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场是最好的职业资格认定

(2015-06-11 11:00:03)
标签:

股票

市场是最好的职业资格认定


    本报特约评论员 舒天烈


    前段时间,有报道称“大学生4年狂揽65个证书,毕业仍找不到工作”。不过,马上有人发现,这些证书有些蹊跷,比如广播电视编辑记者从业资格证、高级文秘及办公自动化证等,有些已经取消,有些没什么含金量。反倒让人怀疑,为何会有这些滥竽充数的证书?


   类似情况,早已被纳入改革视野。近日,人社部相关负责人给出了一个面上的数据:到2013年底,国务院部门共设置各类职业资格618项,地方自行设置的有1875项。而职业资格制度的改革也正在加速,今年年底,整个取消的职业资格数量将占到职业资格总数的1/3多。


    应该说,对于一些职业,设置进入门槛,是有一定必要的。入夏以来,从“东方之星”沉船到广西大巴翻车,各种公共安全事故频发。这样的情况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一些涉及公共利益、专业技能较强的职业,必须有严格的准入。这不仅是对职业的尊重,更是对公众的保护。美国、德国、英国等先发国家,早在上世纪初就建立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经济发展、国民素质提升产生了很强的推动作用。


    不过,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也必然会因为权力而附加上利益。有人说,这样的权力是摇钱树,培训、教材、考试、发证、年审,“收钱一条龙”。如果不能做好规范和监督,相关的部门和行业协会很可能就会自设门槛甚至各设门槛,让职业资格认证变多、变滥。更何况,在就业压力下,求职者难免会产生“本领恐慌”,饥不择食地考取各种职业认证,也让这一领域蛋糕更大、油水更足。


    更重要的是,过多的职业资格许可,既不符合人才培养规律,也阻碍了人才合理流动。连人社部的官员也承认,“职业资格太多了,1875项中有90%以上都是应该取消的”。每转换一次岗位,就要准备一次新的考试,这使得一些职业难以吸引到更多的人进入,不仅达不到“防火墙”的效果,反而成为人才涵养的“绊脚石”。


    翻看去年以来被取消的各种职业资格,有些确实让人莫名其妙。比如“木材搬运工”“邮电业务营销”“农业技术推广员(水产)”等等,看起来就有着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在去年6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还特地拿“国际商务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做例子,当时在场的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钟山都没有这个资格认可,“这个资格许可不是莫名其妙吗?”


    本届政府一个鲜明的改革思路就是,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简政放权是集中体现,而减少职业资格则是其重要内容。规范职业资格认证,把选择权交给市场,让有能力的按能取酬,让没水平的难以立足,这本身就是最有效率的认证和认可。人社部表示,未来职业资格评价应该更多地发挥好市场的作用,具体的操作方更多的应该是行业协会,这无疑是一个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