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班集体备课《方方和圆圆》

(2013-06-07 10:19:31)
标签:

小班集体备课《方方和

分类: 教师集体备课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鳌江镇小童洲幼儿园                        

项目名称

教研活动

项目负责人

管如意

活动时间

5月4日—5月9日

活动地点

本园

活动主题

《方方和圆圆》

主 讲 人

管如意

参加对象

管如意 郑培培 林梦梦

韩瑶  冯丽莎

申请学时

1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一、浏览主题内容

二、制定主题目标

1.观察方形和圆形,了解方形和圆形物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对周围环境中物体的形状感兴趣

2.积累分类、对应、数数、配对等初浅的教学经验。

三、家长工作:

1.请家长陪同幼儿一起收集生活中方方和圆圆的食品,并带到幼儿园和同伴们分享。

四、本周活动安排

星期一:科学《圆形食品品尝会》

        体育游戏《快乐小青蛙》

星期二:语言《方形和圆形》

       科学实验室

星期三:数学《认识圆形》

        科学实验室

星期四:科学《瓶子和盖子》

       游戏《海上救援》

星期五:音乐《拉个圆圈走走》

       智力游戏《圆形还原》     

说课稿:语言《太阳和月亮》

 说活动教材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交往日益频繁。它要求社会成员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能够适应语言传递技术现代化的要求,以迎接人机对话时代的到来。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说的“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时常会注意培养幼儿的语言想像力和创造力,根据提供的语言领域目标,我选择了诗歌欣赏。对于小班幼儿而言,诗歌欣赏还是有些陌生的。所以,我挑选了比较适合小班幼儿天性的素材《太阳和月亮》,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工,力求诗歌生动、有趣味性。

  《太阳和月亮》这首诗歌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语言精练,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富有儿童情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朗读和记忆,它的文学形式易被低幼儿童所接受。我想,一个好的幼儿诗歌,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启迪智力,而且还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说活动日标
  1.活动目标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因此目标应注重全面性,它包括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注重能力的培养,通过自主的学习,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具体如下:
  (1)引导幼儿感知诗歌的意境,并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幼儿对学习诗歌的兴趣。
  (2)启发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创编诗歌。
  (3)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分析】从目标来分析,目标(1)渗透了认知和情感内容,这是整个活动的主心骨,重在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对诗歌欣赏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铺垫作用。目标(2)是能力目标,这里突出的主要是再创造的思想,重在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开发想像力。目标(3)是情感目标,在学习诗歌的基础上,萌发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的重难点,离不开活动目标的具体要求,这是相辅相成的。此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分别如下:
  2.活动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幼儿欣赏诗歌的兴趣。
  3.活动难点:根据已有的经验创编诗歌,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分析】根据提供的目标发展幼儿的想像力,所以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创编诗歌,是发展幼儿想像力和创造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活动中利用图片、音乐和有趣的游戏开发幼儿的大脑思维,促进幼儿拓展词汇.从而突破活动的重、难点部分。

说活动准备
  首先,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我从以下三方面来谈我的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的准备:活动前,幼儿已有白天和黑夜这个概念,为幼儿理解诗歌内容作了铺垫。另外,幼儿有欣赏诗歌的经验,利用晨间入园或是中午休息时间等播放优美的儿童诗歌供幼儿欣赏。

  2.教具、学具的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为了让幼儿更专注地理解诗歌的内容,融入到诗歌优美的意境中去。
  (2)音乐:播放抒情柔美的音乐与诗歌整合起来。
  (3)头饰:小鸟、小树、小花、小草等。
  (4)大小图片若干张:为创编诗歌作准备。
  3.心理的准备:利用春天这个美丽的季节,抓住这个教育契机,让幼儿在散步途中感受周围事物的变化。发展幼儿的语言,使幼儿在心理上有感应。

说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
  1、以欣赏课件前半部分的形式引入课题。
  (1)听录音,录音里有些什么声音?
  (2)配乐、欣赏课件,学习诗歌第一段。提问: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白天怎么样?
  (3)学习朗诵第一段诗歌。
  目的:利用课件感受白天真热闹,学习诗歌第一段。

  2、以欣赏课件后半部分深入课题
  (1)听音乐。
  提问:听了这段音乐你们想干什么?夜晚天空中谁出来了?白天小鸟醒来了,夜晚小鸟怎么样了?
  (2)夜晚怎么样?
  (3)配乐欣赏课件,学习诗歌第二段。
  目的:利用课件感受夜晚静悄悄,学习诗歌第二段。通过对比式的提问,巩固白天和黑夜这个概念。

  3、完整的欣赏诗歌:《太阳和月亮》。
  (1)提问:白天谁出来了,怎么样?
  晚上谁出来了,怎么样?
  (2)幼儿和教师共同朗诵诗歌一遍。
  (3)分组朗诵一遍。
  目的:采用隐射式的提问让生活更加有趣、生动,幼儿的答案对完整学习诗歌有直接的帮助作用。

  4、以创编诗歌和表演诗歌的方式升华课题。
  (1)太阳有许多好朋友,小鸟、小树,小朋友醒来了,还会有谁醒来?(边创编边在“白天”、“黑夜”的周围贴上图片)

(2)晚上,这些醒来的它们怎么样了?
  (3)幼儿分组进行情境表演诗歌内容。
  目的:学习创编诗歌,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
  采用贴图片的方式,目的在于为创编诗歌留有影子和空间。

 

活动反思

与建议

    数学活动《方方和圆圆》的目标是认识正方形和圆形。幼儿认识图形是图形直觉问题。首先要让孩子感知图形,在充分感知而获得有关图形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再配合说出词,以达到正确命名图形的初步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通过观察和触摸的方法,让幼儿在感知图形的基础上认识图形。开始时,选用生活中接近平面图形的物体,让幼儿从实物出发感知图形,然后在用标准的图形。认识圆形时,就先让幼儿观察黑板上的磁力扣(圆盘子\圆碗等),提出”这盘子是什么形状的?”问题,并教幼儿用指尖沿着圆形边缘和面触摸,让幼儿感知到盘子的面是平的,边缘是光滑的,它是圆形的,再分发给孩子一个圆形的硬纸片,让幼儿描述自己对图形触摸后的感受并说出名称。这个过程,是对图形的感知与词相联系的过程,是重在发展图形知觉,重在让幼儿在头脑重建立各种图形的直观形象,使之成为正确认识图形的基础,也为发展空间想象力作准备。小班幼儿认识图形,应从感知和命名图形开始,在他们认识4以内数后,再认识图形的基本特征,如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等。

   小班集体备课《方方和圆圆》

过程确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