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寝室”事件校方不可推卸责任
本报特约评论员郑又文
据报道,浙江师范大学惊现“毒寝室”,自三年前入住新装修学生公寓后,数名学生先后出现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免疫系统疾病,家长质疑与室内甲醛超标有关。对此,该校有关方面回应,学生生病与装修是否关,“很难说,没有证据”。
上大学住什么宿舍,学生和家长基本没有选择权。但能否从学生的生命安全出发,创造一个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有赖于校方的责任意识。不过,责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一旦碰上问题,能主动担责的更为少见。浙江师范大学的“毒寝室”风波,眼下就属于类似情形。
事实上,从今年3月起,已陆续有家长在网上反映此事,当地电视台也进行过报道。当时,浙江师大学生处负责人表示,有关部门已成立调查组到学校进行调查。然而,时隔9个月,相关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发酵成为网络热点事件。
在这过程中,校方明显有推卸责任的意图,而有关部门未能及时公开调查进展和善后处理,也难辞其咎。
道理不用多说,既然相关疾病集中发生于同寝室学生身上,家长有此顾虑非常正常。新装修房屋甲醛可能超标,这是常识。刚装修好就让学生入住,学校更是理亏在先。即便不说这些,数名学生出现免疫系统疾病,作为校方也应积极介入,对患病学生加以关心照顾,并采取预防性措施,杜绝隐患。那么,这些事情,校方有没有做,是否做到位了呢?
在大学里,学生和校方并非商家与消费者的关系,哪怕就是这样,也该有“售后服务”吧!还没搞清楚问题所在,就急于推卸责任,这不该是一所大学应有的表现。
对许多家庭来讲,把孩子培养成人、考上大学并不容易,大学还没熬出头却碰到这等事情,简直就是晴天霹雳。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免疫系统疾病,都是比较严重的疾病,有的预后效果不佳。这不仅给学生家长带来沉重负担,还可能造成家庭悲剧。哪怕是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学校也该积极配合,搞清楚疾病原因,帮助学生早日返回课堂。若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将家长诉求拒之门外,这样的学校岂不是让人心寒?
造成数名学生患病的真正原因,有待查实。但如果校方仍以这种推诿态度消极对待,不仅不利于查明原因,而且不利于患病学生治疗,更可能给入住新宿舍的学生带来健康隐患。有鉴于此,当地有关部门应尽快回应舆论关切,公布调查进展,并敦促校方在原因查明前,立即对新装修宿舍进行环境质量检验,改善提高学生住宿条件,以最大责任担当避免类似问题发生的最小可能性。
加载中,请稍候......