腿部磕伤,还好这里是平整溪床,并无大碍,通过休息和巧克力、热咖啡补充体能后,她又在队员的照顾下独立上路了。
    终于看到了山下的灯火,希望也在心中萌生。我们坚定地向下而去,却遭遇到了我们最不愿意见到的瀑布悬崖,高深山谷!成功近在咫尺,队伍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进退维谷间,但见山下有一束灯火靠近,并有声音传来。也许是我们的灯火召唤了来者,他正遥远地呼唤靠拢。站在瀑布顶上的我们,使出浑身力气向灯光的方向齐声呼喊:“老乡--,我们迷路了,能上来带我们出去吗?”隐约中远远地听到:“我上不去,你们必须想办法下来,我再引你们出去!”他清楚这里的地形和我们所处的位置,但好心的他无可奈何。
    只有一搏了!队长需断后照顾体力透支的队员,他遣强驴领头开路。但见领头的队员非常有经验地沿着峭壁的边缘,依借着崎岖的岩石一层一层地攀援着慢慢下滑,我们顺势一个个帮扶着跟随,有人裤子磨破了,有人背包磨坏了,这都顾不上了,只愿早点下到山谷,走出这危险地带,走出大山。为尽快与老乡对接,队长呼唤前队先行,留下记号,自己则与后队缓慢向下,帮助着体能不足的队员用身体丈量岩壁,一坎一坎地,一层一层地,挪移着下到山谷。漆黑中走过了才懂得,这一段峭壁坡度在70-80度,高程足有200--300米,我们硬是凭借着头顶一盏昏暗的灯,甚至是两三个人共一盏灯,在麻木得已经不知惧怕的心理下,借着夜晚的短视和无畏,顺利地攀下了山崖,接应上了老乡。
    当终于释放出疲倦与惧怕的我们瘫软于地久久不知起来之时,充满敬佩的看林老乡才催促着大家赶路。踏着崎岖的山路向山外走去,我们仿佛走上了“高速公路”,过老乡的场房,与老乡道谢作别,按老乡的指点,我们走上了机耕道,迂回穿插后,长路在我们脚下缩短,借着一股最后的顽强,队伍快速走到了建新水库,越过大坝,在一阵阵静夜狗犬的此起彼伏声中,我们顺利地抵达到湾角村。
    已是夜深23:00时过了,我们悄然在沉入昏暗的村庄生籁里乘上了汽车,消失在茫茫的黑夜归途中……
    抵家,那已是新一日凌晨一点后的事了。


                                                               二00六年元月二十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