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月黄梅雨

(2018-12-26 08:33:18)

  

又是一年梅雨季,樱子坐在电脑前望着窗外的连绵细雨发呆。

十八岁生日那天,她意外地知道了自己身世的秘密,一盆惊涛从天而降,把她浇了个七零八落,平静的生活从此被一棍子打碎。

每年梅雨季到来时,樱子的生日也如期而至。

这天,樱子的母亲把平日里很少穿的白色绸缎旗袍拿出来,用蒸汽熨斗抚平细小的皱纹,旗袍上面两朵淡紫色的荷花衬托出她往日的风采。

樱子的干妈秦姨今天早晨特地去发廊盘了头发,穿了一件暗红色的裙装,把依旧保养的很好的身材彰显得恰到好处。

秦姨移民到瑞士已经十多年了。老公心梗去世后,她投奔了在瑞士的女儿,女儿和女婿都是医生,收入颇丰,岁月安稳。

秦姨是母亲的好闺蜜,她们自幼在一个学校读书,两家又是世交,于是,二人金兰结拜,成了一对好姐妹。

这天,家里十分热闹,锅里蒸着的土鸡汤丝丝作响,阵阵香气从厨房溜出。

樱子平时不怎么进厨房,母亲心痛她考大学已经辛苦,做饭这等事将来再学不迟。

作为典型的上海女孩,此时她已长得身材高挑,肤若象牙,一双丹凤眼目若秋波,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从小被富养出来的大小姐气质。

母亲和秦姨正在厨房里聊得热闹,俩人很久没见了,诸多的话正急切地涌出。

樱子走到厨房门口,在鞋柜里找那双穿过一次的高跟鞋。厨房的推拉门虚掩着,两个女人的窃窃私语钻进了她的耳朵。

只听秦姨说,“你准备何时告诉樱子?你答应过我,她满了十八岁就会说出来。你知道,这个年轻时做的决定,让我一生都活在懊悔之中。”

秦姨犹豫了片刻后接着说道 “ 如今,我又查出了肺癌,也不知还能活多久,心底的这个秘密像块石头似地压着,搅得我日夜不得安宁。”

母亲悄声说,“我是答应过你,但是现在后悔了。当时的约定太幼稚,为什么一定要告诉她?樱子会受不了的,她会认为这么多年我欺骗了她,她早已经把我当做亲妈了啊!”

养母的口气充满了无辜。

秦姨听到这话,正在切菜的手僵在了空中,刀落下时,食指上的鲜血已经冒出。

家里顿时忙成一团,母亲找出创可贴为秦姨止血,包扎,有人提议去医院,刀口确实有点深,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秦姨是故意切到了自己的手指。

没有人注意到,刚才这番对话,粒粒如钉,直插樱子的心脏。

樱子夺门跑了,她把自己隐藏在小区花园的僻静角落,泪水成河。

原来干妈和干爸竟是自己的生身父母!!!

难怪怎么看都感觉他们和自己有着某种隐秘的联系。干妈的女儿,长着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丹凤眼,嘴唇薄而小巧,同样的细高挑身材。

每次干妈看自己的眼神都充满着无尽的关切和怜爱。去了欧洲后,更是频繁地微信联络,以至于养母忍不住吃了好几次陈醋。

樱子从记事起,就夹在两个母亲中间,被她们的爱争夺着,撕扯着。两个母亲都是极其要强的人,社会早已把她们逼迫成内隐的悍妇,表面上虽然依旧温文尔雅,内里却是主意明确,意志坚定的妇人。

这也是早年她们彼此惺惺相惜,互相欣赏并金兰结拜的主要原因。只是后来,一个信佛,另一个笃信了基督。

信佛的养母成为江南有名的中医,家里的一切以中国的养生之道做为生活的标准。到什么季节,吃什么补品和汤汁,十分讲究,穿衣打扮也遵循着中国的传统美,颇有三十年代老上海美人们的遗风。

