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湖书院》教师发表作品一览表(3)
(2011-10-21 15:54:51)
标签:
杂谈 |
《柳湖书院》教师发表作品一览表(3)
作者 |
作品 |
期次 |
合计 |
汪旭升 |
传统工业区 |
10 |
1 |
王粉霞 |
高三数学首轮复习解题教学启示 |
5 |
4 |
与解析几何中对称相关的几个问题 |
9 |
||
通过解题教学,提高思维能力 |
17 |
||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
18 |
||
王国庆 |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 |
5 |
8 |
创造良好气氛,启发学生问答 |
9 |
||
阅读教学中的反思和设想 |
11 |
||
真的情境、美的情趣、善的情谊 |
12 |
||
比较法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
14 |
||
浅谈文言文教学之情趣 |
15 |
||
阅读教学中的反思和设想 |
17 |
||
试探灵感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
18 |
||
王和平 |
让学生提前品尝成功的甜蜜 |
4 |
2 |
我的工作感悟——“七字”教学法 |
14 |
||
王崛 |
做好预习工作,提高学习效率 |
11 |
2 |
2010年高考理综物理部分试题分析 |
15 |
||
王梅 |
对高中地理新课标教学的尝试 |
14 |
3 |
常见天气系统 |
15 |
||
常见的天气系统 |
18 |
||
王敏霞 |
放开飞翔的翅膀 |
1 |
4 |
致家长的信 |
7 |
||
静默如山看人生 |
10 |
||
放开飞翔的翅膀 |
16 |
||
王佩霞 |
亲其师,而信其道 |
15 |
2 |
Teaching Plan |
17 |
||
王锁琴 |
数学学习中心理障碍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
6 |
3 |
构造不等式解方程 |
11 |
||
良好班级的构建 |
12 |
||
王维春 |
用换路定律分析暂态过程 |
8 |
2 |
电阻定律,电阻率 |
19 |
||
王文科 |
浅谈新课改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6 |
4 |
“三自一导”教学模式探析 |
7 |
||
浅谈哲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透析 |
11 |
||
高中思想政治课个性化教学初探 |
13 |
||
王小川 |
有机合成与推断 |
3 |
3 |
中学化学中的气体实验问题 |
11 |
||
对新课标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的几点个人看法 |
15 |
||
王小军 |
麦子熟了 |
2 |
5 |
登崆峒有感 |
3 |
||
浅谈韩愈思想的矛盾 |
5 |
||
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
5 |
||
阅读与高考语文总复习 |
8 |
||
王小青 |
参与式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
11 |
1 |
王晓华 |
重复是积累之母 |
4 |
1 |
王艳红 |
高三英语复习——完形填空 |
4 |
7 |
如何使写作中的句式多样化 |
9 |
||
2008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分析(全国卷2) |
10 |
||
多媒体与英语教学的整合 |
12 |
||
高一新生如何做好“书面表达”题 |
14 |
||
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教学之我见 |
16 |
||
书面表达训练六法 |
18 |
||
王宗玮 |
关注学生发展,提升教学水平 |
2 |
2 |
紧扣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
4 |
||
魏刚 |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信息交往 |
9 |
1 |
魏绮芸 |
棱柱与它的性质 |
13 |
2 |
园的标准方程 |
18 |
||
魏耀辉 |
政治课教学中“问点”的最佳选择 |
6 |
3 |
善待学生的虚荣心 |
17 |
||
中学政治课堂中“度”的把握 |
17 |
||
文静 |
一道高考题之我见 |
9 |
3 |
2009你那高考全国卷2选择题考点、难点分析及解答 |
12 |
||
光照示意图中测试图在解题中的作用 |
13 |
||
吴铃 |
基础,能力,素质 |
1 |
3 |
“问”中施教,“疑”中求知——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和批判性思维初探 |
3 |
||
稳中求变,新旧衔接 |
15 |
||
吴铃,朱步渊 |
知在疑中,乐在学里 |
2 |
1 |
吴宁 |
班主任工作“五注重” |
9 |
2 |
物理高考冲刺阶段的复习 |
18 |
||
吴宁江 |
高中女生学习物理障碍研究及教学建议 |
3 |
9 |
我在高一物理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
5 |
||
理顺关系,扎实复习,全面提高 |
5 |
||
电场习题典型错误剖析 |
7 |
||
怎样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
9 |
||
高考复习中物理情景的建立与思维变通性训练 |
10 |
||
对08年高考江苏卷一道题的答案分析 |
11 |
||
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教学策略 |
13 |
||
高中物理新课标解读 |
16 |
||
吴同璋 |
新课标下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10 |
1 |
吴艳丽 |
简单句的附加疑问句的主语 |
4 |
7 |
中国学生在英汉称谓方面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
