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学龄前儿童吃上营养餐有多难

(2016-06-15 11:23:07)
让学龄前儿童吃上营养餐有多难
    据媒体报道,在湖南湘西古丈县默戎镇万岩村山村小学,学龄前儿童和一二年级的孩子一起上学,但只有一二年级的孩子可享受免费营养午餐。由于没有补贴且吃不起4元校餐,部分学龄前儿童只能回家吃饭或购买价格便宜的辣条、方便面。专家指出,偏远贫困地区营养缺乏问题更突出,易出现“隐性饥饿”现象。
    有必要指出的是,目前有些网友对这则新闻的理解与事实略有偏差。在很多农村地区,辣条、方便面等零食受欢迎的现象一直都有,它主要与学生缺少营养学知识和生活习惯有关。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探讨一个严肃问题:既然营养改善计划能够帮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学生,能否让学龄前儿童也吃上免费午餐?
    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让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也能享受免费的营养午餐,相当于关口前移,势必能够进一步减少农村儿童营养不良的概率。这样的政策调整,固然需要更大的成本,但将财政资金的钱用在农村孩子身上,也算“好钢用在刀刃上”。
    2015年全国营养和慢性病报告显示,全国6岁以下儿童的营养不良率为8.1%,贫血发病率是11.6%,其中农村孩子是城里孩子的两到三倍。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狠抓扶贫攻坚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让农村地区的学龄前儿童吃一口饱饭,解决学龄前儿童“隐性饥饿”问题,或许比其他扶贫工作更急迫。
    从一些地方实践来看,让农村地区的学龄前儿童吃上营养午餐,并没有想象中困难。办法总比困难多,关键就看政府部门是否重视。比如湖南湘西古丈县,在媒体报道学龄前儿童吃不起校餐的问题后,当地政府很快就通过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和一些爱心企业、公益组织合作,解决了部分学龄前儿童吃饭的问题。
    事实上,当前我国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公益组织,也有很多愿意帮扶农村孩子的爱心人士,但一个突出问题是,在爱心组织、爱心人士与需要帮扶的学校、地区之间,缺少良好的衔接机制。往往要等媒体报道引发关注之后,各种帮扶项目才会蜂拥而至。这给地方政府的启发是,要解决好学龄前儿童吃饭问题,不妨想办法激活民间慈善的力量。
    当然,让农村地区的学龄前儿童吃上免费的营养午餐,需要顶层设计发力。一方面,要像当年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一样,从扶贫攻坚的高度,设计出可行的方案,确保有稳定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在协调民间慈善力量的问题上,政府部门应该有更积极的作为,要创造条件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度。
    □汤嘉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