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主题法与分类法的区别

(2017-04-09 18:08:46)
标签:

图书情报

信息组织

主题法

分类法

分类: 专业笔记

1.标识符号的不同:
分类法通常以号码(数字或字母)作为文献主题内容的标识,标引或检索时都必须使用分类号。
主题法则是直接以自然语言中的语词(词或词组)作为文献内容主题的标识,标引或检索时都必须使用主题词。
由于主题法的标记符号系以自然语言中的语词为基础,因而在概念表达的直观性特点上,主题法较优于分类法。而分类法的标记符号系以号码为基础,基本上不受语言文字的束缚,不同语种的同一主题可使用相同的分类号来表达,所以在标识的通用性乃至标准化方面,主题法则逊于分类法。
2. 体系编排的不同:
  分类法的标识符号既然是号码,其规范工具或检索工具自然依号码顺序(数序或字母顺)编排。主题法的标识符号既然是语词,其规范工具或检索工具自然依字顺(中文多依笔画或音序,西文依字母)编排。逻辑次序分类系统是分类体系结构的主体。这种体系结构,是为了充分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便于读者从学科门类进行系统性(族性)检索。字顺系统是主题法体系结构的主体,这种体系结构是为了满足事物进行专指性(特性)检索的需要。
3. 揭示事物的角度不同
  主题法着眼于特定事物,具体问题和对象,它不管学科的分野,也不管学科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是对特定事物及其它各部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分类法则是着眼事物的学科性质,揭示事物属于什么学科门类,便于读之中进行研究和探索。比如说;“(肥料)”,分类法把有关肥料的资料集中在“肥料”这一类目之中,然后再按肥料的成分,性质、作用等层层划分。但在主题法中,却把有关各种肥料的资料却分散到各个肥料的名字下面,而在肥料这个标题下只有关于肥料的一般性著作。
4.语义关系的不同:
分类法主题的内在关系主要通过上下位类、同位类以及交替类目、参见类目和注释来显示。尤其在体系分类表中,类目间等级关系可以通过类目排列的位置、缩格形式,乃至字体直接且明显地展示出来。因而分类法的系统性、等级性较强,便于族性检索,并可根据检索需要进行扩检或缩检。
主题法的主题内在关系,主要通过广义词、狭义词和相关词等词间参照系统的方式来显示,此外也通过词族索引、范畴索引等进行分类显示。所以,主题词表中相关主题之间的关系比较难以直接地、一目了然地展示出来,因而在族性检索,尤其是较大范围课题检索中,不如分类法。
5.集中分散的不同:
对图书资料的集中与分散方面的不同分类法由于受到学科体系的制约,这就必然将同一事物或同一主题的图书资料分散在各个不同的学科门类之下,将同主题的图书分散,但把同一学科性质的图书资料集中,而主题法则是把同一主题的图书资料集中,把同一学科性质的图书资料分散。
分类法以学科内在联系为基础来组织主题概念,将具有同一学科性质的、研究不同对象的文献聚集在一起。例如将茶、稻、麦等各种农作物的栽培方面文献聚集在农艺类下,而将有关这些农作物的加工和营业方面文献聚集在农产加工和农产品业之类下。即同一对象的文献,因其研究角度的不同,因而在分类检索系统中分散至各处。
主题法系以事物主题名称的字面形式来组织文献,将从不同角度研究同一对象的文献按主题词聚集在一起。例如将有关茶的栽培、运销、价格、营业、加工等各方面的文献都集中于“茶”这个主题词之下。
  总之,分类法按学科集中,而主题法则按事物集中。因此可以说,在分类检索系统中集中于某一类目之下的文献,在主题检索系统中往往分散在不同的主题词之下;反之,在主题检索系统中集中于某一主题词之下的文献,在分类检索系统中往往分散在不同的类目之下。
6. 适应性能的不同:
分类法因受学科体系及标记符号的束缚,增添新主题或改变原有主题位置的难度都比较大,更无法合理安置那些学科关系不明或关复杂的主题,分类检索系统中所容纳的知识体系也往往落于科技发展之后。
主题检索系统中的主题标识按字顺排列,增删主题词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结构,只需变更个别主题词之间的参照关系,因此可随时根据学术文化的发展与文献实际情况增补新词,删除和调整旧词,使系统中所容纳的主题容易与学术保持同步。
7. 组织文献的不同:
  利用分类法和主题法皆可以建立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但是由于分类法系统性强,分类标记简短、易写、易排,因而可以发挥其系统组织文献的功能,用于分类排架、编制文献通报及分类统计等。主题法基本上缺乏这方面的功能。
8. 号码组配的方法不同
  主题法组配由于直接采用自然语言的名词术语作为组配标识,其组配是词与词的结合,所以使用起来比较直观,灵活如“国际内燃机会议”可以用内燃机——国际会议。
  分类法的单线性逻辑序列,很难反映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的图书资料,为了满足这一需要,现代许多分类法则采用通用复分组配,专用复分组配和主类号组配等有力措施,来补救这一缺点。分类法的组配进行由于受到号码形式的限制,其组配的深度是有限的组配的层次多了,号码则特别长,这对检索图书资料是很复杂和困难的,《国际十进分类法》对“国际内燃机会议”的组配号码是;
  621•43:061•3 (100)(内燃机主类号)(会议通过复分号)(世界国际通用复分号)
9.适用自动化程度不同
  主题法能很好地适用于各种机诫设备,有利于计算机检索,便于实现图书资料检索工作的自动化、网络化。分类法虽然也可用于计算机检索,但它主要擅长编制手工检索工具。在应用于就计算机方面,不如主题法来的快,见效好。主题法与分类法,跟任何事物一样,都是一分为二的。它们各有所长短。主题法的长处正是分类法的短处,分类法的优点正是主题法的不足,因此,主题法与分类法要取长补短、相辅相成。


转自:https://www.douban.com/note/34563749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