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鉴定:★★★
http://s13/mw690/002c9CpYgy6JFhWFuQ40c
今年是哥斯拉现身银幕六十周年,如此重大的周年庆,不在日本本土操办,却由好莱坞执行,这事略显奇怪。也正因为如此,美国制作方也承受了最大的压力,新版哥斯拉必须确保对得起“怪兽之王”的称号,最好能让粉丝们满意。
怪兽满意度:上佳,玩神秘策略奏效
对于前一点,好莱坞的确做到了。新版哥斯拉无论尺寸还是体重,都是史上之最,几乎将之前银幕上所有最重量级的怪兽(如《科洛弗档案》)都比了下去,基本上和去年《环太平洋》中的怪兽相当。有趣的是,虽然由同一家公司制作,特效水平也相当,但2014版的哥斯拉,远不如2013年《环太平洋》里的怪兽那把“傻大粗”。论及露面的过程与节奏,新版哥斯拉甚至可以说得上有些羞答答的意味:直到影片中段,观众才得见哥斯拉全貌真容。编导如此手法,据说是导演希望像《大白鲨》等经典作品一样,让片中怪兽保持足够的神秘感与悬念,从而令观众保持高度兴趣。应当说,新片在这方面至少成功了一半:直到哥斯拉完整现身前,观众的确是万分期待的。
故事满意度:较低,情节推进牵强
不过,怪兽之王出现之后,影片还是玩“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一套,就未必能让所有观众满意了。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影片着重的“人类视角”,是否能真正打动观众的心。以个人观感而论,片中人类角色的必要性、以及靠他们推动情节的逻辑性方面,都稍微弱了点。尤其在后三分之二的时间内,靠一对年轻人来撑起故事的主线,也比较牵强。此外,为了方便从人类的视角展现怪兽大战,编导后半段剧情的安排,让人以为哥斯拉与怪兽专家等主角出现的时候才开始战斗,多少有些破坏剧情的逻辑与节奏。
场面满意度:尚可,跳伞一幕刺激讲究
必须承认,绝大部分观众首次在影院欣赏此片时,很可能不会如此吹毛求疵。和哥斯拉身量等同的巨量视听刺激,足够占据人们的感官空间。单从画面表现来说,影片有不少场景设计得颇有讲究,让观众不仅从场景内容中感受刺激,还能体会画面呈现方式本身的美。如“空投”一场,主观视角与宏大的远景镜头之间的切换,营造出“投身地狱”的悲壮感,比较能煽乎观众情绪。除开山崩地裂般的战斗场景,片中一些相对安静的时刻反而更有感觉。比如男主角在铁架桥上与怪兽“第一次亲密接触”,音乐与效果声的配合,对紧张气氛的塑造相当成功。
编导多次在访谈中强调,新版哥斯拉的目标,是追寻与1954年原版那样的现实感。可惜影片在故事设定方面,先天缺乏原版当年的历史背景。影片试图凸显的环境意识,由于缺乏交代与论证,最后也显得比较空洞。但如果抛开这些被宣传的高度,单就娱乐性而言,本片应该能满足大部分观众的需求。●红袖添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