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喷泉大量闲置谁为浪费负责

(2015-09-24 12:15:39)
标签:

股票

城市喷泉大量闲置谁为浪费负责
  李艳环是一家喷泉水景建设公司的老总,从2003年起,他就扑到喷泉水景建设的火热浪潮中,“大部分是政府工程”。他观察到,十多年间,喷泉已经遍地开花,几乎“每个市都有一个”。不断刷新喷射高度纪录的喷泉,屡屡成为新闻主角。如今,喷泉再次成为新闻主角。这一次,是因为闲置或拆除。
    喷泉是美好的,但代价也是高昂的:修建往往是千万投资大手笔,运营起来更是耗水费电,一般一年的维护费用能达到工程造价的十分之一,且随着使用年岁、器材老化程度所需费用还会进一步上涨。正因为如此,各地喷泉遭遇“始乱终弃”的结局几乎是必然的,那些当年的决策者只爱喷泉年轻的容颜,却绝不肯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
   君不见,浙江金华2004年耗资1600万元打造的“亚洲第一音乐喷泉”,如今处于半报废状态;浙江嘉兴2010年投资近4000万元打造的“七一广场”水景音乐喷泉,处于长时间停喷状态;江苏常州2013年投资5800万元的音乐喷泉,也已闲置近一年。喷泉沦为不喷水的雕塑,下一步自然是一拆了之。
    然而,城市喷泉如今的没落,却不会让人忘记当年它是多么抢手。那些年,各地的喷泉竞赛“根本停不下来”。亚洲第一喷泉的宝座几度易主,广东河源拿下了,又被呼和浩特夺走,江苏宿迁则“笑到了最后”——2012年经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宿迁骆马湖喷泉终获“世界最高音乐喷泉”称号。
    喷泉当然没有原罪,建个普通的喷泉给公园或绿地点缀一下未尝不可。但很多地方不仅要建,还得高、得大、得第一,这背后的驱动力显然不是民生需求,而是赤裸裸的政绩需求。在一些决策者眼中,政绩不是细润无声的民生工程,而是轰轰烈烈的大型项目,仿佛惟有轰动与奢华,才能证明城市的经济实力与自己的治理之功。
    一地喷泉一建一拆,几千万资金就打了水漂,放到全国视野里,就可能是几十亿上百亿。面对这样的局面,至少我们需要反思大型项目的决策程序。只有拓宽社会各界知情、参与的渠道,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权力监督与问责,才能遏制公权乱作为,惟其如此,类似喷泉大拆大建的事才不会一再重演。
    □段思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