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铭心历历,载入史册
五天过去了,腰酸腿疼已经消去,但记忆依然刻骨铭心,那漏夜穿越冒险攀登出山的场景,犹如昨日,历历在目。
我无法用文字来准确表达这样一种艰险的征战亲历,我的笔只能作一些我体验的简单描述,所有的真切感受都只能存在于每一个参与者的心中,它让我们变得勇敢。
这是一次极具挑战的户外攀登,在我们的预料之外,其难度强度都可以称得上是俱乐部团队登山以来少有的高难度强度登山之最,它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挑战的味道,并内存到每个人的登山史册中。
大帽山,一个海拔不过963米的山峰,却留给了我们永远抹不去的印记。

(二)出征大帽,作好准备
2006年元月14日,同六,俱乐部鸡年安排的最后一次登山--穿越登顶福清大帽山。
五年前队长等人随省登山协会攀登过大帽山,但失败了,撤了回来。这次是五年后的再次征战,我们预计到了困难,因此在难度强度的公告上都作了偏强的提示。没有熟门熟路可以寻踪,一切都得依靠探索,我们凭借着户外经验进行山野判断,预料之外不可避免。
一共到了18名队员,总体都还比较强健。早早地启程,车载着我们上路,直向福清渔溪的黄檗万福寺而去。
连日的气温陡升,太阳有些热烈,这在春节将至的深冬里,气候比较反常。经过长途颠簸,约10时左右,我们抵达崇山脚下的万福寺。
(三)溯溪攀登,艰险征战
徒步而去,队伍从万福寺的后面步入山溪,顺着溪流的上游溯源攀登。因为干旱,偌大的山溪也只剩下些涓涓细流,汨汨流淌,清澈透亮。“龙王”台风引发山洪搬运来的乱石叠满溪床,倍添了我们攀登跳跃的难度。


(山友摄)
不断的向上、纵深,汗水很快濡湿了我们的身体,山谷也慢慢变得幽深险峻起来,深潭一个一个地呈现。山峰夹峙的溪谷常常让我们贴着岩壁而过,深潭让我们的步伐变得更加小心起来。翻过一处连续的瀑布岩壁,继续向前,峡谷更加高耸,落差不断加大,当我们抵达一处高深峡谷时,溪床不再,深潭阻路,唯有攀登岩壁而过。





望着高耸陡峭的崖壁,我心中不免发怵阵阵,可别无选择,必须翻越。但见队长等强将们如蜘蛛人般小心地凭着自己的高超技艺从崖缝凹凸中拓出路来,越过深潭,登上了岩顶,然后依次布成几人护卫的阵势,拉起绳索,大胆鼓励着队员一个个小心谨慎地翻过深潭,登到岩顶上。




还未喘息,往前一看,又是一个近80-90度的高崖!队长与强驴们再一次使出浑身解数,绳拉肩扛,手推膝托,硬是护送着队员们安然地登上崖顶。可以说,一条小小的岩缝,一个浅浅的凹凸,一根瘦瘦的枝条,几棵弱弱的小草,都成了我们非常小心凭借的着力点。还好有强驴们帮助,大多时候,我们只是有惊无险,而冲破一个个难关,内心的成功喜悦却会漫上身来。



再一路溯溪向上,难度已减小,溪流也在不断升高的海拔和分叉的支流中越来越小,看看不久将跳上山路,时间已届午时,我们决定就地午餐,先解饥乏,蓄锐午后再战。几口炉灶同时开火,烹调着携带的不同美味,一些山友还带来了美酒好茶。香味袅袅中,和着山野的清风,一场“腐败”不可避免。(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