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逍遥

(2011-05-02 07:14:33)
标签:

逍遥

文化

分类: 大道无形

逍遥

 

 

《庄子》有《逍遥游》篇,而“逍遥”与“游”则多分见于书中。前者是描述道之作用与境界,这种境界是无待的。庄子所渴望的是超越与和谐,而这些只有在无待的境界中才能获得。逍遥是庄子追求的人生境界,游是达到这种境界的工夫。

 

 

《庄子·逍遥游》:“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又《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郭象《逍遥游题注》:“夫大小虽殊,而放之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

 

刘孝标《世说新语·文学类注》:“向子期《郭子玄逍遥义》曰:夫大鹏之上九万,尺氨鷃(yàn)之起榆枋,大小虽差,各任其性。苟当其分,逍遥一也。然物之芸芸,同资有待,得其所待,然后逍遥耳。唯圣人与物冥而循大变,为能无待而常通,岂独自通而已?又从有待者,不失其所待,不失,则同于大通亦。”又:“支氏(遁)《逍遥论》曰:夫逍遥者,明至人之心也。庄生建言大道,而寄指鹏鷃。鹏以营生之路旷,故适于体外。鷃以在近而笑远,有矜伐于心内。至人乘天正而高兴,游无穷于放浪。物物而不物于物,则遥然不我得。玄感不为,不疾而速,则逍然靡不适,此所以为逍遥也。若夫有欲,当其所足,足于所足,快然有似天真,犹饥者一饱,渴者一盈,岂忘烝(zhēngz)尝于糗(qiǔ)粮,绝殇爵于 醪醴(liáo,lǐ)哉?苟非至足,岂所以逍遥乎?”

 

章炳麟《张氏丛书·菿(dǎo)汉微言》:“《逍遥》一篇,纯是发挥当乐我净一语。学鸠大鹏,细大有异,灵椿朝菌,修短不齐,计有以常情,则宛有胜劣,会之定分,而互为悲笑,要皆拘阂于形气之里,流转于生死之域,起止成壤,未能自在。夫唯至人无待,乘正御变,以游无穷。以无待,故无有大年小年大知小知,是常德也。以无待故无不逍遥之地,是乐德也。以无待故绝对不二,自见平等法身,是我德也。以无待故不见幻翳(yì),证无垢(goù)识,是净德也。此篇自尧让以前种种譬喻,总是发明此义。”

 

参看:“相忘”、“坐忘”条。

 

                     ——《中国哲学辞典》韦政通著 2009年10月版

 

 



孔太老师心灵养生歌曲《逍遥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自然
后一篇:坐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