而干妈秦姨则是学建筑的高材生,崇尚西方的开明思想,读世界名著,听小夜曲。家里注重情调和开明的氛围,一儿一女先后在英国留学,毕业后都成为事业有成的精英。

养父一直把樱子视为掌上明珠。他是工程师,每天下班回来,一定会给樱子带一份点心,他把点心包在他的带饭包里,使之到家后仍然保持着温热。

养父心灵手巧,擅长做各类玩具,一到周末,就带上她去黄浦江边放风筝。湿润的海风吹来,云一层一层地堆积着,最顶上的一层被落日镶上了金边,海鸥在金边上下旋转飞舞,宛如她快乐的心。

那个年代不盛行独生子女,她却是家里唯一的孩子,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加上她个子很高,从小就感觉自己鹤立鸡群,不属于众生的任何部落。

再后来她渐渐长大,两个女人对她的暗中争夺,更使她苦不堪言,时常想逃得远远的。

今天,她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开始想一个问题,生恩和养恩,孰轻孰重,没有生恩,哪来养恩?生是一时,养却是一世。可是,生母并没有消失,一直默默地奉献着她的爱,甘愿做一个干妈并屈尊在后。这是怎样的隐忍和疼痛?

樱子想不通为什么把她给了别人?

养父说,1968年樱子出生时,生母因外祖父的海外关系,被扣上了特务帽子。此时,哥哥姐姐已是少年,只有她嗷嗷待脯。

母亲被抓后,父亲抱着5个月大的樱子来到养母家,恳求他们给这个可怜的孩子一条生路。养母婚后努力造人,却一直没有动静,她便和秦姨开玩笑说,你如果生了老三,就给我做女儿吧,我们一定好好待她,视如己出。

当时一句玩笑话,哪想到一语成谶。

文革后期,秦姨归来,樱子已经六岁。两位母亲相约:等樱子十八岁时,便告诉她真相。

一转眼,樱子长成了挺拔秀丽的少女。

干妈想让她去英国留学,但是樱子似乎不像她的一儿一女那么擅长考试,她没考上重点高中,从高一起,她越学越觉得吃力了。

干妈很吃惊,她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倒是养母豁达乐观,一切顺从天意,不和自己较劲,她说:考进什么大学都好,只要健康快乐,就是完美人生。

樱子二十四岁时,养母已为她精心绘制出婚姻的蓝图。

多年前,养母认了个干儿子,虽然没有带在身边,却是付出了极大心血的。

干儿子叫龙凯,他白皙,精瘦,文静,内敛,和樱子一样高。因自小家境贫寒,他的学费和像样的衣服都出自干妈。

如今,樱子终于理解养母为什么会有一个干儿子,或许她的心里一直缺乏安全感,或许她想着,万一有一天,女儿对亲生父母的爱超过了对她的爱,她依然有个爱的寄托,不至于孤老终死吧。

可是千不该万不该,养母不该有让她和龙凯结婚的意思。

在樱子心里,龙凯就是哥哥。她幻想中的白马王子来自远方,带着神秘的气息和北方人的高大帅气。在她眼里,上海男人都是那种下了班在自行车上挂两条带鱼回家,给女人做两个小菜吃吃的凡夫俗子。

和她观点一致的还有生母秦姨。她总是说,千万不能找上海男人,一定要把眼光放远,在世界范围内寻找,你的人生只有一次。秦姨的大女儿,就是找了瑞士的白人做丈夫,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亲吻妻子,然后下厨。帅气体贴又多金,实乃世上珍品。

