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4今日书摘(特别关注2022.06)
文/铠心
1. 有烧香的心才有吃饭的命。(三句家训
陈世旭)
2. “当对方说‘累了’时回复我也累了’,对方说‘真热’时回复‘因为是夏天,所以当然热’之类的话,就会变成吵架。首先,请领会对方的心情。自己当然也会有不满吧,但是请稍微压抑一下那种心情,体会对方的心情,这是非常重要的。(了字哲学
渡边和子 苏航译)
3. 每个人都焦虑,一时的功成名就也不能保证一劳永逸,就像皇冠治不好头疼。(皇冠治不好头疼
老杨的猫头鹰)
4. 经济学家凯恩斯是一个炒股高手,从股市里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你们一定以为凯恩斯是一个整天钻研数据的狂人。错了,凯恩斯从来不是这样的人。他甚至对具体数字都不大关心。但是凯恩斯自己说过,他每天起床以后会看看报纸,会好好想一想,智力中等的普罗大众会怎么看今天的新闻,会怎么操作今天的股票。凯恩斯自己是专家,但他并不关心专家的意见,只是尽力把自己的智力降低到普罗大众的水平,尽量去猜测他们的想法。只要猜对了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想法,有针对性地操作,就可能赢得巨额利润。这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情。普罗大众总是很希望知道专家的想法,可真正的专家在猜测普罗大众的想法,而普罗大众并不知道,原来自己对于股市的看法才是最重要的。(专家预言为啥总不准
梁捷)
5. 数字毫无意义,生活水平才有意义。富的本质是效率,用更高效的方式创造更多的财富,叫“富”。以前干一天活才能吃饱,现在千一个小时就能吃饱,这就叫“富”。生活的便利、交通的发达、效率的提高、医疗的进步、教育的普及,这些都是“富”,如水一样隐藏在各个角落里,滋润着每个个体,只是很多人没有看到。嫉妒蒙蔽双眼,自私扭曲心智。任何时候,交易的双方,永远没有输家。(不看贫富看交易
鹤老师)
6. 一定要等孩子们准备好再教他们,等待十分重要,为什么呢?虽然学校发生了巨变,但儿童本身没怎么变过。如果我们加以测量的话,就会发现今天的5岁儿童并不比1925年时的同龄人更优秀。今天的孩子跟1925年的孩子一样,在4岁半的时候才能画出一个正方形,在5岁半的时候才能画出一个三角形,在6岁半时,要记住自己数硬币的数量的话,最多只能记到20枚。而这些常规表现,表明孩子已经准备好去学习阅读与算术了。如果他们做不到,就不能提前教他们,否则只会带给他们挫败感。问题是,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的儿童可以自由玩耍,并为自我管理等关键技能打好基础,而如今幼儿园的学生,却需要好好地阅读与书写。只有随着年龄渐长,大脑发育日趋成熟,学习东西才能更容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家长不能着急。(威廉·斯蒂克斯鲁德
叶壮译)
7. 我忽然明白印度人为什么要发明“0”这个数字出来了。因为0就是没有,其实它什么都不是。但它又是存在的,所以要把握这个0,不能说它是什么,只能说它不是什么。它不是任何存在,那就是它的存在了。所以存在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当下正在遭受的痛苦、享用的物质,你必须用超越性的眼光来看它。穷人也好,富人也罢,不过都执着在了这色相的世界中。佛说:皆是虚妄。原来都不是真实的。在我看来,也正是有了宗教的存在,印度人才能在这种贫苦中生存下来,这是唯一可以解释印度人贫苦但是平静生活的原因。“你为什么活着?”“因为还没到死的时候。”“那你怎么不现在就死呢?“因为我还活着。”活着做什么?为了更好地修行,以便等死亡到来的时候可以成功跨越。这样一来,生就有了意义,所有的经历也就有了价值。(印度人的脸
郭城)
8. 永远不要忘记,你的武器是报价最低的人造出来的。(30条军规
祁萝江编译)
9. 淞沪会战是中日对抗以来,中国第一次主动出击,也是中日开战以来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共20余万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中央军精锐和大批内地省份部队合计80余万人,死伤30万人,其中蒋介石的中央军精锐损失了60%。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中国投入的兵力是日本的4倍,死伤人数却是日本人的7倍,充分说明了当时中日双方实力悬殊。打仗不是靠口号,是要见血见肉的。淞沪会战虽然在战场上失败了,但战略目的达到了。(闪电战拖成持久战
李不白)
10. 当我们与某人分享相似的目标,而他们的优先顺序与我们不同时,他们的行为在我们看来就会是落后的、反直觉的、愚蠢的,甚至是错误的。想想看,如果你一直被拒绝改变的人激怒,这就意味着你也同样拒绝改变,对吗?寻求理解,而不是等待被理解,这是很重要的。既然我们不能用自已的逻辑去理解别人的逻辑,就不要去批评那些我们甚至都不想去理解的事情,因为一旦我们理解了,就没有什么可批评的了。请思考自己行为背后的原因,你可能就会发现,你和身边的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共同点。内心的平静是我们与他人和平相处所能采取的第一步,所以,让我们一起迈出这一步吧。(理解别人的逻辑
陈荣生编译)
11. “为什么”的提问方式,更容易引起对方的防备心理。“什么”的提问方式,更容易让对方放下戒备,从容应答。面对销售业绩惨淡的员工,直接质问他:“为什么你的销售业绩没有增长呢?”他会想办法给自己铸造一个厚厚的防御堡垒,以免再受攻击。当我们听到“为什么”这个词时,就会不自觉地联想到将要被责备、被质问,不自觉地陷入防御状态。因此,不要问“你为什么没有完成目标”,而是问“具体是什么阻止你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样,对方就有可能客观分析出他完成目标的障碍。(用什么代替为什么
铃木义幸 尹宁译)
12. 让你失望的人,怎么可能只会让你失望一次?
