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秋风悲画扇——木兰花令
(2011-04-29 17:43:02)
标签:
饮水词杂谈 |
分类: 诗词曲赋 |
木兰花令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释】
何事:为何,何故。
画扇:有画饰的扇子。此处用班婕妤(yú)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怨情,后人遂以秋扇喻女子被弃。
等闲:无端,平白地。
古人:指情人。
骊山:骊(lí)。在陕西临潼东南,因山形似骊马,呈纯青色而得名,是著名的游览、休养胜地。
清宵:清静的夜晚。《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后安史之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wéi)坡赐死杨玉环。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
“泪雨”句:唐郑处诲《明皇杂录补遗》:“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青山相应。上既悼念杨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以寄恨焉。”
薄幸:薄情,负心,也指负心的人。
锦衣郎:指唐明皇。
【词解】
这首词为拟古之作,借汉唐典故抒发闺怨,词情哀怨凄婉,屈曲缠绵:人生如果总像刚刚认识的时候,那样的甜蜜,那样的温馨,那样的深情和快乐,又怎么会像班婕妤那样落得秋风悲画扇的境遇,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你如今轻易地变了心,反而却说情人的心本来就是容易变的。想要像唐明皇与杨贵妃那样的海誓山盟,即使最后命丧黄泉却也终不怨悔。如今的你又怎么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毕竟还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拟古决绝词——意决绝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世间多薄情男子,辜负了女子的一片深情。“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虽说意决绝,可仍旧一腔怨情。纳兰作此决绝词,借用痴情女的怨诉,向友人割袍断交。
【词评】
————————以上摘自《纳兰词》(插图本) (家藏四库系列)万卷出版公司 2008年12月版
【赏析】
······
起句“人生若只如初见”,短短一句胜过千言万语,刹那之间,人生中那些不可言说的复杂滋味都涌上心头,让人感慨万千。开篇一句起到统领全词的作用,其余七句都是为了迎合这一句而存在,同时这一句也代表了纳兰的梦想:人生如果总像刚刚认识的时候,那样的甜蜜,那样的温馨,那样的深情和快乐,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但梦想终归是梦想,如果真能实现,又怎么会“何事秋风悲画扇”。在这句中,纳兰提到了班婕妤的故事。
汉成帝时,一代才女班婕妤被选入宫中,由于她文学造诣极高,而且擅长音律,所以深受成帝的宠爱。但这一切在赵飞燕姐妹进宫后就画上了休止符。聪明的班婕妤知道,只要赵氏姐妹在,她就永无出头之日,所以她自请去长信宫侍奉太后,悄然隐退在淡柳丽花之中。
然而,在长信宫的岁月里,班婕妤仍然对成帝念念不忘,因此她发挥自己的才情,写下著名的《团扇诗》: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飙:biāo)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箧笥:qiè sì)
在这首诗中,团扇被抛弃的命运,恰是班婕妤自身的真实写照。
······
【小感】
之所以选用了《何事秋风悲画扇》作为博文题目,是有一定原由的。
我曾经是因为那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而喜欢上容若的,喜欢他的词,喜欢他的人,喜欢他的情,喜欢他的义······爱屋及乌吧,连带着沈宛也一起喜欢上了。常常自诩是能够多少懂得一点容若的。却不想,从一开始就曲解了纳兰的心意。长久以来我都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上,而忽略了“拟古决绝词谏友”。浅显地理解为这是一首情诗。还在猜测着那个隐藏在词中的女子是纳兰青梅竹马的表妹,还是她的妻子卢氏,亦或是沈宛?却没有理解纳兰的本意。
于是,惭愧不已。于是,便用了“何事秋风悲画扇”作题目。其实,我更想用“拟古决绝词”来做题目的。却又觉得这样的题目太通俗,体现不出容若的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