上海男人只看鼻子底下的钱财,琐碎,计较,不会有大出息,干妈拖着上海腔说。

樱子不知如何是好,说到底,她惧怕婚姻。婚姻这种恩惠,比生恩养恩又有所不同,它包含着情欲的施舍,不啻是人生的奢物,更是传宗的给予。

但她无法抗拒养母的安排,养母做事,柔中带刚,你会在不知不觉中按着她的意思去做。所有的一切水到渠成般自然发生,家人迎来了一对新人的婚礼。

婚后,龙凯把企业经营的风生水起,家里的收入直线上升。

儿子随之到来,为小家庭带来了快乐,养母觉得一生的幸福从此圆满了。

可是樱子身上到底流着秦姨的血脉。她骨子里有一个声音在说,要主宰自己的人生,走到更远的世界去,为自己而活。

这天下班回来,她鼓足勇气对老公说:“厂里要进行国企改造了,我想把羊毛衫厂承包下来。我已经挑选出二十几个技术出色的女工,她们都愿意跟着我干。”在这之前,樱子只是厂里的设计人员而已。

龙凯看到她眼睛里有两团火苗在跳跃,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在他印象中,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妹妹,根本就是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总是需要别人保护和呵护的。怎么今天,竟然要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了呢?

两人讨论了几个小时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妻子竟然是个非常固执的女人。既然谈不拢,只好让她先试一下,等她败下阵来,就会老老实实的回家看孩子了。

结果,事与愿违,樱子的生意越做越好,利润一路飙升,亮瞎了所有人的红眼。

第二年,厂子扩大经营,引进了欧洲的生产线,产品出口到日本和美国。樱子请了翻译,常飞到国外去接受订单。

龙凯沉默了。他越来越被妻子忽略,儿子交给了干妈,他就到干妈家里去吃饭。自己的家里到处蒙着灰尘,冷锅冷灶,了无生气。

终于,忍无可忍的龙凯爆发了,他对樱子说,“你如果坚持一味地干下去,咱们就离婚吧!”在他心里,自己就是那盒火柴,小女孩根本离不开他。

但樱子看着他,异常平静地说,“离吧!儿子你来带!”她显然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了。

离婚后,樱子将全部精力放在企业经营上,这一干,就是十六年,人生的酸甜苦辣逐一尝尽。

她最好的青春时光中,也不乏追求者,但对她来说,这些人都是来吃瓜的。

儿子十八岁了,他要去纽约读大学。老公一直没有结婚,关于儿子的问题,他照旧和她商量。

一家人经常在养母家吃饭,不知道的邻居以为他们仍是欢乐一家人。

龙凯私下里对养母说,他要等着樱子回心转意,他对此深信不疑。

樱子近来觉得亏欠所有人,尤其是儿子。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除了外婆就是父亲,很少见到母亲,为此,他们已经日益疏远了。

樱子的双眼开始流泪,怕光,刺痛。体检发现,樱子患了严重的青光眼几乎快失明了。

医生说:“你做事太拼命了,如果不想瞎掉,就把厂子关了,好好静心调养,或许会有转机。”

医生的一番话使她意识到,再不停下来,自己的眼睛将彻底瞎掉。

于是,她把生意转给朋友,安顿好跟了她多年的工人,跑到纽约,为儿子做饭煲汤,一心一意地陪着他。

冬天来临时,纽约迎来了雪花纷飞的日子。

那个该出现的人终于来了,他是英国长大的华人,高大魁梧,彬彬有礼,移民到美国二十多年了,老婆在几年去世了。

经朋友介绍,两人一见钟情,认识两个礼拜就开始谈婚论嫁了。

欧洲的生母即将离世,她对樱子说:我对不起你,你是我最爱的孩子,上帝惩罚我,让我得了肺癌。今后你最好在美国生活,离开养母的控制,你才能按自己的心愿活好下半生。

儿子毕业后,回到上海去帮着父亲经营企业,养母渐渐老了,却依然硬朗,头脑清晰,樱子虽没有在身边,但是常飞回上海看她,带回各种补品,极其孝顺,老人也颇感安慰。

养母虽然一心想让他们复婚,但她不再强势,她的心开始慢慢变得柔软。

特别是秦姨的忌日,养母都会虔诚地烧上三炷香,在袅袅的烟熏中,泪流满面。

梅雨季节再来时,一切都已不同,樱子结婚了,老公很爱她。

樱子感觉这才是她一直以来向往的爱情,她终于迎来了人生由自己做主的时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