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书摘2023.02.02——演讲与口才2022.22

(2023-02-02 15:13:27)
分类: 读书

今日书摘2023.02.02——演讲与口才2022.22

/铠心

1. 备受瞩目的“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于2022年8月25日揭晓,绍兴籍著名作家艾伟以中篇小说《过往》名列榜单,这是鲁迅故乡的作者首次获此殊荣,自然引发了媒体的更多关注。在记者问及他写作《过往》的初衷时,艾伟说:“我认为这个世界的奇妙之处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一样,个性、经验、观念、德性、知识等,总之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这是人类生活的伟大之处。要是人人都一样,那会多无趣。所以我是相信个人禀赋的人,我觉得真正起作用的是个人禀赋。对普通人来说,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我们活过,爱过,恨过,痛苦过,快乐过,当我们回过头来,只有那些具体的生命感觉才是珍贵的,有意义的,属于我们的,我们已经难分其中的好和坏。斯人已逝,烟消云散,其实不是与对方和解,是同自己和解,同自己的记忆和解,同生命的‘过往’和解。所谓的生命感觉,某种意义上就是我们的记忆。”与过往和解  王建兴

 

2. 不要害怕拒绝别人,如果自己的理由正当。

 

3. 一个人最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4.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张德芬)

 

5. 人有得失,局有输赢;人生如棋,世事难料。其实,人性的真相,并不是你辉煌时认识多少人,而是你落魄时还有多少人认识你。有人得志时,车马盈门;有人失意后,门庭冷落。人生中的一桩桩意外、一件件小事,都会成为最好的放大镜,让你看清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生活中的一个个波折、一次次磨难,都会成为最坚硬的盾牌,让你面对身后冷箭、百炼成钢。不经一事,不懂一人。有些人,终究只能是过客,只是为了让你看清一些事、认清一些人。世间所有的感情都是相互的,真心换真意,虚情换假意。待人真诚的人,才会收获真实的感情;忘恩负义的人,终会自食恶果。不经一事,不懂一人 文缘人

 

6. 无论怎么样,一个人借故堕落总是不值得原谅的,越是没有人爱,越要爱自己。

 

7. 过度依赖他人的唯一结果就是痛苦,人终要学会担当,学会承受将面对的一切。

 

8. 不要任何事情都跟别人讲出来,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只能冷暖自知。

 

9. 我们总说来日方长,但大部分时候并没有来日。别等,一念既起就拼尽全力去完成。

 

10. 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11. 人生就像饺子,无论是被拖下水,还是自己跳下水,一生中不蹚一次浑水就不算成熟。

 

12. 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13. 信息不是智慧,所以用不着储存那么多,暂时用不着或与手头的事情没什么关系的信息,忘掉或扔进废纸篓就是。要言国是舍不得,今后就不要再收集。信息好比城市里的公交车,这辆没赶上很快就有下一辆。现有的比实际需要的多得多,太多反倒让人难以选择、决策、行动起来。如果感觉多少信息都不够,那么知识呢?它才是应对挑战的利器。所以信息是什么,知识是如何,智慧才是为什么。永远不要错把信息当知识,错吧知识当智慧,信息只能帮你谋生,知识和智慧能帮助你创造生活。信息、知识、智慧三者只有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不要把信息当成智慧 姜玉珠)

 

14. 尊重见识的人,自己必须拥有一定的知识、格局。自己读了书,才知道学问的重要;自己有格局,才明白一个人获得见识的不易。某些胸无点墨的人之所以跟读书人处不好关系,许多时候,恰恰是其认识能力与胸襟没有达标所致。常听人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经验告诉我们:知识只有与高超的见识融为一体,才会产生真正的力量。尊重包括读书者在内的所有人的见识,其实就是要珍惜社会成员最本真的智慧,珍惜让国家、民族走向远方的原动力。尊重知识与尊重见识 游宇明

 

15. 关键时刻把自己带到悬崖,给自己一片悬崖其实就是给自己一片蔚蓝的天空。(王新)

 

16.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