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妨多些书生气(转载文章)

(2023-02-13 10:30:57)
分类: 转载文章

何妨多些书生气

《 文摘报 》( 2023年01月14日   03 版)

 

  李秋河

  书生,泛指读书人,古时如秀才,今天如知识分子。但不知何时起,一提起“书生气”,总有人颇为不屑。

  依笔者之见,持此观点者偏颇至极。其实,多些书生气未尝不是好事。特别是党员干部,书生气更显宝贵。

  首先,多了书生气,便少了些官气。假如党员干部平时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大多会走向两种路径,要么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要么唯我独尊、独断专行。知识储备已然不足,工作起来没有思路,自然就很难做到科学高效。而且不学习者往往也不爱思考,不喜反思,很容易自我感觉良好,若是手握权力,更易滋生高高在上、胡乱决策、盲目蛮干的歪风。而真正富有书生气的人,大多求知欲强,注重向历史汲取经验,向身边先进学习,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而且懂得尊重他人,倾听不同声音,遇事自然更多了些深思熟虑。

  其次,多了书生气,便少了些匪气。现实生活中,身上带有匪气的干部并不鲜见。尤其前些年,在一些基层干部中,存在着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张口骂人、抬手打人的现象,更有的钻研出一套“以恶治恶”的工作方法,与“江湖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称兄道弟、勾勾搭搭。而真正富有书生气的人,大多规则意识强。遇到矛盾纠纷,更加注重从法律上找依据来调解。对于群众的诉求或疑惑,更加懂得摆事实讲道理。这样的作风,对营造健康官场生态,恐怕大有裨益。

  第三,多了书生气,便少了些油滑气。有那么一种干部,为人处世没有原则立场,惯于看人下菜碟,吹吹拍拍,言行庸俗,有的熟谙“潜规则”和“厚黑学”,玩弄权术,蝇营狗苟。而真正富有书生气的人,大多没有时间没有心思拉关系,跑门子,把精力留在干工作上,才能做到干干净净。

  读书明礼,读书养心,读书修德。多读些书,多些书生气,其实就是涵养浩然正气。

                                                               2023年2月13日转载于《光明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