5 |
||
多媒体与高中应用听力教学 |
11 |
||
图式阅读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13 |
||
任务型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15 |
||
怎样做好高考英语短文改错试题 |
16 |
||
利用反推法、归谬法,难题也可能变容易 |
18 |
||
席进军 |
要驾驭新教材,重落实五要求 |
1 |
1 |
谢志杰 |
巧用几何图形解决物理问题 |
9 |
1 |
徐北平 |
高中数学学法指导浅议 |
4 |
4 |
班级管理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
5 |
||
球面距离定义的合理性证明 |
12 |
||
对“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一课教学的思考与理解 |
19 |
||
徐虎 |
例析变力做功的求解方法 |
3 |
5 |
班级管理也要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 |
9 |
||
“行星运动”教学的几点体会 |
11 |
||
创建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
12 |
||
牛顿第三定律 |
18 |
||
薛高世 |
关于物理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的认知和探索 |
4 |
2 |
交一颗真心,换一份真情 |
6 |
||
杨浩 |
扬起你的旗帜真抓实干 |
9 |
2 |
平面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 |
10 |
||
杨文芳 |
学习数学《新课标》的几点体会 |
15 |
1 |
杨秀芳 |
浅谈体态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
8 |
4 |
影响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几个因素 |
9 |
||
让非智力因素为高考复习保驾护航 |
10 |
||
Book 2,Unit 5,Music |
19 |
||
姚兰灵 |
二氧化硫(第一课时) |
8 |
3 |
我成长过程中的一点感悟 |
10 |
||
氯气的性质 |
18 |
||
姚若冰 |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
2 |
1 |
于小宁 |
重新认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
4 |
1 |
语文课听评课体会 |
19 |
||
岳塔 |
与考生谈高考的心理准备 |
3 |
3 |
班主任工作的三大职能 |
5 |
||
培养学生身体能力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 |
14 |
||
张桂琴 |
高中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训练 |
1 |
11 |
加强口语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
3 |
||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情似浓情——从宋词中看中国古代文学的悲秋主题 |
4 |
||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
4 |
||
浅谈高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处理 |
5 |
||
高中语文教学的反思及对策 |
6 |
||
对偏向理科学生的语文补救方法 |
9 |
||
作文呼唤“绿色”评语 |
10 |
||
走出高三语文复习的误区 |
12 |
||
研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
15 |
||
浅谈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与过渡 |
19 |
||
张海青 |
如何安排高三补习班体育教学内容 |
3 |
3 |
新课改中接受式学习方式的基础地位 |
16 |
||
对新课程性质的理解 |
18 |
||
张宏翀 |
一道解几最值题的解法剖析 |
4 |
2 |
高考后的回顾与反思 |
8 |
||
张继武 |
如何进行有效的地理教学设计初探 |
9 |
2 |
祈祷——探究式教学模式及其应用初探 |
10 |
||
张瑾 |
浅谈情态动词的推测性用法 |
4 |
2 |
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的理解和翻译 |
15 |
||
张军红 |
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认识 |
9 |
1 |
张君才 |
百年情怀续新篇 |
1 |
3 |
在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
2 |
||
加强管理,深化改革,推动我校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在平凉一中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4 |
||
张君才等 |
研究性作文教学的认识和尝试 |
2 |
1 |
张俊红 |
主谓一致 |
7 |
3 |
要用现代眼光看学生 |
8 |
||
短信到来 |
19 |
||
张魁 |
浅论日本近代武士道精神的特点 |
11 |
1 |
张佩霞 |
如何将多媒体应用到体育教学中 |
19 |
2 |
如何科学合理地上好高三体育课 |
19 |
||
张睿 |
着眼课外,收获硕果 |
11 |
1 |
另一种成长 |
19 |
||
张少华 |
球面上任何两点的距离 |
9 |
4 |
圆锥曲线定义在解题中的应用 |
12 |
||
数学选择题的解法种种 |
13 |
||
高三复习阶段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
19 |
||
张胜利 |
