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然

(2011-05-01 20:08:24)
标签:

自然

文化

分类: 大道无形

自然

 

“自然”为道家哲学的主要观念之一。道家言自然,“不是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乃是指一种不加强制力量而顺其自然的状态。”也就是形容它“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及评价》)有的学者解释自然为“道”,为“生而有之”,用字虽不同,意思并没有两样。后世虽亦有用“自然”一词表达自然现象的,但这种例子毕竟少见。

 

(一)“自己如此”的一种自然状态

 

《老子》:“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希言自然”。“道之卑,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庄子·德充符》:“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天运》:“夫至乐者,······应之以自然。”

 

《缮(shàn)性》:“莫之为而常自然。”

 

《田子方》:“无为而才自然矣。”

 

《韩非子·大体》:“守成理,因自然。”

 

《喻老》:“以一人之力,则后稷(jì)不足,虽自然,则臧获有余。故曰:恃(shì)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

 

扬雄《太玄·玄莹》:“夫作者贵其有循而体自然也。······故质干在乎自然,华藻在乎人事。”

 

王充《论衡·自然》:“夫天安得以笔墨而为图书乎?天道自然,故图书自成。······自然之化,固疑难知,外若有为,内实自然。······妖气为鬼,鬼像人形,自然之道,非或为之也。”

 

郭象:“天地以万物为体,而万物必以自然为正。自然者,不为而自然者也。”(《逍遥游》注文)

 

邵雍《观物·内篇》:“同意而异化者必以道,以道化民者,民亦以道归之,故尚自然。夫自然者,无为无有之谓也。”

 

《程颢语录》:“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每中夜思之,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二)自然即道

何晏(yàn)《无名论》:“夏侯玄曰:‘天地以自然运,圣人以自然用’自然者,道也。”

 

《程颢语录》:“一阴一阳之谓道,自然之道也。”“言天之自然者,谓之天道。”

 

章学诚《文史通义·原道上》:“道有自然,圣人有不得不然,其事同乎?曰:不同。道无所为而自然,圣人有所见而不得不然也。”

 

(三)生而有之谓之自然

 

张邈《自然好学论》:“夫喜怒哀乐,哀恶欲惧,人之有也。得意则喜,见怒则怒,乘离则哀,听和则乐,生育则爱,违好则恶,饥则欲食,逼则欲惧。凡此八者,不教而能,若论所云,即自然也。”(《嵇(jī)中散集》)

 

(四)指自然现象

 

吕坤《呻吟语·天地》:“阳亢必旱,久旱必阴,久阴必雨,久雨必晴,此谓之自然。”

 

参看:“自化”条。

 

                       ——摘自《中国哲学辞典》韦政通著 2009年10月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自化
后一篇:逍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