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酷暑炎夏养生之道{2400余字}

(2013-07-17 15:57:30)
标签:

杂谈

 

今年江淮地区特别酷热,凉席酷似电热毯。川甘陕、东北、华南持续性强降雨,庶民蒙受灾难;老天都失公允,官场队伍会为政清廉到哪去?但愿不可过分。

三伏天究竟吃什么

2013713日是头伏的第一天。九天一九,十天一伏;三九天为最冷,三伏天最热。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下沉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依照古人历法天干地支纪日的推算排列,从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夏至开始,第三个庚日为初伏,也就是头伏的开始。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

头伏吃饺子习俗,因为每逢伏天,炎热致人易休息不好,产生烦躁诸多因素,胃口也就不好,食欲欠佳,而饺子在国人饮食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伏日宜吃面,北方有句俚语,叫做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汉朝前期就盛行了。《魏氏春秋》上说,何晏做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何晏肌肤洁白是做面食须挽起袖口,肌肤呈现于众人视角。{古人不似今人肌肤暴露于外的多}汤饼就是热汤面。为什么在热天里吃热面?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伏日食汤饼,可避恶疾用新鲜小麦磨成面粉煮粥吃,吃后大汗淋漓,毒素随汗溢出。新粮营养丰富,热汤发汗可以祛毒驱病,六月食汤饼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三伏天里的冬病夏治

冬养三九补品旺,署夏三伏忌躁狂冬病夏治由来已久。冬病夏治方法很多,除了伏天贴、针灸、拔火罐、穴位注射、隔姜灸、艾灸、多食姜蒜醋等。很多慢性疾病都可以冬病夏治。包括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下焦不畅及虚寒疾病;如脾胃不和、关节炎、肾虚亏乏力诱发的腰痛。每个人的体质及遗传特征不一样,所显示的病灶亦不一样,斟酌选项。

体能锻炼要夏练三伏好吗?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古人长期养生修炼的经验总结。现代医学证明,在炎热的高温天气中,人体内会产生一种应急蛋白,可抵抗暑期对人体的伤害。由此可见人体本身有着适应不同环境生存的调节能力,在大寒大暑中锻炼身体,可提高身体适应不同环境抗生力;酷暑严寒养生修炼可得到 不避寒暑,百蛊不侵,体魄健壮。夏练三伏,要辩证的避开高温时段防中暑。行家提醒:这种锻炼方法对普通人不宜提倡,特别是年老体衰虚弱多疾患者,或长时间懒于运动、舒适日久、抗生能力较低,这些人在伏天还是因人而异的减少运动量。当然,总闷在有空调的环境,那样会使身体的适应能力疾速下降;适当走出户外,做些恰如其分的有机运动;如清晨跑步、游泳,太极拳或到避暑胜地去旅游等,都会使盛夏享受充实,从而使体质素养得到提高。

伏天要慎进补,重调养

炎夏暑气伤津,有人认为伏天更应进补。专家认为,这种观念不科学;三伏天应慎进补、重调养。伏天的特点是温度高、湿度大、白昼时间长。在这种环境中,人会相对晚睡早起、休息时间减少,神经及生理系统紊乱,易出汗,会造成人体内部各种营养物质无机盐类大量消耗,酸碱失衡;爱喝清凉饮料,食欲不振;活动减少、怠惰锻炼身体。这会致使整个人的体质状况处于相对低下的水平,摄入减少而消耗增多,不少人夏季体重下降就是这种道理。

即使体能下降,也不适宜肥腻高脂肪、高蛋白类大量进补;夏季多食稀粥饮品,易胃消化液稀释;消化功能减退,此时进补,难以消化,还易引起消化系统紊乱、脾胃肠道不和。常用的补药多属温热型,夏季进补会引起上火。夏季汗多,代谢加快,进补的养分也多属浪费,增加脾胃肠道负担。

以通为补,疏通六腑,畅达肠胃,升清降浊。夏至过、入秋之前,都不宜过补;伏天饮食调养,要因人而异。行家建议,夏季饮食调养以清淡爽口、滋阴生津、易消化吸收为主。酷热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如果饮食中过多肥腻甘补之物,则损胃伤脾,影响养料消化吸收,有损健康。因此,绿豆、薏苡仁、蔬菜、瓜果、薯蓣、百合、玉竹、菡萏、蕈菌、瘦肉、鳝鱼、鸭肉均是夏季食品。

三伏养生之饮食

热在三伏户外阳光火辣炽燥,室内空调冷嗖吹着,在忽冷忽热中,即使身体健康的人也难免头晕目眩、心绪烦躁、食欲大减、胃肠道功能紊乱。所以,在饮食上要格外注意。那么,在三伏天,该如何调节身体、增强体质呢?

a、低脂肪、低蛋白、多酸多甘

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消化功能,出现积水,脾胃失和,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也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进食甘凉或甘寒辛苦为宜。夏季养心,而心喜凉,宜食酸苦,夏季应适当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绿豆汤等,亦不可多吃。依据个人的饮食习惯科学合理养生为要。

b、除躁、祛火、清心、养肝脾

炎炎酷暑夏日,不仅带给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虚火旺盛,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及生理紊乱祛火除躁是夏日食补的选项。夏日祛火的食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菜类。同时,发酵酸牛奶性微寒,对补水、滋阴、解热毒、理脾胃有益,也是祛火除躁良品。豇豆、绿豆、鸭肉更是夏季大补首选。

d、新鲜、干净、无害、无污染,

生理表明,脾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适当吃些新鲜水果。新鲜果蔬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水分,其清爽胃口感也会让人舒适不厌。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适度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寄生虫等。

e、补水、补钙、补维生素、无机盐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炎夏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口渴感,这种感觉,便是缺水;缺水别忽略了补充盐分,调节酸碱平衡显得很重要。药圣孙思邈131岁高寿无疾而终,足足证明他对食养、药养、体能锻炼有机结合的成效。

行家总结顺口溜

生梨润肺别小瞧, 苹果止泻好养料。

黄瓜减肥功不小, 抑制癌症猕猴桃。

番茄味鲜容颜俏, 莲藕酥瓜解酒妙。

橘子理气驱浮躁, 韭菜补肾益膝腰。

萝卜消食莫忘掉, 芹菜能缓血压高。

白菜排毒又利尿, 大蒜常吃癌症逃。

冬瓜消肿有奇效, 绿豆解毒胜过药。

地精薯蓣利下焦, 南瓜益肾浮肿消。

开胃山楂显妙道, 蘑菇抑制癌细胞。

除湿驱寒属胡椒, 葱姜芫荽治感冒。

油腻肥脂尽量少, 蹄髈肝脏明目好。

核桃益智又健脑, 健肾补脾吃红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