13. 凡事找外因,十年都是老样子;凡事找内因,每天都是新样子。
14. 世上没有如果,只有后果。
15. 做人最重要的不是开心,而是接纳不开心。
16. 坚持能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有时放弃也会。
17. 命运旅途中,每个人演出的时间是规定的,明命中注定,该离场的时候,多步舍得,也得离开。(亦舒
圆舞)
18. 意识带来觉醒。所以与其做暴君,不如集中注意力。你要忠于事实,不要搬弄是非;你要讨价还价,但不要欺压别人。你不再需要嫉妒别人,因为你不知道别人是否真的过得更好;你不再需要感到挫败,因为你拥有了耐心,学会了量力而行。(乔丹?彼得森《人生十二法则》)
19. 我们总是太多概念、太多预设、太多追随、太多知识、太多传闻,而舍弃了本来最值得珍惜的耳目直觉和具体细节。结果,哪儿都走到了,却走得那么空洞,那么亦步亦趋、人云亦云。(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
20. 不点灯的时候看黑,黑色很美。它不是黑洞洞的旋涡似的、深井似的吓人,它透着微微的亮光,安宁而纯粹,像祖母的怀抱。它是无限。在里面,能听见草木和土地的呼吸,也能听见自己。(阿盏《不点灯》)
21. 老和尚和小和尚下山去化缘,回到山脚下时,天已经黑了。小和尚看着前方,担心地问老和尚:“师父,天这么黑,路这么远,山上还有悬崖峭壁、各种猛兽,我们只有这一盏小小的灯笼,怎么才能回庙里去啊?老和尚看看他,平静地说了三个字:看脚下。改变的过程就是这样,我们心里有目的地,可是在行动上,只能看清脚下。也许有一天回过头会发现,走着走着,自己已经走得很远了。(陈海贤 看脚下)
22. 作为老师,我发现越是忙得没有时间的学生,越表现出学习成绩好的倾向。班级里名列前茅的学生,学校参加的也多是要求严格的社团,并且很多学生都为自己有能力参加这样的社团而感到自豪。有些社团要求很严格,每天训练非常忙碌,社团活动能让人感觉到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因为参加社团活动占用了时间,所以只能抓紧现在的每分每秒去学习,这种紧迫感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短时间内集中精力的好习惯。(佐鸣补习学校 越忙越高效)
23. 如果你把100只黑蚂蚁和100只红蚂蚁放进同一个玻璃罐子里,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但是如果你捧起罐子,用力摇晃,再把它放在桌子上,就会看到,里面的蚂蚁开始互相残杀。红蚂蚁认为黑蚂蚁是敌人,黑蚂蚁认为红蚂蚁是敌人,而真正的敌人其实是摇罐子的人。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在冲突发生之前必须认真思考一个问题:谁摇了罐子?(邓笛编译 谁摇了罐子)
24. 不活在别人的眼里,是人生最好的自律。(毛姆
刀锋)
25. 这个世界有三种真相:一是别人口中所谓的真相,二是你愿意知道的真相,三是自己理性分析后得出的真相。
26. 能骗到傻子的钱,往往都会受到傻子的崇拜。试图启蒙傻子的,往往都会被傻子看作傻子。喜欢和傻子辩论的,一定要证明傻子傻的,其实自己也是傻子。(傻子定律)
27. 聪明人有一个共性:无论情绪有多坏,也不让负面情绪替代理性做决策。愚笨者也有一个共性:他们一定要在言语上战胜别人,心里才舒服。
28. 焦虑杀不死你,想法会,不要夸大焦虑的消极影响,带着症状去生活。(学会与焦虑共处)
29. 你认识多少人和你有多少朋友完全是两码事。这就与你见过多少钱和真正有多少钱是一样的道理。
30. 不要和不明白的人谈论已经知道的事情,而是要和明白的人谈论还不知道的事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