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对女儿的学习管教是非常严厉的,这从钱瑗的《我们仨》草稿里可以看出:“……到第三次,他才发现,大怒,骂我弄虚作假,是品德问题。气冲冲地把文法书撕了,并发誓,再不教我读书了。妈妈也狠狠地批评了我,还责令我把书补好。这以后我倒不再犯’混’,老老实实跟妈妈学完了初中的代数、几何、化学、物理等课程”。以至于钱瑗学习上非常优秀,“俄语很顺溜地眼上了;不仅跟上,大概还是班上的尖子。她仍然是“三好学生”。“三好学生”跑不了会成共青团员……她一九五五年秋季中学毕业,考取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她的志愿是“当教师的尖兵”。我学我爸爸的榜样:孩子自己决定的事,不予干涉。钱瑗毕业后留校当教师。她一辈子是教师队伍里的一名尖兵。

所以说,对小孩的教育不可放松,家长一定要管教,引导好,毕竟小孩子在自律精神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还没有很好地树立之前,家长严厉管教,是决定孩子能否成才的关键。想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就需要有优秀的家庭教育支撑,优秀的孩子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做支撑,拥有更丰富个人知识来充盈自己,拥有优良的道德品德来树立自己,更拥有稳定的情绪来保持自己。
在《我们仨》中,钱钟书和杨绛先生对女儿的培养也有许多为世人作为榜样的地方。他们深知,优秀的孩子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有优良的道德品德;有稳定的情绪状态。优秀的人是自律的,而这往往就能够从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就能够看出来,良好的作息时间,固定的学习时间、有益的兴趣爱好等等,而作为家长,为让孩子成为优秀的人,首先就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爱好读书、早睡早起、坚持运动等等,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好习惯,都会在长时间里不断地去影响和塑造一个人,给予人更加向上动力。
拥有足够学识的人在很大程度上也证明了这个人的能力高低,这就是知识摄取对于人的改变和塑造。一个有学识、知识领域宽广的孩子,往往会有更突出的表现。
作为家长的杨绛先生,为让钱瑗多看一些不同领域的书籍,也会引导她去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内容,尽可能地拓宽孩子的知识储备和眼界,因为当孩子知道得越多,对于世界的认知就更全面,个人的思维也会变得越来越宽广多面。优良的传统美德一直都是我们对于个人的品行要求,优秀的人往往也表现在其人品之上,待人接物之上能够懂礼貌、与人相处能够有同理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诚实友善等等,这些都是组成个人优秀品德的关键。
优秀的孩子往往都不是人人都厌恶“熊孩子”。所以说,家长们即便是不能够给予孩子更好的学识教育,但也有能力在道德品德上给予孩子更好的引导和教育,而这也是家庭教育中最为主要的一部分,而这也和贫富阶级无关。哪怕是在动乱的年代,杨绛先生也培养出钱瑗这样出类拔萃的优秀女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