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法根《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2017-01-03 22:24:14)薛法根《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仪,隆重的仪式;
歉,抱歉;插话:“歉”字笔画多,易写错,看老师板书。
溜,溜走;插问:怎样走才算溜走?
割,无法割舍;插问:哪些东西让你无法割舍?
归纳:“嘿”字表示内心暗暗的欢喜、惊喜、兴奋……是几分兴奋,而不是十分兴奋。因为“她是个聋子”,听不到我的琴声,夸我的话不能当真。
归纳: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反衬”的手法,以沙沙的足音反衬林子的寂静。
归纳:“蹬蹬的足音”显得力大沉重,“沙沙沙的足音”显得急促纷杂,全没有“小令”般的轻盈优美、悠闲悦耳;且“沙沙的足音”对“悠悠的小令”,对称工整,朗朗上口。
提问:在什么情况下,你听到这沙沙的足音才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归纳:一个人只有在这样的心境下才会有这样的体会:愉悦的、美妙的、舒畅的、自信的……也只有在有音乐天赋的、挚爱音乐的人耳朵里,听到“沙沙的足音”才会联想到“悠悠的小令。这段中的“景语”,其实就是作者表达心情的“情语”,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导语:“我”先后在哪些地方拉小提琴?都有哪些听众?心情有哪些不同?请你用心读一读课文,然后概括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实录:
生:作者先在家里拉琴,爸爸妹妹说他拉得不好,他的心里是十分沮丧的。后来去了小树林里拉,听众是一位老人,给了他鼓励,他的心情是兴奋的。最后,他又在家里练琴了。后来,妹妹听了大吃一惊,说他弹得很好,他心里十分高兴。最后他在文艺晚会上拉琴,有很多很多的观众,他的心里是高兴的。
师:说得很完整,很连贯。但是,你可以说得更好一些!你看,一个人在舞台上拉琴,心里很高兴,可以换个更恰当的词语吗?
生:激动,自豪。
生:得意。
师:再看,你刚才说了两次“最后”,“最后”只能放在“最后”。不然,条理就不清楚了。想一想,再说一次。
生:他先在家里练琴,爸爸和妹妹说他拉得很难听,心情十分沮丧;后来他去树林里拉琴,一位自称是耳聋的老人夸他拉得好,心里有点兴奋和自信;最后,他在文艺晚会的舞台上表演,有许多观众,心情激动而自豪。
师:你看,你能说好,但没有说得最好。有没有能说得更好的?
生:我先是在家里练琴,爸爸和妹妹很不满意,我很沮丧;后来我到树林里,一位耳聋的老人听我拉琴,我有点兴奋。那位唯一的听众对我的鼓励,使我慢慢地找回了自信;最后,我在文艺晚会上,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心里十分自豪。
师:说得比较好。还有说得更好的吗?
生:我起先在家里练琴,父亲和妹妹说听到了锯床腿的声音,我非常的沮丧。后来我到小树林里去练琴,在那里我有了唯一的观众,就是一位耳聋的老人。在老人的鼓励下,我找回了失去的自信,并且更加刻苦,努力地练习拉小提琴。最后,我在舞台上演奏,我有成百上千个观众,非常激动、自豪。我也非常感激和怀念那位老人。
师:看,你们越说越好了!父亲和妹妹说我的琴声“像锯床腿的声音”,这样的话在我听来像什么?
生:我觉得像刀一样,很伤人心。
生:像一个拳头,把我的自信心渐渐地锤扁了,最后给锤没了。
生:我觉得像一盆凉水,本来是很热情的,可是被凉水一泼之后,就变得心灰意冷。
生:我觉得就像一把刀,我刚对音乐有点好感,有些崇拜,可他一刀砍下来,把我和音乐斩断了。
师:这种心情就是“沮丧”!而老人的话,听起来却像“诗一般”……
问男生:你当时为什么要溜走?
男生:拉的琴声太刺耳、太难听了,生怕遭到老人的讽刺,生怕打扰了别人的休息……
女生: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问男生:听了老人的这句话,你还溜不溜了?
男生:不溜了。明明是我那难听的琴声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破坏了老人独享的幽静,老人却说是她打扰了我,怕我因此离开。如果我真的离开了,老人就以为是她打扰了我。我不能让老人觉得为难。面对这么善良的老人,我溜走了会感到内疚的。
女生: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问男生:你的脸还发烧吗?
男生:不会了,因为她是个聋子,根本听不见我刚才难听的琴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我没有破坏老人的休息。我心中的愧疚和自责都消失了。我不再为刚才的琴声而担心了。
女生: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问男生:你现在拉不拉?
男生:拉。因为她是个聋子,再难听的琴声也听不见,我可以放心拉了。她这么真诚,这么希望成为我的听众,我怎么好意思拒绝呢?老人听不到琴声,却愿意用心去感受,多么善良和真诚啊,我真的很感动。老人夸奖我了,也许我的琴声并没有想父亲和妹妹说的那么难听吧。
问男生:还有人想溜走吗?还有人脸发烧吗?还有人没拉琴吗?
男生:(读课文)我被老人……拉了起来。
问男生:就拉这一次吗?
男生:(继续读)以后……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
女生: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师插话:第二天,当小伙子停下来时,你说上一句
女生: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师插话:第三天,……第四天……
女生:(反复读)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问男生:现在,你的心里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男生:温暖、喜悦、激动、甜蜜、自信、舒畅、满足……
问男生:透过老人“诗一般的语言”,你分明感受到了老人“______一般的______”。
男生:金子一般的心;火一般的热情;春风一般的鼓励;阳光一般的爱……
明明是他难听的琴声破坏了你独享的幽静,为什么却说是你打扰了他呢?
明明知道他拉的像锯木头,为什么还说他一定拉得非常好呢?
明明你是个音 乐教授,是个小提琴家,为什么撒谎说自己是个聋子?
明明听他拉琴就是一种折磨,为什么还要每天做他的听众呢?
明明那么难听的琴声,你为什么一直那么平静呢?
……
有这样心灵才会有这样“诗一般的语言”;有这样“诗一般的语言”,我的心才会被深深地打动了。
以前,我不敢在家里练琴;现在,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
以前,父亲和妹妹只能数次受到我基本练习曲的折磨;现在,……
以前,我坐在木椅上练琴;现在……
以前,我只想到林子里一个人悄悄地练琴;现在……
以前,我总担心唯一的听众会捂着耳朵逃走;现在……
以前,老人总是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现在她说……
以前,我常常记得她是个可怜的聋子;现在……
以前,她一直很平静地看着我;现在……
归纳:前后照应。
归纳:自信了;勤奋了;刻苦了;感恩了;进步了;投入了;胆大了;阳光了;开朗了;熟练了……
板块五:补写“留白”,反思“省略”。
导语:我心中的这个秘密在妹妹的惊叫声中真相大白。下面会发生什么?我心里会有怎样的感慨?会想些什么?以后的每天早晨,我还会在树林里拉琴吗?老人还会早早地等着我吗?我会跟老人说穿这个秘密吗?老人说跟我说出事实的真相吗?还有很多很多的可能。课文却只写了六个点,省略了。你能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这六个点省略的内容、情景补写出来吗?
前一篇:《隔窗看雀》教学实录(转载)
后一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