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讷言敏行的道理(转载文章)

(2023-02-17 20:18:48)
分类: 转载文章

讷言敏行的道理

《 文摘报 》( 2023年01月04日   06 版)

 

  《论语·里仁篇》里有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说文解字》对“讷”与“敏”的解释是:“讷,言难也。从言,从内。”本义是言语迟钝。“敏,疾也。从攴,每声。”本义是迅速、灵活。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强调君子言行应当符合仁者标准要求,深思熟虑慎重讲话,注意语言表达方式,一旦看清楚想明白并准确无误加以表达,即要迅速付诸有效行动,还要注意其过程中及时调适验证。为什么谨言?因为孔子深知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怕自己做不到,自己身体行为跟不上自己的言语,就会感到羞耻,这是圣贤的作为。

  孔子尚有类似言语授意于其弟子,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匡正焉,可谓好学已”“仁者,其言也讱”。都意在劝诫人们要学会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急不躁,宁可显得笨拙一些,也绝对不要自作聪明,言过于行。

  讷与敏看似简单二字,时时处处去实践,也并非易事。史上最负“名气”,且让人印象极深之例子,如纸上谈兵之赵括,三国时失街亭之中心人物马谡。赵、马两人共同特点,都是熟读兵书,所谓才高八斗之名士,遇上战事,却成了语言高个,行动矮子。

  孔子不仅重视“讷于言”,也强调“敏于行”。季文子三思而后行,思考得周严,然后才去行动。但是孔子却认为太迟缓了。再,斯可矣。意思是思考两次就可以了,三次就太多了。作为一个君子,要有决断,行为要快,要迅速。否则就失去了先机。

                                                     2023年2月17日转载于《光明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