降难度多抓基础,重素质培养能力——2005届平凉一中应届文科英语教学回顾 |
3 |
6 |
要“公平”,怕“吃亏” |
5 |
||
2009年高考英语试题简析 |
12 |
||
高考英语写作训练探讨 |
14 |
||
高考英语单词拼写试题命题特点 |
16 |
||
月考命题回顾及思考 |
19 |
||
张涛 |
重点突破,全面提高 |
4 |
4 |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
7 |
||
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
8 |
||
让眼里容点沙子 |
11 |
||
张文涛 |
学校管理中的他管与自管 |
4 |
1 |
张溪春 |
引导、感召、熏陶、塑造 |
3 |
5 |
《赤壁赋》教学设计 |
5 |
||
高中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初探 |
6 |
||
建立自信型班级文化 |
8 |
||
班主任工作中的言教、身教和心教 |
17 |
||
张晓华 |
新教材特点探讨 |
4 |
7 |
浅谈英语语法教学 |
5 |
||
英语合作学习浅谈 |
11 |
||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精”、“多”、“活” |
12 |
||
在改革中不断挑战自我 |
14 |
||
合作学习之我见 |
16 |
||
“难题集”的建立及应运 |
18 |
||
张星 |
球(第一课时) |
9 |
1 |
张颖 |
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
19 |
1 |
张玉辉 |
岁新课标教学中几个问题思考 |
19 |
1 |
张月 |
散文阅读的命题方式与答题技巧 |
10 |
2 |
长亭送别(第一课时) |
17 |
||
张鐲鐲 |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
19 |
1 |
章巧云 |
对高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点认识 |
2 |
4 |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优化政治课堂教学 |
3 |
||
寓学生社会化教育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浅谈 |
4 |
||
“问题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
7 |
||
赵大周 |
用赋值法确定三角函数的数值 |
6 |
2 |
诗歌两首 |
6 |
||
赵永学 |
实施多媒体教学,优化中学生物课堂 |
6 |
7 |
如何答好高考生物实验设计题 |
9 |
||
发挥情感因素作用,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
11 |
||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的现状及改革 |
12 |
||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 |
17 |
||
探究式教学的认识及实施过程与思考——从一节课谈“设疑导学,启发探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
18 |
||
我对高中生物课反思性教学的认识和思考 |
19 |
||
赵宇国 |
激发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 |
1 |
8 |
高中英语第一册(下)第90课教学设计 |
2 |
||
Lesson 90, Unit 23, SEFC Book 1B教学案例 |
3 |
||
激发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 |
4 |
||
任务型教学和师生角色定位 |
4 |
||
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浅谈 |
9 |
||
高中英语课文整体阅读教学模式探索 |
10 |
||
英语听评课总结 |
19 |
||
者燕 |
英语写作有效教学尝试 |
13 |
3 |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初探 |
14 |
||
信息技术与英语阅读教学整合策略 |
19 |
||
周睿 |
不应忽视朗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
8 |
2 |
Unit 4: Stop Soil Erosion |
18 |
||
周新宏、扬天春、张国 |
对新教师实行培训期管理 |
11 |
1 |
周轶宏 |
关于“运动合成和分解”演示实验的再改进 |
2 |
1 |
朱步渊 |
谈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运 |
3 |
2 |
立足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
7 |
||
朱奂华 |
1006—2007学年度地理高考复习计划 |
5 |
3 |
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法与策略 |
6 |
||
2010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分析 |
15 |
||
朱介瑶 |
文言文教学的主体回归 |
9 |
2 |
高一学生特点及管理对策 |
17 |
||
朱莉 |
Teaching Plan |
8 |
1 |
朱小星 |
语文课堂教学的活水源流 |
1 |
3 |
心之憩园——《荷塘月色》与《山》之比较 |
4 |
||
哲学教学反思 |
18 |
||
朱新灵 |
体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兴趣 |
15 |
1 |
邹明和 |
多媒体教学应用于政治课教学的利与弊 |
3 |
2 |
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有感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